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健体:气功养生的基本作用(2) 蒋成博 强身健体是指保持强壮的身体、健康的体魄,从而避免身体素质退化,促进心身健康的平衡运动过程。气功养生锻炼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目的。 一、气功养生调心(调神)锻炼促进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锻炼调气(和气)—练气(呼吸)—运气(行气)—养气(正气)—发气(外气)—调气(和气)环节,始终不离调神练意。 调神练意,通过恬淡虚无、宁神静气、心平气和、专心致志等精神心理的调养、修炼,影响人体生理和形态环节,使心理—生理—形态环节产生良性互动反应,增强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强身健体的。 气功养生锻炼中心理促进生理的积極作用非常显著,刘伯骥在《中国医学史》中总结道:“气功养病法,全得力于‘直视法’与‘内视法’,当为魏伯阳参同契与葛洪‘抱朴子’之先河。近十余年来,美国医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根据分析法、实验法、发明‘生物反饲(馈)方法与原则’。根据这种技术看来,它可以把人的身体之波,如脑波、体温,或肌肉紧张用机器测量出来报告本人知道,本人可对于身体的疾病作有意识的管制。目前布禄仑的‘心能学说’已采用‘休憩密达’与生物反饲侦察机,发展心理能力与侦查‘心能’与‘生能’……实则,中国数千年来,由道家及禅家的静坐方法、气功方法、太极拳方法,证明我们思想具有直接影响身体的作用。西方人对于这种发现到现在才用机器为之证明。我们现在相信西方的分析思想与中国(或东方)的直觉洞见,可算‘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了。” 二、气功养生调息锻炼促进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锻炼的练气(呼吸)运动贯穿于练功始终,通过以腹式深呼吸为主的调息锻炼,全面锻炼人体的胸廓、呼吸肌、心肺二脏、背部、腹部和腰部等多个组织、器官,具有扩胸利肺,调整心肺功能,增大肺活量,按摩内部脏器,促进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气机通畅的积極作用。 《少林拳术秘诀》(简称《秘诀》)认为:“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其力必弱。何则?其呼吸之力微也。” 《秘诀》以意、力、气与肺功能呈正相关为基本依据,归纳出练气(呼吸)功夫的三大主要方法:吐纳功、呼吸术和数息功。以期练成意、力、气合而为一的气功呼吸功夫。 (一)吐纳功 吐纳功以南少林派为代表,主练吐纳功法,讲究“四忌”,强调气贯周身的整体锻炼。 (二)呼吸术 呼吸术,又称丹田提气术。它以北少林派为代表,主练丹田提气术,讲究长呼短吸,气贯丹田,意气力合一的整体锻炼。 (三)数息功 数息功以道家修身养性功法为代表,练呼吸与丹田合一之气,讲究“气息沉静”、“气沉丹田”、“气以顺为要”,练“下实上轻”的功夫,具有“气不浮之功效”。 上述三种意、气、力合一的呼吸锻炼,在增强气力和功力的同时,具有显著的强身健体作用。 三、气功养生调身锻炼促进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调身锻炼,主要是通过平衡运动、校正不良姿势和保持良好形象等方式促进强身健体的。 (一)平衡运动促进强身健体 气功调身锻炼是一种中等强度,缓慢柔和的全身性有氧平衡运动,讲究心、息、身或心、身、形的互动协调,意、气、力合一,心理—生理—形态环节的有机配合,动静相兼,内外相应,适量运动,避免身体功能不断退化,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强身健体的。 (二)校正不良姿势促进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调身锻炼是一个不断校正不良姿势,培养正确姿势,保持良好姿势形态的过程。彻底纠正现代人坐多,站少;低头多,仰头少等多种不良姿势,有利于促进强身健体。 (三)培养良好形象促进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锻炼使练功者充分调动发挥身体语言的积極作用,用良好的外表姿势制造光环效应,形成正面、阳光、积極的非语言姿势,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有利于促进强身健体。 四、气功养生通过各类辅助方式促进强身健体 气功养生锻炼经常使用形式多样的辅助练功手段,以全面促进练功效果,增强体质。 常用的辅助练功方法,包括经络、穴位拍打按摩、老师带功、叩齿、鼓漱、吞津、吐字诵经、摩腹、揉腰、揉耳廓、擦鼻侧、浴面(干洗脸)、手梳头、搓手足、拍手功、弹指功、踮足功、窝点功、铁档功、针灸、艾灸、食疗、泥疗、音乐、森林浴等多种自然医疗或传统医疗辅助方式,以促进舒筋活络、气机协调通畅、强身健体。 ——摘自《气功:气的综合修炼功夫——气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赞赏 长按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