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项专利40论文奖项针灸

发布时间:2021-9-17 12:58:55   点击数:

正文开始

PS.本期介绍的是一位博士,他将中医的针灸经络要理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推动“针灸机器人”的相关研究,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不对其行为或价值观进行评价,而是如实呈现。

01

年,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在国内上映,一度掀起“大白热”。

片中的大白,是主角小宏的哥哥研发的“私人健康顾问”。只需快速扫描,大白就能检测出生命指数,并根据疼痛程度治疗疾病。

(电影《超能陆战队》大白正在治疗队友)

看完电影,人送外号“徐太医”的针灸推拿专业大四学生,当时正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徐天成开起了脑洞:

「现实中是否也存在像大白那样的医疗机器人,能解决针灸存在的问题?」

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徐太医”开始了他的探索。

他万万没有想到,之后几年,自己会在研究“针灸机器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02

徐天成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格拉兹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的级博士研究生。

因为父亲是针灸师,自小耳濡目染,徐天成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仅跟着父亲学习到专业领域知识,还进入针灸推拿专业学习,因此被同学们半开玩笑地叫做“徐太医”。

通常,要成为合格的针灸师,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和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获得那玄之又玄的手感。

如何去准确地选取穴位、施针,是针灸师的学识精髓所在,但培养成本太高,而且人力有尽时,“人工针灸存在一定风险,稍有差池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如何减少损耗,更加精准下针,成为徐天成心头萦绕不去的问题。

“大白”的出现给了他很大启发。

这个有着高超医疗水准的机器人,让他认真考虑起来,想弄清究竟能否将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结合,摆脱现阶段真人医师面临的局限和困难。

(全国中医药研究生创新发展分论坛评审)

对于传统中医研究而言,这的确是一种新颖的思路。

然而,当年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的徐天成,并不具有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条件。

他能做的,不过是尝试,看看自己能做到多少。

出于检验想法可行性的需要,他报名参加了“挑战杯”大赛。

03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挑战杯,我们可能真的不会投入到做针灸机器人的实践里。”

徐天成拉起一支队伍,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一套算法,用高等数学的方法去描述中医上面的经络。

经过整个团队的努力,这个项目最终拿到挑战杯国家二等奖的好成绩,评委告诉他们:

“可以试着往后直接做针灸机器人。”

(微软创新杯全国决赛采访)

当时他们还没有将针灸与人工智能相真正去结合的打算,评委的建议让徐天成有了继续往深处开拓的想法。他开始着手组建专门团队,尝试研发针灸机器人。

这时徐天成也许还不知道,等待着他的会是重重困难。

04

国内医疗机器人还处在早期阶段,相关研究较少,没有过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技术,这难倒了徐天成组建的这支医学生队伍。

而且,涉足这个领域并不只需要解决技术和医学问题,还需要考虑很多社会、科技、人文的因素。

举个例子,即便能制造出针灸机器人,但它的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投入使用,都必须通过临床试验,才能有明确结论。

但是,要想医院做试验不符合法律规定,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得再深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练习针灸)

此外,徐天成团队还面临着外部竞争的困境。

人工智能愈加受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y/238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