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胎息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0-7-6 10:50:41   点击数:
哪些偏方能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80900.html

做价值的传播者,多分享干货

什么是胎息?

什么是胎息,胎息,就是先天真息或龟息。它的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的高层次的内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人类本来也具有这种先天生态,但在脐带切断后即告结束。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的影响,进入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进行,但若存若亡。最高层次者,可达口鼻呼吸停止。修炼者如能返归到先天胎息状态,寿命就会延长。进入胎息,是通往生命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在上乘修炼中,胎息的另一个作用是”胎息养胎神“,无胎息,则阳神不得孕育成功。胎息是道家非常重要的修炼方法,它的发明早于内丹术,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胎息的渊源来看,自从有了中华文化,就有了胎息的学问。胎息学术创于老子,老子是通过胎息修炼而达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

初学者以为胎息就是意念呼吸,就是以意导气,就是用意念在体内控制你的呼吸的一口气在体内任督循环,意到、则气到、气到、则神到,所以故有胎息炼神之说。胎息就是用“意”导气,是一种意气结合的方法

胎息就是人体内的气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止息的一种境界。练腹式呼吸就是为了将外气,吸入体内,并将部分的气储存起来,当体内的气油外气补满,全部归于先天之时,就是胎息境界。胎息境界,是练功进入上乘境界的重要标志,也是丹功筑基成的标志之一。不得胎息而妄言结丹则所得之丹必非真丹。古代气功家有”胎息即内丹”之说。听课学习:练功经验只要得法,练成胎息并不太难。会出现如妇女怀孕般的气功态反应,一坚持每天定时定点练功时,由于气功态反应强,它会将你引入神秘莫测的世界.一般除睡眠外,行、坐、卧时三个丹田,特别是下丹田气感氤氲.同时有形态不同、力量多变的气在身上流动,即所谓内动.对照《胎息经》: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神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常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住,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的经文,在练功中逐步地得到领悟,同时身体素质提高,脑功能增强,这即是胎息养生!在转练行功、站桩和静坐,渐次出现周天运行的胎息进,腹腔出现像牛吼、像爆竹、有时嘟嘟嘟、有时沙沙沙的响声,令人莫名其妙。打通周天的一刹那,其势如惊天霹雳,使全身振荡,这是真气在经络力量发出突变之故。至于胎息,是练周天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在一般情况下真气在丹田内悠悠自得、氤氲充盈为特色。在定时练胎息时,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增加,气功态的强度与时俱增。又由练功中松静程度的变化,气功态的强度呈波浪状上升,而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也就在高峰时出现。气功古籍中大多将之称为阴阳交媾的现象。进入胎息阶段,坐下后舌搭上颚,入静便是刹那间的事!古人把上颚与舌尖的交结称之为鹊桥,其含义除了关系到产生唾液和通贯周天外,鹊桥又何尝不是入静之需要!在胎息阶段,唾液分泌能力提高,而且唾液甘美和有流动感是一特色(因人而异)八触在练功中常有反应。重感会在身上持续了许久;轻感则多在站桩后出现;搔痒感一度持续过几个月;以腿上阴脉为最甚;肚脐出现黑色糊状物,有令人厌烦的臭味,如此持续一年。据古籍记载出现气味同功夫的层次有关系,一般先是臭味,后香味。在高度入静时身体的感觉既缥缈无存,又象磁化了的重铁固定于静坐位置,这是空定反应,虚空大定。气大无外,气小无内和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意念有利于高度入静。头部有紧箍感,面部经常出现膨胀感,头顶的某些点在强烈阵痛有开窍冒气感;眼中也出现过针刺般的疼痛和冒气感,但过后视力有改善;有一股力量还使其像猪八戒一样撅嘴,象蛇一样舌头不住地抖动;各内脏常持续交错地出现隐痛、阵痛,甚至涉及经络与俞穴;环跳穴在真气流动时呈现环状流动且有时有环状痛;练功中天目穴常出现亮光、幻景、和透视功能。亮光、明点还可出现在玉枕和头的两侧。上、中、下三个丹田氤氲,力量很大,由丹田流入脏腑和经络,再归丹田 ,其流动形态有鼓荡、冲动、弹动、扭动、蛇行等。三个丹田同时达到氤氲状态 时则功夫更高一层。此时百会穴、印堂穴、心窝以至会阴穴有一股强劲的直线式的真气上下鼓荡,并促使会阴穴发生开合和扭动作用。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如醉的感觉以此时为最甚。会阴穴是任督循环的交汇点,该穴未呈现开合状前,任督周天是难以形成的。环境的好坏对练功的影响很大,人们在山清水秀和幽静之处练功是有道理的。好的环境有利于采气。采气即在于通过练功提高呼吸能力并借以蓄养真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两个阶段的分界线很难分清。一般由命功逐渐转向性功后,头部的气感逐步加强,说明功夫已至炼气化神的阶段。同时下丹田真气活动和热度增强,逐步出现肾如汤煎,腹股沟与gao丸间松紧感增强,阴jin收缩等反应。若阴jin在一张一弛中举阳,则为活子时火候。此时如将意念盯住gui头,有意将真气向下丹田加收或使真气在运转周天中于下丹田稍停,似即为炼丹机制。如在活子时出现时不加注意或流入邪念,便导致漏精失真,影响功法。返观内照之功初练功时就应重视,通常在练功中出现幻觉、幻景是功夫上升的反应,但照察内景隧道以逐步看到脊柱、脏腑、经络,以至亮光、明点在身上环流,才能反映功夫的深度。在气功态下,真气内动,站桩时可以出现千姿百态的外动并形成一种优美的动功,此种功因为能够自控,不失为一种好功法。但就站桩静坐的功力增长来说以不动为好,但但静极生动的替身很难排除,因此站桩中出现颤抖、静坐中出现龟息等是自然现象。进入胎息以后由于摄取周围环境的气由肺和和各个窍穴以至毛细孔的作用而获得,故采气是很容易的事。此时如再注意练功的环境,如自然条件好,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的地方则功效更好。练胎息的机制一旦出现可在任何时间不由自主地行无为功,但相对来说子午卯酉四个时辰的练功态最佳地。听课学习:正确认识胎息很多人看了很多文章,胎息经,胎息法,闭气法呀,等等……也没明白到底什么是胎息,要不就是形而上,要不就形而下,这个很难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形而上,则不知如何用功,形而下,则练后天之气,损伤身体。不知者,乱言。真知者,不言。网上是一片混乱,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说什么的都有,根本就分辨不清谁对谁错。以下发表个人观点,对错与否,自辩。其实胎息很简单,凝神就可以,连入气穴都不用。气穴,是无形无相的,不在身体里,也不在身体外,大无外,小无内,就是一个不是东西的东西。明白什么是气穴,才能做到凝神入气穴,无形无相的东西,你怎么入,怎么算出,很难,自己体会。当然这只是个理论,凝神入气穴,很高的法门,直接炼神还虚,根器不行,不要说做到,连理解都没法理解。凝神入气穴,自己不是那根器,就别想了,越想后天的东西越多,你越做不到。凝神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形神相合,形神不合,你想凝神,这是不可能的,根本做不到,除非你是天才中的天才。

