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如果与气功相结合

发布时间:2017-8-2 10:01:48   点击数: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武术发展成千上万种武术流派,动作和技击、修炼的方法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但是总括起来不外乎两大流派;

即具犹劲、疾速风格的刚猛型拳类如少林拳、通臂拳、虎拳、螳螂拳、鹰爪拳等……拳种。另一类具有沉稳、缓慢风格的飘柔型拳类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种。

各种拳类除具有技击特征之处都有健身养生的特征,但是单纯的练拳只着重形体的训练,不看重意念的训练,只有在练拳动作的过程中,加上意念的运用,即意守丹田或意守其他体内区域才能聚集宇宙元气,能通过经络运行滋养练拳人的身体。

如果练拳人习练武术时只练形体动作不带意守意念或不停地观看周围环境,那么他的体内的元气和能量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体外,所以单纯练武的人外练“筋骨皮”还可以,但他的体内“精气神”的训练却相对较差。武术的一招一式会显得生硬死板,肌肉僵硬没有生气,练太极拳会感到动作发飘下盘不稳。

我的一位巴西华侨朋友李先生,他是巴西一南美国术协会会长。我教他练气功,并向他请教一些武术问题,我们经常切磋技艺,通过2-3年的气功训练,他感觉每个武术动作都饱含内力、内劲,着力既饱满,又提高了武术动作的观赏性。

他深有感慨地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他现在能感受到“掌未到,掌风先到”的高层次武功的境界。

这是把武术与气功相结合的结果,如果把武术与体操相结合武术体操化,这就会丧失中华武术的精华,有一位哲人说得好:“气是中华文化之魂。”

中华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其中重要的有武术、中医、针灸、京剧、书画、茶艺茶道等……它们能显光彩,都是其中“气”在起作用,如果它们的“气”抽掉,这些可贵的中华文化都会变得黯然失色。

可见武术家、中医师、针灸师、京剧演员、书画家……都来学练气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

武术如果和气功相结合才能修炼出武术的上乘功夫,练武的人每天除正常武术套路和散打之外,还要习练气功动功功法和静功坐禅,这才是发展武术事业正确途径。少林寺的武僧武术与气功兼修的练功模式为武术发展做出了楷模

以上观点愿与武术界与气功界的同仁切磋,探讨。寻找出武术与气功的最佳结合的方案。

欢迎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医院
郑华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180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