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与治未病

发布时间:2017-8-10 12:17:54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

少林“易筋经”与中医“治未病”

中国古代的文化未必皆宝典,但越千年传承而应用至今者,必是精华。治未病是我国中医药文化与哲学思想精髓之所在,其核心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中医导引学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目的。千百年来,导引法都是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手段,也多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起到里应外合、事半功倍之效。若能坚持练习导引,则可及时消除疲劳,强健体魄。

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曾提到过,并称其为最强内功或盖世无双的神功。其实,是我国古老的中医导引养生经典之一,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其实修方法。

  “易”者,改变也;“筋”者,指经筋,也就是人体十二经筋;“经”者,通“径”,方法也,亦指经典。十二势导引法则是与十二经筋相应。

  十二势导引法动作主要由“肢体规范”和“仿生运动”两大部分组成,其修身机理源于养生学“聚精、养气、存神”这三要素,具有“调整呼吸,提高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调整体形,一张一弛,消除人体生理障碍;调整意念,消除人体心理障碍”三大显著功效。

  

经筋与健康息息相关认为,人的日常行为和身心健康,都与人体的经筋息息相关。如论曰: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因此,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就是以疏导人体的经筋为抓手,舒展肢体筋骨,调和脏腑气血,降低人体重心,从而使精力充沛,提高自身免疫机能。这也是中特有的易筋理论。

 是的三论之一,认为,人体内包着骨头衬着肉的这层骨膜,是导引的主要对象。导引动作的伸筋拔骨,其实就是为了刺激骨膜,通过导引经筋的同时刺激骨膜,当骨膜不断重复得到锻炼后,筋骨就会强壮。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也表明,骨膜确实对运动系统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是一部旨在通过系统化针对性锻炼,来改变我们自身身心状态的导引养生学经典,是一套人人都可以学会的导引方法,也是自我认知的一条途径。

长期练习能祛病延寿,传统医学的精髓即“生命整体观”,作为古老的中医导引学经典,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十二经络为人们熟知,经筋系统则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势导引法”与人体十二经筋逐一相应。通过疏导经筋,影响经络,促进气血循行,从而濡养脏腑,达到固本内壮、扶正祛邪的效果。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将人体的生命基本形态——“升”“降”“出”“入”贯穿始终,通过分筋导引来逐步调节人体十二经筋,上举、下蹲、伸展、开合、屈伸呼吸,其基本作用是伸筋拔骨、吐故纳新,以达到舒筋活络的功效。“伸筋拔骨”可使肌肉、骨骼、关节、经筋在松紧交替的导引中得到有意识的拉伸、收缩,缓解和调节经筋和神经。“吐故纳新”则是排浊留清的过程,通过此法迅速将体内浊气排出,同时吸入清新的空气。如此则气血和畅、头脑清醒,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

  若能每天坚持练一遍易筋经十二势,就如同每天为自身十二条经筋做一次卫生,因此,古时亦称导引术为“卫生术”。如此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清洁内环境,自能祛病延寿。

导引可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古本十二势导引法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个普遍有效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长期以来,对于该病的治疗,往往重药物和手术,康复干预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际上,康复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病情进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因吞咽障碍、步态和平衡障碍等导致帕金森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而通过相应的导引康复干预,可大幅降低这一风险。临床观察显示,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通过疏导经筋,影响脏腑,改善气血循行,濡养脏腑,对巩固治疗效果,减缓乃至消除吞咽、步态、发音、心理障碍等症状效果明显。

公开课

少林寺弟子----“释行斌”总教练

亲授“易筋经”、“洗髓经”、“太极拳”,

少林十大名拳,小红拳,大洪拳,七星拳,通臂拳,金刚拳,罗汉拳,南拳,醉拳,

地躺拳,八极拳,擒拿,点穴,

硬气功,童子功,女子防身术,

各种兵器等少林绝技!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180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