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气功治病三用气功怎样治病中

发布时间:2020-8-10 19:18:47   点击数:

说起气功治病,人们更多地是觉得它神奇。除了表演性的以外,人们并没有真的看到气功治病具体治好了什么样的重大疾病。大部分的气功治病案例,都是来自道听途说或者没有验证真假的表演。也有案例来自于古书记载,而这些记载往往也是来自于道听途说。

但是,这里决不是说,气功是治不了什么病的。相反,如果既有深厚的气功功夫,又掌握有丰富的医理知识,气功治病是可以治好非常严重的疾病的,包括某些正规医疗手段难以胜任的疾病,和某些用现有医疗手段治疗显得成本过高的疾病。

正是因为气功治病难度颇高,所以,目前状态下的气功治病,主要是指自己练气功给自己治病。这一点无需多加说明,练气功的人都明白这一点。市面上各种治病的功法特别多,许多人通过练习气功也治好了自己的顽疾。我本人就在上高中的时候通过练习浑元桩,治好了反复发作的流行性痢疾病。

练习气功自我治病,没有什么好说的。一是气功具有强身健体作用,不知不觉中就能治好一些疾病。不必操什么心,身体强壮了,病就好了。这个道理同每天练跑步,治好了一些病,是一样的。

二是有些病,可以通过“气冲病灶”的方式,在长期的气功练习中治愈。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治病方式,也是自练气功治病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适合那种有“病灶”的疾病,比如关节炎,头疼等。

需要注意的是,“气冲病灶”这种方式,最好是自发的,即练气功到一定程度,身体自发地激发真气冲击病灶,治好疾病。但有些人治病心切,听人说“气冲病灶”,就有意无意地引领气流冲击病灶。这种方式,风险是比较大的,可能会导致走火入魔。行气是有自身规律的,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

这里所要讲的气功治病,主要是指有了气功功夫后为别人治病。

气功治病的基本特征是需要发外气。

气功治病要求的基本功夫就是能够稳定地、持续地发放外气,能够控制外气。发放外气能干什么?发外气为什么能治病?发放外气,可以做到祛寒,清热,除湿,排毒,疏瘀,理气,补虚,泻实的作用,所以能够用于治病。

从中医角度看,疾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就是外感,内伤两个方面。而内伤病又有情志,过劳、生活习惯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外感病,就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而引发的疾病,或者,是因其他外邪(细菌、病毒、毒物等)而引发的疾病。比如,现在流行的新冠肺炎就属于外感病,虽然西医看来病因是新型冠状病毒,但在中医看来,病因主要是寒和湿。爆发此病的中心地区是今年湿冷严重的武汉。

但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外感,也不一定要发病。像爆发新冠肺炎非常严重的武汉地区,也有人没被感染。这是因为,在外感之外,还存在内伤的病因。人没有受内伤,正气足,就不容易外感邪气而致病。而人一旦有了内伤,就正气不足或偏盛,就容易感染外邪而发病。

发病后,外感病和内伤病一起发作,就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次新冠肺炎流行,最怕的是引发并发症。为什么老人死亡率更高,就是因为老人大多有并发症,新冠肺炎引发了并发症,就不好办了。

外感病相对好治,内伤病就比较难治。外感病是急性病,内伤病可以是急性病,也可以是慢性病。急性病长期治不好,就可能造成内伤,发展成为慢性的内伤病。所以,医生老是告诫,感冒是小病,但总治不好,也不要轻视。这就是怕造成内伤,发展成慢性病。老年人多有内伤病,即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他们染上了新冠肺炎,各种病并发,就容易出现紧急情况。

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治疗的方法无非都是祛寒,清热,除湿,排毒,疏瘀,理气,补虚,泻实。针药治病也好,气功治病也好,方法都是这样。

对于中药,各种具有驱寒、清热、除湿、排毒等功能的药都是有的,长期的针灸实践也发展出了各种具有相似功能的针法。那么,气功治病怎么办呢?气功是如何发挥祛寒,清热,除湿,排毒,疏瘀,理气,补虚,泻实的功能呢?

