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站桩等气功修炼问题的体认转载一
按:醒世无量先生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最为捷径的祛病健身之法,历经数十年未果。几乎在生命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极其困难和无奈的情况下,年10月11日上午,幸在网上看到马跃先生《下根器者的修炼福音——百炼不如一站》一文,并从此抱着“宁愿站死也不言悔”的决心和毅力,毅无反顾地走入了站桩之路。如今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身心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神奇变化。在站桩过程中,还加强相关科学、医学和解剖学知识的学习、研究和掌握,加强了与各门派、各功友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从而对站桩等气功相关修炼问题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体认,对人体微循环与经络、血液与组织液、毛细血管自节律运动规律和“子午流注”规律关系,以及人为什么会得癌症、气功为什么能够治疗癌症等世界级医学难题在理论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
站桩是一种“性命双修”的独立的气功功法,虽然其姿势只有一个简单的胸前抱圆动作,但式简效宏:不要意念,无需收功,可以边看电视、听音乐边站,对年龄、性别、修炼环境、场地、季节和时间都没有特殊要求。凡有缘人只要选择并终身站桩,那么达到健身强体、益寿开悟和大幅提高生命质量绝对不是一个梦。 国际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也给站桩等中国传统养方法带来了千载难逢、前未未有的大好的发展机遇。网络上站桩网友也在无数量级的日益增多,QQ站桩群也由过去的一个群,发展到如今的五个群(超级群的建立也正在酝酿中)。虽然这些网友们对站桩热情度和积极性很高,但对站桩和其它功法修炼中的相关知识却知之甚少,尤其对在站桩过程中身体出现的各类反应感到困惑和盲然,更有少数桩友把站桩中出现的正常的身体反应特别是头部反应当成了“气功偏差”,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站桩在国际互联网上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 为此,无量将自己站桩四年多、多小时以及几十年来对气功等修炼问题的体会和诸桩友的交流心得,集成《我对站桩等气功修炼问题的体认》一文予以刊发,供今后有缘于站桩和气功修炼的缘友们参考和借鉴,旨在为更好地推动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养方法而尽绵薄之力! 问:什么是站桩? 醒世无量:文中所说的站桩,是指王芗斋前辈的“意拳养生桩”。“养生桩应是古代人类在大自然界同毒蛇猛兽竞争生存时,由争斗经验中,逐渐积累演变,不知经过多少千年多少万人的参加研究探讨中得来。(王芗斋《站桩漫谈》)”;中央电视台“中华武功”之“武当玄功”节目中说:“形意拳”、“太极拳”等内家拳皆出自道教;“修金丹大道也有站桩的,姿势大约有三十六种……”。(李谨伯《呼吸之间》)。意拳源于形意拳,所以,秘静克老师在《大成拳筑基功》一书中写道:“站桩功源于道教”是有理论依据的。 “养生桩”是按照一定的姿势要求站立,从而改变全身的组织间隙压力,改变毛细血管自节律运动规律,加速血液流动,阶段性提高血压,增强红细胞携氧和排二氧化碳能力,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复通阻塞的毛细血管,促进人体组织液的新陈代谢,彻底改善微循环,有效预防和治疗许多非细菌性的肌肉组织、微循环、内分泌、某些精神类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 问:有缘者,如何进入站桩之门? 醒世无量:一是明确站桩目的和意义;二是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 站桩目的和意义,简单讲就是一句话:预防和治疗疾病。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若不是为此目的而来者,不必站桩! 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了更好站桩,务必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一是王芗斋前辈《站桩漫谈》;二是秘静克前辈《大成拳筑基功》一书;三是《曾庆余老师气功理论与实践论文集》;四是醒世无量《我对站桩等气功修炼问题的体认》;五是各位桩友发表在气功网的站桩体会和日记。 问:为什么要写站桩日记(周记或简记)?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醒世无量:目的有三:一是可以鞭勉自己;二是可以借鉴后学;三是可以留案备查。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重点把开头写详细。