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调剂身形--口腔锻炼与医治 1口腔 要求: 上下唇轻闭;上下门齿似接非接,两侧臼齿似咬物状;舌尖轻抵上腭(初练 可抵在上门齿根与齿龈交界处)。 2、具体作法 上下唇放松,承浆穴(在下唇下的凹陷中)微微回收,人中穴(上唇上的沟 ——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微有绷意,两唇闭合,无透气处。上下门齿对合轻轻接触,勿用力,两边臼齿若嚼物状,而后舌尖轻轻抵在上门齿内侧之牙根处的内龈交穴。随舌之卷曲能力之提高,可逐步抵至软腭交界处。若仍能轻松自若的抵住该处,则进一步把舌平伸,舌尖抵上下门齿交合处,舌面上拱,使舌体贴于上腭。 3、要领 唇齿闭合勿用力,舌抵上腭勿委曲。 4、作用 唇齿相合,舌抵上腭主要是为了接通任督二脉的运行,使任督二脉之气脉环 流。唇齿相合、舌抵内龈交,此接通之气属皮表膜络的范畴;舌抵上腭(软硬腭交界处)则是接通经脉。初练功舌抵内龈交,待督脉气充足后,难以下落会出现眉间跳动感,影响入静,此时把舌尖后移,其气自下,眉间跳动自除。督脉真气充足时,可化成气液,从软硬腭交界处涌下,通常多是当中一穴开,有时可三穴(两旁0.3厘米处)同时开,涌下之气液清香甘如蜜,但不粘滞,此属任督通,气凝为液之征验。一般练功者不出现此象,而是口腔唾液增多,状如清水。遇此,切勿张口吐出,而要轻轻回收喉头,头微后仰,待清液满口时,将液推向咽喉,有如气呛之感,而后轻轻送下,似入肺中而实未入肺(唯一少量津液入肺),以意送至肚脐之深部。舌抵门齿后之硬腭,易显昏沉之象,练功需注意之(失眠者可试用此法催眠)。 另外,也有舌抵下腭的,这也有它的意义,由于舌下有两个金津玉液穴,它 是通肾的。舌抵下腭,用舌头往下1压,搅一搅唾液就出很多些。津液不足的人,肾阴比较亏损的人可舌抵下腭,让舌头在底下转一转,有了津液咽下去,再舌抵上腭。还有的门派讲吸顶呼放,其目的安定心神,同时可降心火。并借助舌的运动引动气机升降。其中无别的奥妙,不要被某些夸大说法所迷惑。 Ⅳ、颈项 1、要求 颈部勿前塌,要松直。 2、具体作法 百会上领,颈部喉头回收,配合顶头悬的动作,自然合乎要求。但有的人, 赋弱而颈椎前曲太甚,遇此,需有意识使项后突,引气上升。 3、作用 使清阳之气上升于脑,若前塌过火,易出现项与头后部麻痹,玉枕关不容易开 通。 明师讲授:口腔颈项 口腔 1、要求 口腔里边有舌头、牙齿、口唇,还包括喉部。全部来讲,口腔要放松,要闭 合住,免得跑气,没事时嘴不要张开,该说话才张开。 2、具体作法 舌头的放法,有不同的内容。过去有一种特殊的功门,根本就不搞舌抵上腭, 舌头平放着,舌尖抵门齿,舌面往上1腆,全部舌头往上1贴,都跟上腭接触。这样贴出水更快点。按道理来说,上腭(软硬腭交接的地方)那儿有个小窟窿(我们看不着,气足了,小窟窿就能往下流口水),舌头面上也有一个小窟窿(也看不着),当舌头往上—贴,如果你真是舌头尖碰上门齿,全部舌面往上拱起来,两个窟窿应该是正对着的。不然,头脑里边的瘤子怎么会从嘴里出来?其实就是经头脑里边的通道,从上腭这儿出来的。也有的拐了弯,从软腭后面鼻咽腔转过来。就这么两种情况。用舌头这样抵着上腭,轻轻地把舌根也往上抵,这样弄起来,气就冲得快了。不过这样抵不好坚持,不如用舌尖好抵。再就是用舌头抵上门牙后面和上龈交界的地方,这儿有穴位,叫内龈交(外面叫外龈交),这也是脑的髓孔之一,也是通头脑的,属督脉的穴位。用舌尖轻轻抵着就可以了。 3、作用 有时候练练功,不知不觉发困了,你注意一下,一般是舌顶的位置不对了。 顶得靠后了,到牙床后不到1公分的硬腭上去了,顶顶就犯困了。有的人睡不好觉,躺着练身躺功,用舌尖顶到硬腭那儿催眠,一会就犯困了。练功时不能顶这个地方,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例外,当你练功舌抵门牙这个地方时印堂跳,不是在肉皮,而是在深处,跳得不好练功,这时候你可以把舌往后挪一挪。往后1挪,气就下来了。由于顶门牙后面这儿,距齿约一公分,最多也不超过2公分,这样表层的气好通,再往深处去就不好通了,里边的气就不是一条路了。