气功治病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纯气功治疗。主要靠直觉诊断,寻找病灶,直接对病灶发功治疗。另一种综合治疗。利用气感结合医理知识,综合诊断,运用复杂的气功操作进行治疗。

第一种方式的气功治疗,是非常直观的,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种方式主要靠气感来把握疾病形态,主要靠基本的气功功夫来治病。它对医理知识的依赖较少,是一种最具有气功治病特色的治病方式。

它是靠纯粹的“功夫”来治病的,即直接靠气功功力来治病的。不问你是什么病因,一律用气功功力强行攻取。完全是实力对抗。要是能治好病,这治病风格看起来就特别高大上,特别厉害。在人们的印象中,气功治病就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内行人都明白,不是什么病都能这么治的。无论你功力多强,有些病也不能就这么治好。甚至,有些小病都不能就这么治好。

医院里挂吊瓶打青霉素,好多急性病这么挂上几天吊瓶,基本就好了,于是人们就觉得,打吊瓶厉害,青霉素厉害,什么病都治。但是医生们知道,不是什么病都能用青霉素治疗的,吊瓶也不是乱打的。这种气功治疗方式也一样。它不见得是高大上的治病方法,它能够治愈的疾病种类,也限于病因相对简单的病种。

第二种气功治病方式,则比较常用,也是处理复杂疾病的主要方式。医院里对付复杂疾病需要专家会诊,需要借助各种复杂仪器一样,气功治疗复杂疾病也需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使用多方面的有效手段,特别是要结合现成的医学知识。这不只是为了强化气功治疗的有效性,也为了避免气功师在治病时消耗太多,也为了避免气功师在治病时,使用某些有效却有损于气功师本身健康的治疗方法。什么工作要做好,总是要讲方法讲技术的,而不只是简单地拼力气。

要治病,就要先诊断。在讲气功治病之前,先说说气功诊断。

气功师与病人接触,会有气感反应,即气功师进入气功态,能够感受到病人身上的病气所在及疾病形态,或者,气功师发出外气,能够通过外气与病人身上病气的交会作用,而感知到病人所患疾病的形态。气功师就用这种方法诊断疾病。

气功师练习的功法不同,测试疾病的方法也有所差异。但大致的方法有,观气法,手掌测试法,身体感应法,意想法等几种方法。

观气法。气功师进入气功态,就能够观察到病人身上的气体分布和流动情况,能够知道哪里有病气,病气是什么种类(寒气?火气?湿气?)等信息。然后,就可以确定怎么进行治疗。有些病人,一闭眼就能“看到”他身上黑气弥漫。有些病人,则需要发气作用到他身上,根据他的气态反应,才能判断出疾病情况。

但是,观气法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好使的。有些病人,病的挺重,却看不到体表有明显的病气。这时,就要用其他诊断方法。

手掌测试法。运气到手掌,以手掌在病人体表探查,以手掌气流刺激病人体内气流,注意手心或手指的感觉(吸引、排斥、寒凉、燥热、疼、麻等),就能够觉察到病人的疾病。手掌照向哪里,哪里感觉异常,哪里就有疾病。疾病的种类根据手掌的感觉来确定,如吸引是虚症,排斥是实证,凉是寒,热是火等。可以悬空探查,也可以直接接触皮肤进行探查。人们看到气功师治病,手掌在病人身上照来照去的,那多数就是在悬空探查病灶。

身体感应法。气功师进入气功态,与病人正对而立,在自己身体和病人身体间用气建立对应关系,然后,开始用心体味自己身体每一个部分的感觉有什么异常,以此来确定病人的疾病情况。病人哪些地方有问题,气功师就能在相应的部位感受到某种反应:酸、麻、胀、疼、凉、热等,以此就可以确定病人哪里有病,有什么样的病。

意想法。气功师进入气功态,审视病人。然后闭目想象病人的整个轮廓,再进一步想象到病人的体内,五脏六腑之所在。若哪些地方出现异常,比如黑乎乎的,很模糊,浑浊,让人难受等,哪里就是疾病所在之处。