主要内容有:性别、年龄、站桩目的,重点是身体状况(如有无疾病,患病及治疗情况)一定要详尽,这样便于若干年后进行比较。二是要用说明文的形式写作,真实记录站桩过程和身体反应现象。三是要重点抓住身体中出现的新的反应来写,尽量不要写重复内容。 问:如何安排站桩时间? 醒世无量:“每天要站多少时间?”是网友在站桩前最为关心和提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因个体差异性较大,体质有强有弱,病情有轻有重,站桩目的各有不同,故难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总的来说都是从一分钟开始站,先迈出第一步。下面根据实践总结针对性地提出如下三种站桩时间安排: 一、预防疾病。对于站桩是为了预防疾病的朋友,日站桩累计时间或一次性时间在一小时左右,最少不能少于30-45分钟,无量把这种时间称为“预防量”。 二、治疗疾病。对于站桩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的朋友,日站桩累计时间应当尽快达到一次性站桩或者累计时间2-3小时以上。对于体质非常虚弱的朋友,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应当采取“高频定时站桩法”的方式来站,不要受时间的约束,不要有时间的约束,站累了就休息,体力恢复了就站(祥见《高频定时站桩法助初学者高效站桩》),在站的同时可以边看电视和听音乐边站,以争取延长和争取时间,加速身体“扶本培元”功能的恢复。但日累计站桩时间不要超过五小时。 三、修道或修行。对于站桩目的是为了所谓“修道或修行”的朋友,对于站桩时间的安排就没有时间量的限制了,站桩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有条件的朋友应该而且必须选择“闭关”的方式进行全封闭站桩,当然“闭关”的前提务必达到二个条件:一是身体条件,具体指“两眼一合天地大,一心向道物我空”的程度后即可闭关;二是物质条件。必须要能够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起码要达到万行上师所言“日中一餐”为度(如果辟谷了当然更好)。 虽然站桩目的各有不同,但对于追求健康的有缘人来说,“终身站桩”是务必要坚持的,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一生健康! 问:站桩有没有年龄和性别上的限制和要求? 醒世无量:站桩具有“易学、好炼、安全和难坚持”的突出特点。“读者在没有养生法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如果把上述功法看熟,将放松法、人静法、意念调状与去势要领、注意事项等记清楚,并自己去练习,同样可以把病练好,不会出现副作用。”(秘静克《大成拳筑基功》页)。站桩只有一个标准的胸前抱圆动作,站桩中不强调入静,不要意念,无需收功:可以边听音乐边炼,边看电视边炼,甚至边聊天边炼。没有特殊的环境、场所及其他任何附加的条件和要求,也没有特定的年龄、性别限制。据掌握的情况,目前站桩年龄最小的孩子是在美国的徐小姐的儿子,年只有八岁(年之前年龄最小的是“零羽瑶影”小弟弟,年他只有13岁)而年龄较大的有70多岁的老人。 尽管未成年人炼功效果要远远好于成年人,但未成年人因年龄小,对炼功中出现的各类身体反应,特别是“幻觉”反应承受能力、处理能力差,较易发现“偏差”。所以,如果不是为了救命,不提倡未成年人炼功和站桩。 问:“前三后七”和“前七后三”哪个正确? 醒世无量:随着站桩在网络的普及和推广,不少新桩友站桩后,对正确认识“前三后七”还是“前七后三”产生了疑惑,并经常在意拳养生桩群中提出此问题。 那么什么是“前三后七”和“前七后三”、二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呢?所谓“前三后七”和“前七后三”是指站桩中,脚板下对体重分配比例的一个俗称。无论是“前三后七”还是“前七后三”都是以脚板下的“涌泉穴”为中心来划分的。站桩中如果体重是落在前脚掌上的,桩界称其为“前七后三”;而如果体重是落在涌泉穴以后的脚跟上的,则称其为“前三后七”。 那么站桩中脚板下的力量分配究竟是“前三后七”正确,还是“前七后三”正确呢?据我站桩四年多、四千多小时的亲身经历与桩友们在群中和论坛中讨论所得,现就此问题做较为深入的剖析,供新桩友借鉴和参考。而我自己真正从科学角度认识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站桩的第二年,我曾经有一个经历。 年7月25日下午2点许,我们一行三人就餐后,朋友说他认识一个丹道功法修炼得很好的人,建议我去和他交流交流。随后,我们驱车来到位于南昌市洪都北大道省广电中心的一栋新建十层楼内,见到了朋友说的这位丹道功法修炼得很好的小伙子(小伙子当时是瑜珈教练)。从小伙子的相貌上看,并没有看到“丹道功法修炼得很好”的主要特征。我们包了一个房间坐了下来。闲聊中,我得知道小伙子因为“采大药”过程中严重出偏(后来就没有再继续修炼了。所以,从他的相貌上就看不出修炼得很好的特征),他现在边当瑜珈教练边纠偏。我告诉他站桩在纠偏方面效果不错,建议他站桩。他说:“我们道教有自己的纠偏方法,我现在‘偏’已纠得差不多了。”随后他对我说:“你炼功炼得非常辛苦!”我说:“你怎么知道?”“看你脚背上血点就知道了。”我的眼光随着他的话语落在了自己的脚背上,这时我才惊呀的发现,两只脚背上基本布满了红色的小血点。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脚背上会出现这么多的红色血点?