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早期讲各家功法简介13

发布时间:2024/1/28 15:09:49   点击数:

(三)慧:智慧修禅宗以后,大乘功法呢它不能光那么干,它就搞智慧,又出来个大乘。再以后大乘、小乘,然后再讲大乘小乘的问题,以后出来个密宗,叫金刚乘。金刚乘就不叫死了,要即身成佛——我这个身体就要成佛,不能死了再成佛。所谓大乘小乘是怎么回事情呢?以前说大乘小乘,这个小乘嘛,这个车小,小车拉自己,自己修炼,成了佛了;大乘是大车,拉好多人,这是从智慧学上讲的。它那小乘就自己修炼,守戒、修定,最后得到智慧,成阿罗汉,阿罗汉就成为辟支佛果,成为佛,。说大乘呢有智慧,还要慈悲,以救人大乘嘛。他讲是六波罗蜜嘛,忍辱、精进、戒律、布施、禅定啊,等等这六个方面。他很注重布施,很注重智慧。他注重智慧但他也修禅定,他那个禅定的话呢,跟小乘的禅定不一样了。

1.小乘修禅小乘修禅,最原始的佛教禅它是从物质有形的入手,它一开始练功呢也是从有形的东西开始练起来,而最后达到入定上去,达到四禅八定上去。小乘的修禅基本有那么几个入门方法。

(1)修遍一种叫做修遍,他以地水火风——他们印度不讲四大吗?叫地水火风,一般修的最多的修地遍,弄一块大黄土,他修那么一个大馒头一样的,地底下修起来,然后的话呢,你就是一练功,看那个土堆——也叫曼陀罗,他也叫它曼陀罗,看它,看看那,眼睛看看那个形象。这个土看清楚了以后呢,然后他闭着眼睛不看它,就脑子想这个土——大土丘形象,那他想它才……他到最后呢?念头少了。念头少了以后,那么最后慢慢达到一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是修地遍。实际这就什么呢?他借这个东西来——借助一个外物:有形的东西,脑子造成个印象,就你守着那个念头,然后达到入静上去。你这个土、大地,你看着这一个土、这么个土堆,慢慢一看那个大地都是一样的空无边际,慢慢念头不就少了吗?这是一个入门的方法。其实也就还要你精神集中,脑子老想那个地、一个大土堆—大馒头一样大土堆,他看着看着它那个土堆,越来越大,这整个地净是土了,那念头不就静了?静了以后慢慢就发出这个禅定来。这修地遍,这是入门的方法。再有呢修水遍。看水,也这么看法。看火,地水火风,那流动的东西都可以。实际是你守着身外之物—意守着身外某个景物,然后把你精神集中起来,这个方法就那么简单。但是练功里边的内容,层次是上面四禅八定,这个层次你用哪一个入静入定也可以,这是修禅定。

(2)守呼吸小乘这么修还有那个,还有没有修法呢?还有就守呼吸。呼吸他就叫安般,用守呼吸的办法来修定。注意,同志们,佛家守呼吸和道家守呼吸是不一样的,咱们前面讲道家守意守呼吸。佛家守呼吸有它的很大的优越性。它这里边就是不知不觉,就相当于道家搞的这人中玄关。它那个守呼吸一般的来讲,很多同学不懂得这个佛家守呼吸,以为佛家也是用那种呼吸法,那样的呼吸法那是天台止观,那不是古典的佛家的修佛,那是中国的修行法了。唐朝那是——就隋唐,那是智凯修止观,他用的中国的呼吸法。古代佛教本身真正的呼吸法——守呼吸,他怎么守呢?就把意念守这个鼻孔这,守在这个地方,一吸气就觉从这进去了,一呼气觉得从那出来了,不管里边进多少——不管这个。所以他这个守呼吸不出现弊病,不出毛病,这是它的优越性。

很多人对这个佛家的功法的话这一点没有注意,因为你要守呼吸,一般都喜欢用深呼吸,这样呼吸啊弄不好胸憋出问题了。它这个不是,就他守着这,气一出、一入,他从这有感觉,有气进去气出来,就守这个,所以最容易静。因为咱们智能功不讲这呼吸呀,我们将来真正全面认识气功的话说讲呼吸,得把这个方法还是值得推动推动,介绍介绍。通过守呼吸,就守这个呼吸,守守,守这个呼吸,慢慢慢慢也入静了,念头没有了,静下来以后也可以走进四禅八定去。说这个功门就是那原来印度古佛的方法呀,就是有它那个高明之处。这种守呼吸绝出不来任何弊病,你这守着它,这守的是自然呼吸,出来进去,老守着这个地方。它实际上是个什么呀?这里相当于一个人中的玄关。有的人学这个呼吸法可以不经过四禅八定一下子走进虚空当中去——一下子进入虚空,守玄关,窍开进入虚空。这是一种呼吸方法,这是小乘的修炼方法。