得出诊断结果之后,就可以进行治疗了。

单纯气功治疗中,最直观最简单的气功治病手法,就是抓病气。

抓病气,就是觉察到病气聚集之处,用手把病气抓过来甩出去。抓病气的本质是泻法。气功治病中,仅泻去病气邪气这一项,就有多种方法。抓病气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抓病气适合病灶明确,病气集中的情形。如果病人没有其他病因,病气集中于一处,没有病根,仅凭抓病气就能治愈疾病。比如孤立的疮口,肌肉皮肤的局部受伤发炎等。

有些疾病看似是孤立的,实际上是有其他原因造成的,病灶只是现象,是结果,而不是根本的原因,这种情况靠抓病气,治疗效果就不好。

比如关节炎,名义上是关节处发炎了,其实是身体气衰,尤其是阳明经气衰所致。只对关节发炎处抓病气,虽然能够缓解疼痛缓解症状,但治不了病,除不了根。那作用就跟贴风湿止痛膏差不多。但如果只是关节磕碰受伤而发炎,是可以用抓病气手法治好的。因为,这种发炎并不是别处的问题引起的,把这儿的炎症一消,炎症就没了。

再比如鼻炎。有些鼻炎,比如是感冒后遗症,感冒好了,鼻炎还在,这样的鼻炎,抓病气就能治好。但是,像过敏鼻炎这样的,跟肝、肺功能有紧密的联系,任你怎样抓鼻子的病气,也解决不了问题。我得过敏鼻炎十几年,在没有找到有效办法之前,经常用疏导经络和抓病气的方法缓解病情,这些方法确实帮我度过了那些鼻炎发作时的痛苦日子,使我少受了许多折磨。但是,这毛病一直没有治愈,每年定时在八月中下旬开始,十月中下旬结束。每次被流鼻涕逼急了,我就会往鼻部抓取病气,有时会抓二十多下。然后,鼻子就不流涕了。但是,接着,鼻子里面的创口就会发干。鼻孔干的难受,揉一下,里面的创口就干裂冒血。过不了多久,鼻子就又开始打喷嚏,清涕就再次如水流般滴答而下。直到去年秋季,我才找到办法,通过经络补泻的方式治好了它。

抓病气治病,方法简单,但效果非常有限。在治病的诸多方法(祛寒,清热,除湿,排毒,疏瘀,理气,补虚,泻实)中,抓病气只有泻实的作用,并且只是多种泻实方法中一种。其他泻气方法,常用的还有排病气,驱病气等。

排病气,就是发功打开皮肤腠理和毛孔,把病气放出来。这时往往还要施加一些压力,促使病气的排出。当然,这种功夫也不只是用来排病气。驱病气,是发功激发病灶区域,将身体深处的病气驱除出来。前面有文章讲到驱除重感冒病气的方法,就是驱病气法。排病气和驱病气手法,用途更广。有些情况下,抓病气难以凑效,比如,病灶过深,病气是弥漫性的,或者病气不好抓取,就可以排病气或驱病气手法。

补虚、除湿、祛寒、清热等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气功治病的方法,与气功师练的功法密切相关。中国的气功功法,大小流派都算着,可能有不下千种。不同功法的气功师,往往各有绝活。尤其是一些相对复杂的气功治病方法——这些治病方法比抓病气这样的简单手法,要复杂得多——与气功功法的联系更为紧密。

虽然如此,仍然可以将单纯气功治疗中,那些相对复杂的气功治病方法,分为这样几个类别,一是布气场治病;二是身体感应治病;三是疾病转移。

布气场治病,是指气功师发出外气,进入病人的特定穴位或身体部位,真气流过病人身体,为病人补虚泻实,疏导经络,然后从病人的另一个穴位或身体部位出来,将病人身体深处的病气带出,最后,真气又被回收到气功师身上的治病方法。

比如,气功师从手掌劳宫穴发放外气,进入病人头顶百会穴,流经病人身体和病灶,从病人脚底涌泉穴出来,再回到气功师另一手掌的涌泉穴。这样,气功师和病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气场。利用这个气场,气功师就可以对病人进行补虚泻实、疏郁理气的操作,促使病人阴阳平和,减缓甚至治愈疾病。

