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教育学院师生学术成果推介第9期

发布时间:2021-10-28 14:51:37   点击数:

《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相互砥砺,本是学人应有之底色,也是其学问臻于完善的必由之路。本乎此,特设立“教育学院师生学术成果推介”栏目,专事分享本院师生近期主要学术成果,以期促进学界同仁的交流、讨论与对话。

01

促进理解的图示:结构模型和设计原则

作者:金玉宏肖龙海

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年第12期

摘要:图示是科学教育中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数字媒体呈现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关于什么样的图示更能促进理解仍存在争论。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指导,以中德高中生物教材图示为基础,对30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建构促进理解的图示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1)知识映射为图形和文本,从而帮助理解;(2)知识应包括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映射为图形时应遵循简洁、相似、相近等原则,映射为文本时应遵循锚定、延拓和升华原则;(3)实现事实、联系和大概念各层次的理解离不开知识、图形和文本三者之间有效的交互。以此阐明图示适度简化能促进理解,过度简化会导致理解困难,不同简化水平的图示共同呈现有助于高阶理解的实现。研究提出了较全面的理论模型,弥合了现有研究间的冲突,也为图示的设计、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02

轻量级生理反馈技术的教育应用及测量——基于—年的文献综述

作者:翟雪松束永红楚肖燕朱雨萌

期刊:《开放教育研究》年第12期

摘要:轻量级生理反馈技术以其便携、投入低、轻干扰、技术成熟等优势,让大规模监测和干预学习者情感、认知、健康成为可能,代表了教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课堂,从数据采集到行为干预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归纳了WebofScience和中国知网两大数据库中四种轻量级生理反馈技术(心率反馈、皮温反馈、呼吸反馈、皮电反馈),从教育应用场景和测量方式两个角度提出了该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模式和技术路线,展望了轻量级生理反馈技术在未来非正式场馆学习,有效学习行为干预的前景,思考了未来实现教育生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融通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治理生态。

03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动因、机制与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治理的视角

作者:阚阅徐冰娜

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年第12期

摘要:为应对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解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年推出后续举措"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在该计划推进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标准制定、能力建设、信息共享和国际合作等机制,发挥了在全球治理方面独特的作用。实践表明,该计划在政策支持、项目启动、覆盖学校、吸引学生和培训教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也面临着全球框架与地方需求难以平衡、监测和评估机制不完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分散和"软治理"模式效果不佳等方面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教育目标"进一步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新构想,从而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向深入。

04

中国武术国际学术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基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的CiteSpace分析

作者:曹雪莹林小美

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年第12期

摘要:以—年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篇中国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分析该领域的国家、机构、学科、期刊分布以及文献共被引网络。研究表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悉尼大学是发文量多且处于该领域核心位置的机构;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是运动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科学以及整合和补充医学。文献共被引分析揭示了中国武术在进入国际学术领域时发生了重大的范式转变,它更多被作为一种解决功能损伤的补充疗法;研究主要涉及太极拳和气功;平衡控制和预防跌倒是研究太极拳效益最早且至今仍在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太极拳和气功对各种慢性病的干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中国武术进入国际学术领域具备历史必然性,政策引导的工程模式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又成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05

近2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基于7种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陈新亚李艳

期刊:《现代教育技术》年第12期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我国CSSCI来源期刊中的7种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在近20年(~年)所刊发的篇载文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和突现处理,对近2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进行了分析,发现:近2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开放大学、虚拟学习社区、活动理论、中美对比及美国教育技术研究进展、融合设计与教学系统设计是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与创新的教学模式、新兴技术紧密相关,可分为渐强型、渐弱型两种,而人工智能、翻转课堂、MOOC、教育信息化2.0、微课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前沿。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近2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不仅有助于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而且可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06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的实施现状、挑战与展望

作者:翟雪松史聪聪

期刊:《现代教育技术》年第12期

摘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具有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纲领,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应用模式和教育政策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中的五大行动计划进行解读和调研,分析了此规划的实施现状,概括了近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就。随后,文章从理论体系、应用研究、知识建构和管理信息化等四个方面,梳理了现阶段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最后,文章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型教学、教育治理、网络安全等角度针对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探索下一个教育信息化中长期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07

基于移动平台的姿势干扰及其神经生理调节研究进展

作者:白婧媛冯金升王健

期刊:《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年第12期

摘要:从移动平台姿势干扰研究范式出发,对基于移动平台干扰的姿势调节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综述表明:在预期和突发两种不同条件下,直立站姿采用不同的预期姿势调节和补偿姿势调节维持身体平衡,具体表现为踝髋策略的调整,肌肉收缩模式和肌肉激活时间等变化。平台的旋转干扰模拟飞行中的外力变化,可用于航天员的姿势调节训练。研究平台干扰条件下的姿势调节策略,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改善航天员训练后的姿势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8

关于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研究的框架性思考

作者:眭依凡

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年第12期

摘要:高校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学术生态复杂组织系统,由此决定了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及其创新的高度复杂性。本文在充分讨论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研究的逻辑框架,对"高校内部有效治理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与现实研究""高等教育强国之高校内部治理模式的比较借鉴研究""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创新与建构研究""大学章程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依法治校研究""高校内部治理的文化研究"等涉及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等需要研究解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从目标到内容的深入思考和提炼。

09

转向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紧要议程

作者:眭依凡

期刊:《教育研究》年第12期

摘要:国家现代化必须以高等教育现代化为条件,由此决定了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之举足轻重,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内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关系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得失成败。在明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逻辑及调查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现实诉求前提下,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须以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治校育人为价值引领,以效率优先、整体设计、民主决策、依法治校为原则,重点解决构建完善科学高效咨询、决策及其执行的组织与权力框架,确保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有效分离,健全完善大学章程以规范大学决策程序及运行机制,赋予学院提高办学积极性和运行效率的自主权等方面的问题。

因本栏目甫创,我们会竭力做好编辑工作,但成果遗漏、信息错误等情恐所难免;如有上述问题,尚希有关师生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后续补充和修正。唯愿此栏目的创设能更好地展示教育学院师生的学术风采,展现学院“求是育英”之精神!

本专题由教育学院全媒体中心策划,将逐期推介学院师生学术成果。外文期刊收录情况及出版论著等将集中推介。

来源

全媒体中心

本文编辑

庞晓璐

审核

苏洁

推荐阅读

观点

教育学院师生学术成果推介(第8期)

观点

教育学院师生学术成果推介(第7期)

观点

教育学院师生学术成果推介(第6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240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