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气功有哪些机理

发布时间:2016-12-13 3:37:31   点击数: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年又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已有的资料来分析,道家养生气功对于健康的这几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从“和、补、通”三个方面来阐释健身气功的主要机理。

(一)和

  和有平衡、和谐之意。“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道家气功中的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和谐形神。形与神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果神的功能不健全,那么其形体就成了成语“行尸走肉”;反之,形体没有了,神明也不能独立存在。故形与神的协调统一,是人体健康的先决条件,“形与神俱,而得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与现代人的健康观不谋而合。

二是调和七情。中医学中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实际泛指人的各种情绪。剧烈的或长期不良的情绪变化,就会严重地危害人体的健康,从而成为一种致病因素。不良的情绪既可使无疾病者患病,也可使已病者的病情加重,还可使处于相当稳定的病情复发。群体性的气功练功活动规律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之期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练功体会交流、思想交流及生活工作等的交流),加大了练功者的生活圈、增多了交流的内容,有助于帮助人们去除不良的情绪刺激。气功锻炼中的“三调合一”的操作过程,可以起到转移人的注意力,以帮助人们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得到“解脱”。另外,体质的增强也可改善人的不良情绪,有助于人们打破“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恶性循环。

(二)补

  

  补就是指气功对人体的补益、强壮作用,也就是它补养人体精气神的作用。古人认为,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三大重要物质,也是人体各部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外在表现。人体的气有五大功能,即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化生作用和固摄作用。

精与神也是如此,对人体而言,它们各有各的作用。以下三个现象就是“补”的具体体现:一是许多人练功后感冒少了,即使偶患感冒后,症状也常较以往轻,病程也比较短。这是气的防御作用增强之故,在实验研究中表现为练功者免疫功能的某些指标(如NK细胞活性等)的提高。二是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共同现象,最常见的如食欲增强、大便正常、体力旺盛等,这是气的推动作用、化生作用增强之故;实验研究中心肺功能与骨密度等改变的结果,从传统理论上讲也是“补”的结果。三是一定时间的锻炼后老年人的智能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心算速度加快、记忆广度提高、多项智力指标改善等,这是健脑益智的具体体现。

(三)通

  通有通达、通顺、通畅的意思。为使人体保持健康,需要多个方面的“通”,如呼吸的通顺,二便的通畅,经络的通达,气血的流通,关节活动的自如等等,其中尤以通畅经络、活络关节对人体健康最为有益。

人体的经络,纵横交叉分布于全身,有运行气血、联络上下内外、平衡阴阳等多种作用,与人体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功,古称导引。

气功的“三调”实际就是三种导引——形体导引、吐纳导引、意念导引,其综合结果就是使经络保持通畅,气血运行自如。有研究表明,坚持较长时间的气功锻炼后,血黏度会明显降低,毛细血管的形态、开放数等微循环指标会明显改善,心功能也会明显增强,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使微循环得到明显的改善,这对保证人体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意义重大。

气功是以“动”见长的功法,其对于人体的脊柱及全身几乎所有的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它通过多种方式,如伸展、收缩、旋转、牵拉等,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从而有利于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等的预防和康复,起到健身与健美的双重作用。









































浙江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多少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td/153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