有的气功功法,主要用手掌拉气(两手掌形成气场,拉伸压缩)的方式练功。练这种功法的气功师治病时,是在两手间拉出气场,将病人置入气场中,通过外气与病人的内气互相激荡,影响病人的内气状态,改变病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身体感应治病,是指气功师与病人身体正面相对应,气功师发功建立气场,使自己身体和病人身体之间建立对应关系,通过对自身各器官的病态感应,施行补虚泻实以及其他各种气功治疗手法,从而影响病人身体状态的治疗方式。这种感应治疗的方法,与前面讲到的身体感应诊断方法是一体的。用这种方法诊断,就会用这种方法治疗。

有些气功师用身体感应方法治病,甚至要求身体贴在一起。《清史稿·艺术传》记载了康熙时代的武术大家甘凤池,为人布气治疗传染病肺痨的事情,书中说,“同里谭氏子病瘵,医不效,凤池于静室牖户,夜与合背坐四十九日而痊。”现在有些气功门派治疗复杂疾病时,仍然是这样的,气功师要抱着病人,用自己身体的脏腑气为病人补气。

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真气为病人补气啊?不是可以采外气吗?这要看气功师练的功法是什么样的。另外,我个人长期实践的感觉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人气”补“人气”,特别是同等器官的真气相补,效果是最直接的。体外之气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好。否则,自然之气随时可取,取之不尽,那不是什么病都能治了?

按照仿佛先生的说法,自然之气称为“浮阳之气”,人体真气称为“内阳之气”。“内阳之气是天地间与人体中较纯真的阳刚之气,这种气必须炼通内脉,内外相应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发功发气时,内外相应,内透力大,无时空对峙,对治病有很大好处。”

用体外自然之气给病人补气,气功师的消耗较少。因此,气功师常用这种方式给病人补气。但这种气的治病效果与人体真气相差甚远。补人体真气,相当于直接输血,补自然之气,则相当于吃营养食品。

疾病转移,是指将病人的病气转移到他人他物上,而使病人身体转好的方法。道家“七步尘技”中就包括了这种“移病”方法。道家的“移病”方法是将病气转移到树疙瘩上。这种方法需要先探清病人的病气感应情况,然后,寻找一个具有同种气场而且吸引力比较强的树疙瘩,把病人的病气转移到树疙瘩上去,病人的病就被治好了。当然,这样的能吸引病气的树疙瘩可能是不好找的。找不到这样的树疙瘩,病气就转移不了。

这事听起来靠谱吗?

有较深气功功夫,能够清楚感知外气,自如控制外气的人,是能够理解这个事情的。有丰富治病经验的气功师都知道,病气和病灶有很强的“吸引力”,不是有气功功夫就可以轻易、随意地泻出病人病气的。有些病气很黏,是很难排出来的。还有的病气,排出来就立即沾到气功师身上。当病气很黏,或者对人体有吸劲儿,很难排出去的时候,如果伸一只手过去,让病气排到手上,排病气就会变得容易。当然,如果气功师把病人的病气都吸到自己身上,那排病气就更容易了。

有些气功功法是有对植物采气和排气的操作的,练这种功法的人们常常围着植物转。但是,并不是什么植物都能吸引病气的,必须要植物的某些属性与病气的属性相匹配,植物才能对病气产生吸引力。我曾经测试过一些植物吸引病气的能力。有些植物,比较容易把病气导入进去。甚至,有些植物,病气从旁边经过时,都会被吸进去。有些植物则与病气没反应,硬是把病气往里压,也是像空气流过栅栏一样,随时都会流出去。

因此,道家“七步尘技”讲的,将病气找一个树疙瘩转移过去,是可能的。只是,这样的树疙瘩可能不容易找到。由于适宜的树疙瘩不好找,而人身与病气的“亲和力”很强,转移病气的对象就可能选到人身上。谁身上?那就是气功师自己身上。

