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 —— 熊运

发布时间:2016-8-28 16:09:04   点击数:

健身气功 ——熊运

熊运:尚中守一气韵悠然导读

尚中,既是一种思惟情势,也是一种行动方式。从思惟到行动的完善演绎,便构成了一幅幅生命的绚丽画卷,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尚中的浪花。习练熊运可领略到尚中的别样意蕴。小功法,大道理。入情入地步赏析熊运,总会显现出尚中守一,气韵悠然的练功状态。

熊运,该式运动既展现出戏中之熊的淡泊神态,又描绘出自然之熊的悠然气韵,同时,又赋予习练者尚中守一的思惟方式。这类思惟方式是古代先哲认识自然、理解社会、健养身心的重要观念。历经数千年传承过来的五禽戏,既然冠之以戏,理应具有文化属性。所以,戏中的熊运不但具有气韵悠然的表象,更是蕴涵着尚中守一的思惟特质。1从生命之火说起

生活在大自然怀抱里生存的熊,具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功能。到了冬季,如果食品充足,许多熊不会冬眠,反而会在全部冬季都去狩猎。但食品不多时,熊就会躲在洞内过冬。缺少食品是熊类动物冬眠的主因。冬眠的熊,它的能量来源就从饮食供应转换为燃烧体内贮存的脂肪。脂肪燃烧时,新陈代谢会产生毒素。但熊在冬眠时,细胞会将这些毒素分解为无害的物资,再重新循环利用。(人体内没有这类机制,如果毒素积累,人类会在一星期内死亡。)这类生化作用也让熊可以回收体内的水份,因此,在冬眠时熊不会排尿。即便不冬眠,北极熊也可以利用脂肪燃烧的机制。这类苏醒式冬眠让北极熊可以没必要躲到洞里,全部冬季都保持活跃状态。因此,把冬眠之熊的这类点燃生命之火用以自生自救的功能,赋予一种尚中与中和的健身养生理念,也就顺理成章了。五禽戏中熊运效法自然、以健养身心的重要内涵。从造字取意来看,又赋予熊以生命之火的意境。熊字本义是指一种会靠冬眠度过食品匮乏季节的大力野兽。一旁为“能”,意为“冬眠之熊”,底部为“灬”指“火”、“生命之火”。“能”与“灬”联合起来表示:重燃生命之火的能、从冬眠中苏醒的能。也就是说,熊具有燃烧本身体内脂肪,进而使生命延续的功能。这些都是在文化符号意义上的象形取意。

戏中之熊运,它的健身养生功能更符合中医理念。中国古代的医学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与中和也就成为中医医理的真正含义。根据这1观点来看熊运的对生命的健养作用,也就不难发现:以人体当中为运动的主要形态和保健功能。比如,两掌划圆应随腰、腹部的摇晃;意念体内之气在腹部丹田运行;腰腹转动导引体内之气运行,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应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推拿等等。

再进一步来看,熊运主要运动的是腰腹。中医认为,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主要包括脾与胃。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实际上包括脾胃的全部运化功能。由于中焦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之关键,病理情况下多表现为脾胃气机升降之失常,而见脘腹胀满、呕吐、腹泻等症。因此,医治中焦病证,用药须着眼于调理脾胃的气机升降,使脾升胃降,则水谷得化,气血得生。所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说:“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中焦所属的脏腑从解剖部位上说,也应包括肝胆。由此而言,熊运动作对腰腹的摇晃、推拿其实质就是在健养中焦和脾胃。2从运化技法练起

运者,循序移动即为运。熊运,是以循序移动的情势来强体健身的。不言而喻,人体气血健康地通达运化则是习练熊运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这就提示健身气功爱好者,在习练功法时必须注意一个关键词:循序。在熊运动作中,它有哪些序可循呢?

壹肢体运行及部位有序

熊运基本上是在原地做动作,其运动的全过程两脚稳定站立,支撑腰腹分别进行顺时针(前四式)或逆时针(后四式)运来运去地按顺序摇转。需要掌控循序运行的环节是:

⑴练好手。初练熊运时要从习练摇转与划圆技术开始。首先领会腰腹摇转的要领,再练习两手在腰腹部位划圆,最后掌握以腰腹摇转带动两手划圆的调和配合。

⑵稳住脚。脚稳,摇而不动,保持下肢相对稳定。下肢不能随着躯干的摇转而晃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腰腹能最大幅度地进行竖直摇转。

⑶重意气。重点感知意气相随这是习练熊运动作的关键所在。肢体运动时,要意注丹田内气为腰腹摇转提供动力来源,并使意念随顺时针(前四式)或逆时针(后四式)运转。

⑷守中心。习练熊运动作,要以肚脐为中心,牵引躯干运行,上体随腰腹摇转。

⑸练配合。熊运动作看似简单,而要把动作做的舒展大方,气韵悠然,并非易事,所以,要逐渐掌握划圆、呼吸与意念的配合调和。习练开始时,两手可以自然下垂于体前,体会腰腹做立圆摇转,在习练立圆摇转过程中渐渐体会呼吸、意念配合。

⑹转腰腹。摇转腰腹要做到圆活、联贯、均匀、自然。当摇转到下半圈时,含胸松腹,身体顺势向下摇转,挤压肝脾、肠胃;当摇向上半圈时,提胸收腹,展开腹壁,使肝脾、肠胃脏器上提。贰动作细节和配合要有序