当晚站桩中我仔细体会后发现,原来我站桩中一直以来脚板下的力量基本上是落在前脚掌上的,这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是站低桩,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体重不得不落在前脚掌上,也就是所谓的“前七后三”。 王芗斋前辈在《论桩功之三种境界》“桩功之第三境界”一节中写道:“从生理上讲坚持十年左右即觉腰脊有膨胀之感。此种感觉直达各谷道臊根,觉体不息如铸,身如铅灌,肌肉如一……”。我在站桩数月后,就出现了芗斋前辈所说的:“觉体不息如铸,身如铅灌”的身体反应。对于这种反应,当时我认为是气上行后的“反作用力”所造成的。如今随着对站桩科学原理认识的深入和提高后,我才真正认识到,站桩中体内出现的这种“沉如铸铁,重如铅灌”的内力,是因为组织液快速进入经络中,尤其是进入脊髓后,造成脊髓压力改变和增加后产生的。 站桩四千多小时以来,能够一次性站桩数小时以上的是在年,这一年中,自己一次性站三小时以上是经常的,最长的一次站了四小时十分钟。年度中,因为体内“沉如铸铁,重如铅灌”力量大得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所以,年一次性站桩一个半小时都比较困难,开句玩笑说,就目前站桩中大脑和脊髓的反应,要一次性再站桩三、四小时以上只能是梦想。 明白了站桩中体内会出现“觉体不息如铸,身如铅灌”的身体反应后,我们才能够明白为什么站桩中是“前七后三”时,尤其是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后,脚背会出现红色血点的原因,这是因为长时间体重都压在前脚掌上,造成了前脚掌肌肉血液循环极度变差所出现的“瘀血”。 由此可见,站桩中采取“前七后三”的站姿是不科学的,即便多数人站桩中身体没有出现“觉体不息如铸,身如铅灌”的身体反应,也会因为长时间站桩重量都落在前脚掌上而势必造成前脚掌和腿部肌肉不能彻底放松,时间长了更为严重的后果,这就有可能造成下肢静脉曲张,关于这一点,北侠张广义先生在其《自学站桩仅防下肢静脉曲张》一文中有较详细的论述。 所以,我们不仅要提倡正确的站桩方法,更要提倡在站桩中当脚板或者膝关节处出现僵硬感,出现疼痛感时,必须适当局部或者全身缓慢活动,“活血化瘀”,防止站桩副作用的发生。 问:判断站桩有效果的标准是什么? 醒世无量:站桩有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内有“麻热胀”等异常反应;二是饭量有明显增加(说明胃气上升,吸收能力增强);三是某些疾病症状有明显改善(不少疾病在站桩中有反复现象)。 饭量增加是修炼效果最重要的体现和反应。刘弘章先生的高祖(爷爷的爷爷)刘纯在《短命辨条》中说:“人的最大弱点是吸收能力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纯在被判死刑的犯人中进行活体试验,费时66年时间,最终找到了提升胃气的最佳方法:喝开胃汤。开胃汤的主方只有二种药:一种是北山楂;另一种是广木香。但根据刘纯的试验,若用开胃汤三个月后,病人仍然饭量不能增加,则被视为胃气已绝,开胃汤也无能为力了。从书中可知,“开胃汤”适应人群有限,而且既麻烦而费时。 站桩在提升胃气方面的功效是非常可靠和确实的。站桩后饭量的增加就是胃气得到有效提升的最为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站桩有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问:判断站桩无效果的依据是什么? 醒世无量:对于多数人来说,站桩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功效是确切的,但必须客观的讲,通过实践得知的确也有一部分人通过一段时间站桩修炼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收效甚微。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算是没有效果呢?实践总结:如果日累计或者一次性站桩二小时以上,并坚持一年或者一年半时间,体内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麻热胀”反应,所患疾病没有任何改善或者好转,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与站桩无缘了,而再坚持站下去就没有必要了。 问:站桩和其它静功功法的重要区别和联系? 醒世无量:站桩和其它静功的关系是:第一,静功修炼必须“入静”,如果炼功中不能够“入静”,坐死了也没有用。而站桩即使不“入静”也同样有效果(能够入静效果更好),因为站桩的效果不是靠“入静”实现和获得的,而是在姿势上,是在“翻跨、拔椎和头顶上伸”动作上,在日累计站桩时间多少上,在“傻站”上。第二,对于98.5%的“下根器”(天生经络宽粗度为3毫米以下)者来说,站桩是“万法”之根基,是进入静功修炼之捷径。修炼多年静功功法无效者,应当立即改为站桩;但如果站桩无效者,再改修其它静功有效果的可能性极小。最后,站桩既可以单独终生修炼,也可以和其它任何门派的静功功法进行互补修炼,且对于静功修炼出偏有重要的防范作用。 原文转载自:醒世无量的博客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