有些气功师治病,就是这样的,他把病人的病气转移到自己身上,然后自己再慢慢地排除病气。我在研究经络疗法的早期,读过深圳的一位女医生写的书,她也是用疏导经络的方式治病的。她就常常把病人的病气导引到自己身上,然后再慢慢排除掉。

这种方式对自身的消耗很大,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痛苦。有一次,她从病人身上转移过来的病气,花了一个多月才排除完。这种转移过来的疾病,跟自己患病是一样的,会让人很难受。所以,她收费也很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她为人治一次病就收几千块。但,找她看病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应付不过来。

西晋有个著名的道医,叫幸灵。《晋书·幸灵传》记载,“吕猗母皇氏得痿痹病,十有余年。灵疗之。去皇氏数尺而坐,冥目寂然。有顷,顾谓猗曰:‘扶夫人令起。’猗曰:‘老人得病累年,奈何可仓卒起邪?’灵曰:‘但试扶起。’于是,两人夹扶以立。少顷,灵又令去扶,即能自行。由此遂愈。”从这段故事中,基本可以推断,幸灵当是用了气功的“移病”之法,治好了皇氏的痿痹病。否则,皇氏病了十几年不能行走,不可能一会儿就治好了。幸灵离皇氏数尺,瞑目无声而坐,没有任何动作,过一会儿,就治好了皇氏的病。这个过程是很像气功治疗中转移病气的过程的:安静,没有任何动作,效果好。幸灵把病气移到哪里了?他没有找树疙瘩,很可能是转移到自己身上了。排除这些病气,他需要多久?那就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对于某些难以排除的病气,转移病气是一个办法。特别是在同类的器官之间,或同类的生理组织之间转移病气,是比较容易的。气功师把病气转移到自己身上,自己再通过练功,将病气排除出去,要比直接将病气从病人身上排出去,更为容易。

本来,气功师在为病人排除病气的时候,就难以避免地会沾染一些病气。越是严重的疾病,病气对人体的亲和力越强,气功师也越容易沾染这些病气。这样看,气功师干脆把病气转移到自己身上,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这两件事的本质还是不一样的。排除病气时沾染病气,毕竟是少量的,并且,这些病气也主要是停留在身体表层,气功师会感觉不适,但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得病。承接转移的病气则不同。这时,气功师是打开皮肤腠理和毛孔,用相同的器官或生理组织来吸纳病气的。病气侵染的很深,基本上和直接得病是一样的。对于前者,气功师练功排除病气相对容易。对于后者,却比较困难。

有些病转移到自己身上以后,是很难排除掉的。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或者除非是在气功师对疾病了解得很清楚,确定它不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是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治病的。

但是,转移病气的方法,与身体感应治病的方法非常相似,有时操作不慎,可能就会发生无意中将病人病气转移到自己身上的事情。

我就发生过一次这样的事情。

有一病人患心悸病,心慌、心跳的很厉害。一开始,我认为这是小毛病,疏导心包经、心经、肾经,给心脏补些气就行了。没想到,治了两次,都是在消停几天后又复发了。第三次治疗,我就仔细地去感应病人的心脏部位,试图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觉察到病人的心脏那里,笼罩着一团很浓的黑气,我就琢磨着该怎么把它排出来。我一边注意我自己的心脏部位,一边又去感应病人的心脏部位,对二者进行比较。就是这个时候,呼的一下,病人的病气一下子就传了过来,进入了我的心脏。我的胸部立即剧烈地跳动起来,砰砰地好像要跳出心口似的,心慌得难受。

我吃了一惊,知道坏事了,病人的病气转移到了我的身上!我赶紧把全部注意力都收回来,集中精力搜集病气。搜到病气,就尽力把它们排出去。这样用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心脏的跳动才慢慢恢复了正常。但是,还不能受刺激,一旦受到刺激,心脏立即又会砰砰地跳起来。后来,我又用了一个周的时间,几次三番深入地搜刮病气,才把病气排放干净,心脏才真正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而经过那次治疗以后,病人的心悸毛病就彻底好了,再也没有犯过。

本篇文章已经够长了,综合治疗疾病的方法,下篇再讲。

无药堂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17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