如果那儿气多了下不来,跳动,把舌头往后一挪气就下来了。固然也不能挪到软腭那儿去,就挪到硬腭上,把骨头层的气接下来就行。实际上从门牙到软腭这一段,在人体层次中比较薄,头脑里边厚。所以,舌头前后挪一挪,帮着把里边的气接下来,把上下的气相连。越靠外面越靠表层,越往后面越靠里层,层次不一样,这个理要晓得,自己随时要会调剂。将来我们练得气比较足了,哪一层气在动弹都能感觉到,如果气下不来,就用舌头接一下。我们练功练得习惯了,有时候气1动弹,你只要意念一动,舌头自然而然就起来了。那是气冲的,是接气去了。你要是不练功了,1放松,一收功,那舌头自己就会放下来。这是最好的。现在有很多同学,一说收功就睁开眼睛了,这样气还没有恢复原位。练功把气充起来、调起来了,所以在收功要有个意念:气血各归原位,各部气要充足。按传统功法,绝对不允许像这样收功。 之前那个收功方法是这么讲:意识里边要先发命令“收功”,然后“天神归天,地神归地,各路神仙,各归原位,城隍土地,安排自己,再请再至。”本来这讲的是身体里边各部位的气血要恢复原位,只是把它神化了。以后人们把它真的当做鬼神,说身体里边哪是大鬼,哪是小鬼,哪是神。如说天堂里九霄雷府,其实就是头上的部位。过去为何这样弄?就是让你恭敬。比如,说雷神普化天尊来了,九城九门都把着门哩!雷神在肚脐上面,那儿是雷法丹田,雷法玄关,练功一请神,请这儿,请那儿,这样意念就把气调起来,气血就流通了。之前他们基本是练周天,练功后和平常气不一样了,必须让气血回到各个部位去,就加上这些东西。这在宗门里都不允许讲的,说是泄漏天机了,要遭雷劈。其实就这么简单,都是意识本身的东西。之前掐诀念咒的、作法的(如练雷法玄关等),他们都是这么练。我们晓得道理,收功时把周身想一遍,“各个部份气血和通”,调剂好了,气血匀衡了,舌头放下来,渐渐把眼睛睁开就行了。过去眼睛睁开后,还用手把头摸一摸,动一动等,我们不管这一套,就是安静、安静,安静以后渐渐把眼睁开,睁开再合,几次睁合,调剂好了。这样看起来是练功情势,但气血变化不一样了。练功过去有上功的仪式,后人认为是之前练功的繁琐哲学,其实是让你一步一步进入气功状态,然后再一步一步恢复到生活状态,这些个情势就是让你过渡得好。智能功由于有了气功生活化的内容,把古人的东西变了,就没过量强调这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每次练功,哪怕时间短,都注意调剂一下再练功,收功的时候也调剂一下,那效果会更好一点。 舌头顶着一定要注意,不论顶哪儿都要自然,不能够太用力气,不能僵硬,轻轻接触就行。到什么时候才能用力抵上腭呢?一是往外发力时,要用力抵;2是有时帮助过关,气过不去了,需要用力气顶一顶;再就是活子时的时候、性兴奋很剧烈,这时候要注意头顶,收缩会阴,同时舌头用力往上顶,会阴用力收缩,小腹部也收缩,脚心也收缩。一般情况舌头要放松。常人的牙齿不是地包天,就是天包地,练功时牙齿最好是对上,上下门齿轻轻对上,意图念通,逐步就把牙齿畸形纠正过来了。这个美容术比口腔科用改正器的方法还要好。但绝大部分人的门齿1碰上,两边臼齿就对不上,怎么办呢?加上意念,两边臼齿好像咬着东西一样,轻轻咬住。这么1咬,两边口吻就自然有那末点意念,腮反而容易放松了。两边的臼齿仿佛咬着东西,门齿轻轻闭上了,这样通过骨头这一层把上下气就接上了。所以口腔接气可不是光通过舌头,舌头从里边去接,骨头的气从骨头层走,口唇从皮肤上走。“庞老师,你方才不是说,骨头那儿跳,气过不来,用舌头顶硬腭吗?”对。由于它那一层边边儿的气过不去了,牙齿通得不够好,用舌尖帮一下,把气往下引。一般牙齿轻轻碰上定住,就可以引骨头气往下走,但有时气太多,下不来,就得用舌头尖动一动,帮它引下来。 我们一边讲,一边体会,一边意图念接这个气,气接下来后,可能唾液就会 多了。练功时也一样,你意图念把舌头、牙齿、口唇,三个一并1聚,气通了,口腔唾液就多起来了。唾液多了,要把它咽掉,但是,不能有了唾液就往下咽,要等多到一定程度,觉得唾液比较满了,再一口一口往下咽。咽的时候,要把喉部放松,往下1咽,意念随着渐渐往下走,不要完全从食道里走,由于津液是从全部食道壁往下走,到胃上口那儿不是开着的,液体是从口那儿一点一点渗下去的。