熊运这一式看似简单,而做起来会感到细节对练功质量却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细节动作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前后顺序要求更高一些。

⑴两手握拳要有序。熊戏的手型为手握空拳,4指曲折,大拇指压在食指的第一指节上。

⑵虎口相对要有序。两手虎口靠近,但不能相碰。

⑶两手划圆要有序。两手划圆是熊运的一个重要动作,它以肚脐为圆心,两手绕肚脐划圆,间距约10厘米。划圆时,肩不能上耸,两手轻附腹部运转,划圈要圆,速度要匀。在完全动作练习时,两手的运行是由腰腹摇转带动的。

⑷腰腹摇转要有序。熊云动作力发于腰,腰腹摇转带动两手划圆,以顺时针摇转为序。

⑸划圆起始要有序。在习练熊云动作时,身体放松,重量压于腹部,髋部和下肢相对固定,起到支持上体摇转的作用。

⑹两臂双手运行要有序。做熊运动作开始时,两臂自然下垂,手成熊掌,虎口相对,放于脐下,轻附腹前。随着腰腹摇转,牵动两手运行,其顺序是:向右(左)、向上、向左(右)、向下,绕肚脐划圆。腰腹摇转和两手划圆,在速度、角度上均要相互对应,同步有序运行。

⑺呼吸配合要有序。熊戏动作可以依照提吸落呼、蓄吸发呼的方式进行。一次完全的熊运配合一次呼吸。身体由下向上提拉时,舒展胸廓,吸入清气;身体从上向下前俯挤压时,含胸松腹,呼出浊气。呼吸要自然绵长,均匀柔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心静体松。

⑻意念应用要有序。熊运的意念,要在整体上表现出熊的浑厚、刚直、镇静、庄重的神韵。同时,在动作熟练阶段注意形息、意气相依,提高内在意境、神韵的修炼。意想熊的习性,习练者的心神融入斜晖夕照、幽邃静谧的山林当中。餍饫以后的熊,全身放松,垂手而立,沉稳安详,独自嬉戏,腰固步坚,转腰摩腹,浑厚喜人。

总之,无论是在动作运行方向,还是具体的动作细节和细节动作的相互配合,都应按部就班地进行锻炼。这是尚中守一在技术动作层面的基本要求。那末,习练熊运在调身、调心、调息的功理、哲理层面,又给功友何种启发呢?3从节度调摄做起

所谓节度,在这里是指节制或束缚的意思。首先,要秉承尚中的节度。常言道:万物之生,皆有节度,人之存生,不可不明;举之个人,为事养生,则精气不可不节度,心力不可不葆养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之生,乃累日之积也。

其次,要修炼守1的境地。熊运的动作其实不复杂,而要在做动作的进程中,始终保持调和自然、意念于体内之气运行于腹部、丹田,则是需要长时间修炼的。熊运的境地可以有这样的理解:

⑴要有载的境地。所谓载,是指要厚道,要厚德载物,要承受,亦如熊那样燃烧生命之火,而不是对抗和出击。

⑵要有营的境地。所谓营,是指要用心,用全部的气力和心思去斟酌,而不要忘记,也不要三心二意。

⑶要有抱的境地。所谓抱,是指圆而不离,目的是不离,又不要用力,就是勿忘无助,抱的特点是圆抱不离。只要圆而不离就是抱。在熊运的习练中,反复强调的划圆,既有形体的成份,更有意念、气机的运行,这便是一种境地。

总之,要在习练熊运的进程中修炼出厚德载物的境地,重要的是心要接受自我的形体,神意要跟自我的身体合一,要保持这个身心相合的状态,一会儿也不要离开。

同时,要展现气韵之悠然。熊运所指的气韵悠然应该是:

⑴要淡泊。习练熊运应当具有这类心态。在习练进程中,要修炼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且怡性怡情。从人生大处讲,以平常心来对待人生,对世间事报以淡定的态度辨认和处理,不争,不纠结,不骄燥,保持平常心的心态去面对人和事。淡但是不虚妄,从容面对得与失。

⑵有韵味。韵不是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是寻求表现超越形象以外的事物的精神状态或内在特质,它既源自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又依赖于习练者的灵性,并依托二者的充分融合而得以生成,这就是在习练熊运时所要领悟的韵味。

⑶知静趣。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趣。世界是喧闹的,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习练功法,谁也不可能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在喧闹的当今社会能够使自己的心情沉寂下来,也是一种品位。

⑷重功理。熊运的功理是多方面的,在此可以归纳为:1是通过活动腰部关节和肌肉,既能防治腰肌劳损及软组织损伤,又能转动腰腹,并以两手划圆,导引内气运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2是应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推拿,以防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呆、便秘腹泻等症。3是从熊运与人体之“中”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感悟尚中守一的思惟方式的深邃久远。

⑸尚自然。毫无疑问,熊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骄子。而效仿自然之熊的熊运,则陶冶着习练者酷爱自然,情操,这便是由欣赏天地宇宙之大,体认到自己的渺小,了解到天地与我共存,物欲与我为“1”的大生命,从而对自然界的认知到达更高层次。欢迎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y/10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