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培训活动合影 在此次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的暑期集训中,为强化同学们对中医三焦理论的理解,在通过中医气功体察三焦筋膜之气的基础上,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为参加暑期集训的同学们作主题讲座“浮针概念及浮针疗法简介”。 年7月12日,浮针培训活动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楼A座举行。学校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章莹老师担任本次活动主持。 马老师从浮针医学对疼痛的认识、浮针疗法的基本概念、浮针针具、浮针疗法操作方法及诊疗特点、浮针疗法实验、浮针疗法适应证、治疗流程疗程、针后医嘱、注意事项9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浮针。 马老师指出:浮针疗法是传统中医经筋皮部理论、《内经》直针刺、浮刺等刺法与现代基础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属于现代针灸方法。浮针作用于皮下浅筋膜,具有简、便、廉、验、广、安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治疗肌肉病理性紧张引起的疼痛相关疾病,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法。 浮针针具图/世界传统医药网理论学习结束后,在场的同学和老师们一同观看了马老师演示临床中运用浮针治疗颈椎病、慢性膝关节痛等疾病的实操教学视频。随后,马老师邀请了两位分别自觉有腰痛、膝关节痛症状的同学上台作为模特,向大家演示了浮针的诊疗操作过程,被扎的同学反映效果明显,同学们也跃跃欲试。 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迅速上手浮针技术实操,两两一组,选择肱桡肌作为进针部位,展开扫散、再灌注等操作方法的练习,从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浮针技术。 本次集训的主题是“修身治学,知行合一”。三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中医气功功法体察了三焦膜络之气:捧气贯顶法通过意识和动作的开合,能够体察膜络层次内外气的沟通;形神庄通过筋膜的抻拉,能够体察膜络之气在体内的运行;三心并站庄通过丹田的聚气,能够体察膜络之气与丹田命门的关系。另一方面,本次集训加入浮针培训的内容,使同学们通过这种适宜技术,在三焦膜络理论的指导下,强化临床运用。 气功科学研究所积极探索和运用“修身治学,知行合一”这种新型教学与人才培养来培养中医学子,期望学子们都能成才,肩负起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气功科学研究所摄影:李蓉程梦柔刘喜洋 文字:吴欣蕾 初审:李诗琳 终审:周怡丹刘健强 部门审核:章文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l/248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