所以,1咽唾液,意念要通过食道管壁一步一步全部往下去,到胃上口,意念使气往下通,使唾液进入胃和肠。如果光咽唾液从空间往下走,一下落到胃里边就没有了。要不,怎样能往下1咽到了丹田呢?就是通过食道管壁这么传递下去的。这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在调剂口腔中,同学们平时可以把赤龙搅海当功法练,就光练赤龙搅海。先 开三皇锁,地皇天皇人皇,下边点三下,上边点三下,中间点三下。然后,舌头尖抵着齿根正转三圈再反转3圈,然后再把舌头放在牙外面,正转三圈反转3圈,最后,把全部舌头抵着上膛,等着唾液,以后咽津。这就能一步2步地使气充足起来,通畅起来。就口腔这么一点点,如果能够坚持练下去,都能够出很多的工夫。由于这个既可以交通任督二脉,又可以直达上丹田。这里面都是靠工夫,如果光一说一讲,不去练那不行,这只是方法。 颈项 1、要求 颈部和项部要求把它放松,依照头部的要求做的时候,把颈提起来。 2、具体作法 一般过去练功要求竖项,要把脖子竖起来。我们不故意搞竖项,下颏往回1 收,喉头往回1收,1找玉枕,往上1提,颈部自然起来了。 3、作用 我们练功就是要改变脊柱的生理曲折,使其曲折度小一点。我们的意念从舌 抵上腭开始,喉头往回1收,往后1提,这样气机一动弹,身体里边气不知不觉就可以转起来,1转,颈椎就竖起来了,生理曲折渐渐就小了。所以颈项部的要求就是要直。过去讲脊柱有几个弯弯。头在上面,脖子是往前塌的,到了大椎又往后了,到腰部又往前,到骶椎又往后,到骶椎下面的尾椎又往前,而那个尾椎尖尖又往后倒过来了。这么多曲折。练功就是逐步使其曲折度变小,不那末弯了,竖项是其中要求的一项。一般武术要求颈部竖起来,使气冲上去。我们就从头部来调剂,把头自然往上提起来,身体往下垂,这么拉、垂、放松,脊柱自然就松开了,这样解决颈部的问题。练功的各部身形要求,都要在放松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强力。如果颈项部往后挤,那样虽也直了,但这么弄,有时气容易僵,头部、胸部都不大容易放松了。 不弄特殊意念活动-----祝愿靖江智能健身中心迎新年会美满成功 修习静态的身形各部要求(2) 修习静态的身形各部要求(1) 明确练气功的目的 练好智能气功的210五个诀窍 有益于修养意识的气功常识(1) 调剂身形是智能气功的1大要旨 形松意充的方法 庞明老师讲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调身是智能气功的基础 延伸浏览两河文明的合璧之玄奘————“忘我者无畏”(1) 孙思邈在本身的医学实践中的精深的养性工夫——高尚的医德 智能中脉资料总汇 练形神庄的要求是“身形合度,姿式合法,神注庄中,气随庄动” 形气神三个分立的子系统,这个进程是从出身到六岁这一段来完成的 向前拼,要拼肯定到不了年就能出功能了 精气神的关系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只从“事”上提高是不够的,必须要从“理”上提高 群众性的气功锻炼活动是气功科学——也是智能气功科学的根本 不练下田,直练中、上二田,是直接以先天大自然混元气来充养形神 练气功关键是练精神 全身贯通 修习堂 尺肤,指前臂内侧从肘至腕的皮肤。传统中医及气功理论认为,人身是一个整体,组成人体的各部分可以反应整体生命运动的状态。尺肤反应人身整体图即列出了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在小臂内侧的反应规律.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分享 官方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医院排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y/10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