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学真气运行法功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6-10-26 9:15:13   点击数:
真气运行法功法及应用

内容摘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第三版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功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本功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的练功方法,整理编创而成。该法的核心部分是“五步功法”。具有简单易行,不易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等特点,是一套简便易行的贯通任、督两脉的方法。如能依法练功,可起到还精补脑、延缓衰老和防病治病作用。

一、功法

(一)姿势

有行、立、坐、卧4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要求头顶如悬,闭目内视,耳听呼吸,练哪一步功就内视哪一部位,保持从容自然。

(二)呼吸

其特定呼吸法是鼻吸鼻呼和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因为只有通过呼气运动,才能推动真气下入丹田。

(三)意念

1.呼吸注意心窝部

(1)先将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注意鼻尖少时,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气,勿使闻声,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顺其自然。再呼仍如前法。练习一定时日后,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这也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如果还是杂念纷扰,可用数息法,直至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有条件可安排固定的时间,养成习惯,对静心很有帮助。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功。

(3)练功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心窝部有温热感,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为第二步气沉丹田打好基础。

操作提示:注意心窝部时,意念要放松,不要太执着。如果杂念太多无法进行意守时,可采用数息法,待杂念减少后再改为注意心窝部。

通过第一步的练习能使心火下降,振奋脾阳。凡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者,可收增加食欲之效。

2.意息相随丹田趋

(1)当第一步功法做到呼气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呼气向下延伸,一步一步自然地向小腹(丹田)推进。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3)练习一段时间后,呼气时会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这是胃肠功能增强的表现。

操作提示:以意引气由心窝至下丹田时,用意要慢,慢慢将热气引向丹田,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发生不适。

练习此法能使脾胃功能得到增强,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得到改善,一般可增进食欲,改善大小便异常现象,对慢性结肠炎有良好效果。

3.调息凝神守丹田

(1)当第二步功丹田发热后,即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要再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过大,耗损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文火温养。

(2)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30-40分钟,或更长一些。这一关是培育丹田实力,为积气冲关打好基础。需40天左右方可充实有力。

(3)此阶段小腹发热明显,再经10数日形成“气丘”,随功夫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待小腹充实,有足够的力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发痒,会阴跳动,或四肢、腰部发热等,这些感觉可因人而异。

操作提示:此法只需将意念放于丹田处,不再







































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中科医院专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127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