你保持不了,胎息一停下,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这不是真的会了,只是体验了一下。属于无意识的启动,很多人都是这样。胎息启动了,他自己也不知道,然后就到处问人,结果仍然找不到,然后就不了了之。以后再也启动不起来了,很多人都是到这步就卡住了,与修行无缘了。

胎息,每个人的感觉不同,不说虚幻的,只说一般的身体感觉第一个感觉“热”,非常热。第二个感觉“麻”,神经末梢非常麻。第三个感觉“汗”,大汗。第四个感觉“紧”,身体很紧,像有东西勒着一样。第五个感觉“冷”,和麻一样,是冷是麻分不清。第六个感觉“胸闷”,形成胎息,越是使劲呼吸,越上不来气。第七个感觉“肛门上提,舌头上提”,是有个东西吸上去的,不是故意提,也不是意念提,舌头一放松,就自己吸上去,想把舌头肛门放下来,做不到,很费力的。第八个感觉“排毒”,尿的颜色很奇怪,很重,很浑浊。胎息稳定后第九个感觉“身体轻盈,柔软”,走路轻飘飘的,身体非常柔。第十个感觉“微风吹”,总有微风吹的感觉,很凉爽。第十一个感觉“静”,心非常静,注意力很集中。第十二个感觉“马阴藏相”,一动欲望就复原,没什么意思,挺难保持的。胎息一旦形成,就要忘了胎息,马上入定,忘我。做不到,就要后天的呼吸跟着先天的呼吸走,顺着胎动走。不要想着用后可呼吸去控制先天呼吸,你控制不了,你越控制就越难受,不控制,胎息就停,这个是很难掌握地。不要去练憋气,去做深呼吸,这个和胎息没关系,强行闭气,阴阳失衡,短时间可能有那么一点好处,长时间练习,肯定会出一些问题的。

人贵其师,登高之博见也。学而习之,言行意如一,养和美也。

主讲:近铭老师

中医师、健康师、武学大师

近铭老师出生于年,幼时有奇遇,拜入道门,8岁开始习武,乃大成拳第五代传人,武当紫霄派第四代传人;游身八卦掌第五代传人;张崇玄道长关门弟子;道家针法郭佬继祖关门弟子;大国医平乐郭氏正骨第九代传人;皇室养生帝王洗髓功创始人;重庆速安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重庆王者之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出身于中医世家,精通导引之术,近30年一直精进学习佛教、道教、周易、瑜伽和激发潜能心理学的博大深邃学术文化,以及自己的内修实证,一直在修习完善辟谷内功心法,以此方便,这些年间一直在推广:辟谷,胎息,洗髓功,房中术,八段锦等养生课程,帮助更多的家庭健康幸福和谐,已经为止,近铭老师辅导的学员已经有上万名了,在市面上的口碑也是非常好的,因为近铭老师辅导学员特别用心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216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