罗大伦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 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大国医》《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系列。 导读香港亿万富豪邵逸夫爵士活了一百多岁,在生前,他曾经长期服用野山参,每天服用一根价值两万港币的山参,后来学习了气功,才慢慢不服那么多了。可是,人家服用越来越健康,度百岁而去。而有的人,服用后就会流鼻血,这是为什么呢? 来源:罗大伦频道 院长在线获授权转载 经常有朋友认为自己身体虚,一遇到我,就问:“罗博士,我们家里有别人送的补品,有人参、海参,虫草、燕窝,您说我该吃哪个进补呢?”(真土豪哇!) 秋天来了,很多人开始准备冬天进补的事情了,这在南方是风俗,是好事,对身体的保护很重要。 但是,这事儿,还真要看体质,首先是不要补反了!现在,比如这人参,是养生佳品。香港亿万富豪邵逸夫爵士活了一百多岁,在生前,他曾经长期服用野山参,每天服用一根价值两万港币的山参,后来学习了气功,才慢慢不服那么多了。可是,人家服用越来越健康,度百岁而去。而有的人,服用后就会流鼻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参补气,气虚之人,服用了身体会越来越好,可是,如果阴虚,或者有实热之人,服用后就会越来越热,您看,流鼻血也是必然的结果啦! 所以,进补必须要考虑体质,不要把方向搞反了。 另外,还有的体质,是根本就不能进补的,而是要清,比如,今天我们讲的痰湿体质。 1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湿气” 湿气是我们摄入的水分,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全部运化,无法排出,结果潴留在体内,成为了影响气血运行的障碍,这叫内生的湿邪。 外面天气潮湿,那是外部的湿邪。两者结合,那就更严重了。 2“痰湿”的“痰”,又是什么东西呢? 中医说的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所谓有形之痰,指的是我们咳嗽出来的痰。而无形之痰,指的是那种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比如水湿凝聚,逐渐凝练成的痰,或者整天肥甘厚味地吃,营养过盛,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 这湿气重了,会导致痰的增加,而痰的出现,又会导致湿气更重。而痰湿结合,则雪上加霜。 3痰湿体质的舌象是什么样的呢? 大家来看看这个舌头照片吧! 4痰湿体质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我们来一一列举一下吧! 1.舌象: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舌边常有齿痕。 2.体形面色: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容易出现浮肿,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睡觉时鼾声如雷。 3.口中与肢体的感觉: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粘腻,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经常感觉头昏昏沉沉,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 4.感觉及睡眠:身体酸乏无力,慵懒,容易困倦。胸闷,痰多,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喜欢吃肥甘厚味。 5.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容易粘马桶,小便浑浊。 6.脉象:脉濡而滑。 7.在西医体检中,痰湿体质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显著高于非痰湿体质者。 我估计,讲到这里,很多朋友开始觉得自己有这个痰湿体质的倾向了,于是会问:“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种体质的人,不要轻易进补,如果进补,就跟火上浇油差不多,会越补越乱的。我曾经见过,一个痰湿体质的企业家,被一位高人开了补药,那个方子里面几乎汇集了所有我见过的具有补的作用的中药,气血阴阳,一起来补,估计是按照中药学教材的目录开的方子吧?最终,这位企业家被补的头晕,当众昏倒过一次。 5痰湿体质的人,该怎么调理呢? 非常简单,就是清谈饮食,加强锻炼。 