(3)修不净观还有修炼方法都比较具体的。就是有的人,有的人杂念总不容易除,总是有各种贪婪,修不净观。它这不净观是什么呢?不净观就是,首先修七种观,修七个东西。最常见的是,首先先观死人。咱们对这个人都比较熟悉了,想一个死人,人已经死了、不出气了,人死了,哪也不少,就缺这点气。先观这个死人,观那死人一闭眼,这个死人你看清楚了。你看什么呀?再观这人呢,人死了以后慢慢就比较肿,又胖又肿大。一开始人死了放时间长了以后,开始要肿了,观那肿胀。当这人肿胀了以后呢,它皮肉就会烂,那就是这个人死了以后要烂了,烂相出来以后,它流脓流水那就都烂了,它脓水流出来,然后它那个肠子肚它都臭了,以后把肠子肚那身体肌肉烂光了就出现白骨。就看到……,咱们那一天一开始讲咱们解剖知识,那看的骨头架子,还喜欢吗?这多贪爱的人——多有贪爱之人,离不开,就得修这个不净观。一看这个人他现在活着,看这个人也没什么可爱的,实际一具白骨头,最后,白骨头也没了,骨头也空了,从这个修进去。你要把这个欲望也去掉,最后也进入空门,最后修到那个禅定上去。

所以小乘功法里边呢,方法都比较具体,都从有形之物让你练起功来,最后从那有形而进入无形的意识。我们很多人现在一练功,恋恋不舍,这就是我们这个人思维还不够远大,就光看眼前局部一点点的。你只要展眼一看一个人,说这风华正茂能有多少年呢?到最后还不都成了白骨头吗?不都是一样的吗?当然他们过去练功是从出家的角度来讲的,要舍弃五欲,不要有贪爱,不要贪着,从那个角度来搞的。我们现在搞智能功是介绍功法,介绍这些东西,我们现在不这么搞。我们现在搞什么呢?要讲的什么呢?对人类你要有普爱。你贪爱一个是有矛盾,心着于景,这么多你都爱,不就好了吗?你也就没有贪了,心也就不执着了嘛。我们智能功对过去方法很多都反过来用。过去都让你消极的,你说白骨,你现在不是还没有白骨头了嘛,现在还有肉皮、还有眼睛,眼睛也会动,嘴也会动,那都会动,还没有死嘛,这是个现实呀。所以我们现在搞智能功把过去那种他脱离那现实,看那个。我们不是,我们就看现实,从现实当中来解决这些问题。

有人就讲说:“你想死人哪。”“我想死人干什么?我不想死人。”他就不想,根本他就给你不想。众生不净观想死人,你会那么想,那个人死了以后不会动了,不出气了,以后又肿了、胀了、烂了,整个出紫汁、出蓝汁、出绿汁,肠胃肚子都烂了,就白骨头了,白骨头怎么样?那是死人,现在是活人。活人我还得爱,还得是……,对不对?他脑子会这么来给你搞,也还不行。所以我们现在不这么搞啊,过去他是完全让你那个脑子僵化。你看那人,这人你不可爱哎,别着急它很快就要烂了,烂了以后的话就白骨头了,那不可爱。你看它外头很光滑很美丽,可肚子里边,一肚子臭大粪,没什么可爱的啊。以前那么讲啊,他那讲法给你举例子。现在人不要修不净观,不净观它不好修,他就给你打比喻,说一个玻璃花瓶挺美挺好看都想买,那花瓶里装一堆大粪,你还要不要?里边装的是臭粪,花瓶装着哪,你还要不要它?那样子我不要,一堆臭粪倒不出去,你能倒出去行,这个粪倒不出去,里边装着臭粪,这样花瓶没人要。这其实人呢就是你装那么多大粪,不也跟花瓶一样了,倒不出,倒不了,那个粪倒不出花瓶不一样吗?就是在佛家一般讲啊,要从理上就给这么讲哦,可是现在人们呢他慢慢他有思维了,思维多了,说我们这人哪这里边呢看这个不错,是有臭大粪,可臭大粪的话它还长形体呢,还可以变成香,还可以变成香肉呢?对不对?它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通过这个变化的规律上去,开拓这么个思想,不要着于这一点上。

(4)观三十六物小乘功法基本上入手方法这么多,当然还有观三十六物的,说看什么?看头发眼睛耳朵鼻子眼泪鼻涕肠子肚子,一块一块看,看哪一个东西,看看看看,一看,看把这人呢看成那么一个局部的东西,而不是个整体。看他一个眼睛,一个破眼珠子,有人要吗?看一个鼻子,鼻子好多鼻涕,这一块你要吗?一看口腔,口腔好多唾沫,你就早晨起来,它唾沫口里边还有味,这有人要吗?再想想肚子,肠胃里边肝胆里,这个都可以。想看它具体部位什么样子,让你闭着眼想看得清清楚楚,他把那给你分解,分解了以后让你不喜欢它。在过去呢,由于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喜欢较真这也能够解决问题。可现在人们讲整体观了,这玩意他也不信,他也不那么搞。所以过去实际它在佛教里边也搞了局部形而上学,他也没搞整体观。是呀,说我们现在就需要改变过来,搞混元气、搞整体的。人是个整体,从整体来立论,来看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反过来用,咱们智能功编创的功法都要反过来用。小乘功法,小乘功门,这就是他们练的方法。他们都从那个具体的:人体本身是具体的,周围事物是具体的,从这个具体事物抓起来入手,让你练功的有所依着、有所依凭。看这个东西,就他看看看看……就入静了;想这东西,他想想想……想入静了,能想得到。(未完待续)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zy/255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