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29/t2owzyf.html 我跟很多人学过,我的态度就是面对任何一个人,哪怕在别人眼里是如何的不济,只要我知道了他有某个方面的特长,我一定亲近他,恭敬他,至于他教不教,那是他的事。我曾经写过很多我学习过的师父,有些人看文字就觉得这些师父肯定都是高人中的高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接近他们,绝大部分人认为我拔高了他们,他们根本没有我写的那么高。这就是各人看法不同。事实上这些师父们周围的人认可度也不是很高,为什么有这种差异?其实就是我只看中他们的某一个方面,而一般人则求全责备,非得把他们当作圣人一样。 我有一个只教了我几句话的师父,这个师父是一个佛协的朋友介绍认识的,但我这个朋友认为他么,就那么两下子,一年四季穿的象叫花子,成天抱着酒壶子,而且家里的事也处不好,认这样的人做师父,那完全是丢了自己的脸面。这样的人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能尊敬他,一般人是有事时才会叫他一声师傅。 他有一个特别擅长的技术,那就是把一面镜子放在水里后,如果这个家庭有人因鬼缠身的话,他就叫出这个鬼的名字,甚至这个鬼在生时的小名他都说出来,周围的一听他说的名字都纷纷说确有其人。他连这个鬼的穿着打扮,生前的爱好等等,都能详细地说出来。就是这个本事,让他吃穿不愁,而且娶了一个极为漂亮的老婆。他的妻子曾疯了,没人能治好,经他一治就好了,后来又犯了,找另外的人治,同样又治不好,只有他才能治,所以他父亲只她把这个女儿嫁给了他。 我一去他那里,总是买上好酒好菜,与他大吃大喝一顿,有时也偶尔问问他功夫方面的事,他很保守,口风极严,很少能说点什么。但是经不住这样死缠烂打,好酒好菜侍候,有一天在要醉未醉之时,告诉了我是如何看出这些东西的。所以如果没有归零和恭敬的态度,怎么可能去广学呢? 练内功一定要胸怀宽广。老师说越小气的人,越进不上气功的大门。很多人性格上有小家子气,没有那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老是斤斤计较一些小事情。比如在学一个方法时,老是对那些细枝末节纠缠不休,而不是理解这个方法的宗旨和背后的机制与规律。比如有人问我准提法,要观梵字时,这个字的开笔从哪里开始写的?念咒时是念全咒还是只念九字心咒?一次要念多久?念累了可不可以立即休息,还是要向菩萨告假后才休息?念后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之类的问题,我听得头都大了。 再如修九步功的来问,那问的更是让我目瞪口呆,比如说观鼻,是鼻有左边还是右边,光从空中来,这个光从空中左边来、中间来还是右边来?从空中哪个高度,一百米还是一千米来更好?因为我学这些方法,就是听一遍,学一遍,就直接练的,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些细节的东西,而且我也不注意这些细节的东西,学东西学的就是大义,虽然在细节上有要求,但是对于刚上手时,考虑得那么细,能有什么用?比如打坐时,手心向上还是向下?这个对于初学者来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去关心,但是当你进入了一定的程度后,那就不同了,就要注意了,我们没有出家修的,那最好是手心向下,不要手心向上,这个其实功夫到了自己也能体会到的琢磨到的。 还有些人对于练后身体的变化极为敏感,总是思来想去,哪怕是哪里痛了一下,痒了一下,总要来问个清楚,总是害怕修了这个方法后对自己有什么害处。这种人也是极多,小心翼翼,生怕身体出了什么大问题。这类人不是法器,不是洒脱的人,要想有大的进展是很难的。修学的生死都不顾的,哪还会还乎这些小问题呢。 另外境界要宽广。不要老是在身体内那个黑乎乎的地方捣鼓,在自己修的境界里,要想得远想得高想得宽。练内功,比如九步功里,体内与体外交换呼吸时,呼吸要深长远空,一定要这样去做,这个做是有奥秘的,做多了就知道好处在哪里了。再如以前说的准提法观心月轮时,同样境界要高,要想到这个月能普照一切,这样修下去,才会有更多的殊胜之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td/273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