这种体质的人,我建议多吃点萝卜白菜,少吃肥甘厚味,能忍住,能改变口味,则有希望改变体质。 另外就是运动,这种体质的人,如果能够坚持运动,则对身体的恢复大为有利。 记得我有位朋友,是我在长江商学院讲课时认识的,叫朱国凡,他创办了一个企业,叫良子健身,总部在北京,当时他在长江商学院学习。他请我去他们企业参观,当时讲我他的故事,令我大呼吃惊。 这位朱总是河南人,身体魁梧,他对自己的健康,特别自信,从来没有做过体检,后来,偶然有一次,他从北京去上海出差,结果被朋友拉去体检,体检结果一出来,吓坏了,原来指标特别不好,什么“三高”,脂肪肝什么的,于是问医生吃什么药?医生说不用吃药,运动就可以了,他又问:“怎么运动?”医生说:走步! 这朱总一听,不就是走步吗?好!我就走步,看看到底能不能好! 于是,医院出来,回了宾馆,背起包,开始徒步,从上海往北京走! 这一路,好像是走了两个月吧,总之是身体第一,事业第二,我先放下工作,就专心走步了。 然后,一路走到北京,到了北京,没有回家,医院做体检。 那么,体检的结果是什么呢?估计大家都猜到了,身体一切正常了!所有指标,全部正常!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运动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这种营养过盛的痰湿体质,非常适合运动。 现在我看这位朱国凡先生的微博,发现他不干别的了,就是带着大家走步,搞了一个“非凡足迹”的活动,每天到吃走,之前在美国的加州,后来去澳洲,然后是戈壁滩,最近好像是上海,总之,带着大队人马,全世界各地地走,这叫一个快乐。 6如果想用药方来化痰祛湿,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可以用温胆汤的方子来泡泡脚。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 温胆汤 茯苓三十克、法半夏六克、陈皮九克、炙甘草六克、竹茹六克、枳实六克。 如果是寒痰,身体总是觉得很冷的,舌苔雪白,加入生姜五片,如果是痰热,比如舌质是红色的,舌苔粘腻,但是有点微微的黄色,则不必加生姜。 可以用这个方子,熬水,然后把药汁兑入温水中,用来泡脚,每天泡两次,每次二十分钟,孕妇忌用。一般用五副左右,就可以获得效果。 在获效以后,如果舌苔变薄,不再厚腻,可以服用一两盒的香砂六君子丸,用来善后。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体质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密切,所以,体育运动,和清淡饮食,才是真正的改善良方! 我觉得,如果您看到自己的舌象是痰湿体质的,您就该像兔子一样地生活了,每天啃大萝卜和白菜,然后,蹦蹦跳跳,您瞧,这不但身体健康,还会越来越可爱呢!■ 广州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 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 来源:广州日报,年11月17日 作者:翁淑贤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虽然广州的冬天来得有点晚,但每年时序一到冬季,不少市民都会忙于进补。有些人盲目地将人参、鹿茸、阿胶等名贵中药材作为补品,结果吃了之后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大便出血,甚至感冒发烧。如何合理进补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广州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一一为街坊们支招。 现象:盲目进补,补出各种不适 45岁的杨女士平时比较怕冷,日常小便次数较多。虽然医生觉得她身体没大碍,但她一直觉得自己“阳气不足”,所以一入冬,她便买了不少鹿茸炖鸡吃。连续吃了3天后,她不但咽喉疼痛,脸上也长出暗疮,而且很烦躁,晚上还失眠。
“很多人进补是为了强身健体,但别以为吃些名贵中药材就是补。”陈瑞芳指出,每年一到冬季,就会接诊到像杨女士这样盲目进补出现不适的街坊。在这些补出“状况”前来就诊的人中,盲目滥用人参、鹿茸、阿胶、北芪等作为补品的现象并不少见。事实上,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进补并不是将各种中药合并在一起煮就能起效,也不是一定要吃加了中药的汤或粥才叫进补。进补要因人而异,了解自己的体质,根据自己身体的不足,在冬季进行适当的调补,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进补第一招: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平时身体健康的人,特别是年青人,冬季并不需刻意进补。”陈瑞芳提醒,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群来说,平时只要注意饮食上的均衡,保证足够的营养,起居作息有规律,加强运动锻炼就是最好的强身健体之道。
“冬季天气转冷,人易觉得饥饿,所以对肉类更有食欲。”她建议入冬后,可适当多吃点肉类等含蛋白质高的食物,以增加人体御寒的能力。 1.鸡肉牛肉补气 陈瑞芳称,在众多的家禽家畜中,鸡肉、牛肉是补气佳品。
.鸡作为大补元气的食品,我国客家地区有些妇女产后一天吃一次,就是看中它对产后体虚有较好的补益作用。一般来说,身体有点虚、浑身乏力,动则汗出、容易感冒的人,可以适当用鸡肉进补。而牛肉则有助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体弱乏力、中气不足、面色发黄、筋骨酸软的人,可考虑适当炖点牛肉吃。 2.羊肉鹿肉温阳 羊肉有温补气血、益肾气、助元阳的作用,对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部冷痛、四肢发凉,甚至还有阳痿的人群都可用来辅助食疗。此外,对于慢性肺病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恢复期等患者,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作用。陈瑞芳称,传统医学认为,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效为所有肉类之首,对于肾气日衰的老人是很好的“补品”,对经常手脚冰凉的人群也有很好的温煦作用。 3.鸭肉兔肉滋阴 鸭肉、兔肉属于滋阴之品。鸭肉性凉,有补虚劳、养胃生津等功效,对于虚劳发热、咳嗽痰少、咽喉干燥,或是血虚、阴虚阳亢出现头晕头痛者,水肿、小便不利等人群都可适当用来食疗。
兔肉含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被称作“荤中之素”。每年深秋至冬末间味道更佳,是肥胖患者或是心血管病人较为理想的肉类食材。与其他肉类相比较,兔肉食后较易被消化吸收,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群可优先选用兔肉作为食疗“补品”。 进补第二招:胃以喜为补,养好脾胃气血盛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要想健康长寿,首先需要养好脾胃。”陈瑞芳说。
如何调理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胃以喜为补”,只要胃口好,有想吃的东西,定时定量进食,吃得香,同时兼顾营养均衡,其实就是最易做到、最有效的进补。而对于脾胃功能不好,容易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的人,更不宜急于用鹿茸、高丽参、阿胶、冬虫夏草、燕窝等,以免“调理身体”不成反招来不适。最好是先要将脾胃功能调好,而增进食欲是重要原则。 进补第三招:分体质差别,因人而异进补 陈瑞芳介绍,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九种,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淤血质、特禀质。
“九种体质中一种平和,八种偏颇,因此进补更应先辨明体质,因人而异。”她就较为常见的气虚体质和阴虚体质人群的进补差异举例说明如下: 1.气虚人群宜选参类进补 气虚人群最常用的补气药是人参。人参又有高丽参、生晒参、西洋参等。其中,人参具有大补元气、滋补强壮、生津止渴、宁神益智等功效,适用于疲劳体虚、汗多眩晕、惊悸失眠的人;而高丽参性偏温,适用于体质偏寒者;西洋参补气效力较轻而缓和,适用于体虚不受补的早期食用。 2.阴虚人群可试试花胶炖鸡 陈瑞芳称,阴虚人群通常容易上火,而由于岭南地区气候潮湿,又容易兼有湿热。照中医理论,阴虚人群本该滋阴,但太过滋阴容易留湿,过于祛湿又容易伤阴,所以阴虚兼有湿热最不易治。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进入冬季恰是阴虚体质调理身体平衡的最好时机,可适当进食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生地、玄参等,还可以选用阿胶补血养阴,或可试试花胶(又称鱼肚)炖鸡食疗法:
材料:花胶克,鸡克,瘦肉克,瑶柱30克,姜汁10ml。
做法:花胶浸泡,大约24小时后用开水过一下,切成丝状,与鸡肉、瘦肉、瑶柱同放焖烧锅内,加入姜汁,小火煎煮20分钟后慢火炖3小时,再用中火煎煮一下,调味后即可食用。
特点:此汤有滋阴固肾的作用,适合于阴虚体质人群。■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罗大伦频道、广州日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