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气功与静坐

发布时间:2021-1-5 4:29:47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www.jk100f.com/
“气功”一词,出自道教,原来是指气法一类的功夫。气功切实致用,易于传播,故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发展兴旺。清杨践行《指道真诠》总结道教气法,谓可分为数十种:曰服气,曰进气,曰淘气,曰调气,曰咽气,曰行气,曰炼气,曰委气,曰闭气,曰布气,曰补气,曰泻气,曰外气,曰内气,曰慎气,曰御气,曰候气,曰食气,曰导气,曰合气,曰接气,曰采气,曰迎气,曰运气,曰息气。一言以蔽之,曰服气而已。时至近代,由于武术家普遍采用吐纳行气之术作为内功习炼之法,气功一称才被广泛使用,成为涵盖中国古代各种行气之法的总称。这类方法以调治呼吸为门径,包括行气、服气、炼气、胎息等名目。从动作上分,有动功和静功之别。从姿势上分,有坐式、卧式、立式、行走式。从功法机制上分,则有外呼吸、内呼吸二大类。从功能上分,则有治病功法和养生功法两大类。依道教气功的理论,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动功与静功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般说来,无论什么姿势,在整个练功过程中身体姿势保持静止不变的属于静功,而有身体动作变化的属动功。动功与静功各有其功效,不能扬此抑彼。一般来说,静功对心理素质要求较高,有些功法如内视、观想等较复杂。而动功总的来说较为简单易行,收效较快,也易普及。无论是动功还是静功,都有一些基本姿势。五心朝天坐是运用得最多的坐法。因其两足心朝天;双掌贴印,二手心相迭朝天;悬顶钩腮,头顶心(百会)亦朝天,故名。这是源自佛教结跏趺坐。跏趺坐又有全跏趺和半跏趺之别,前者指双盘腿,后者指单盘腿。卧式气功也是流传久远的练功姿势之一。汉唐一般都采取平卧、仰卧姿势,用于练习吐纳功法。《云笈七签》卷五八曰:“用仰势法,低枕卧,缩两肩两膝,伸两手,着两肋。用覆势法,以腹着床,以被搘胸,手足并伸。其仰咽,即令气从左下;覆咽,令气从右下。”宋明以来则多推广侧卧法,如《天仙道戒总须知说:卧功有两法,一名希夷睡,一名环阳睡。其睡法各有妙处,如用希夷睡,侧左者曲其左脑,以手心垫面,开其大指、食指,以左耳安在大指、食指开空之处,跳耳窍留空矣。直其腰背,曲其左股,达其坤腹,泰然安貼于褥际,直安右股于左足脚侧,以右手心贴脐轮,而凝其神于脉后,存我一身威如晶之明,而如睡于平波水面,下空无底,而一身被褥,存化白气如鸡卵然,而我睡其中。此侧左之法,如侧右亦如侧左法。若用环阳睡,睡不侧睡而干上半身垫物,须高厚于下半身所垫,约高半尺或三寸,仰而睡,两手握固,直其两臂,八字安开,两股亦然,而于开处各离肾囊一二寸许,缄口闭目,而冥其心。时约十几息,存见氤氯然,如云如雾,绕我一身内外,以意凝留绛宫。从生理机制来看,人的生命存在离不开呼吸。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有机体生存的基本前提。道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把握到呼吸吐纳对于人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才发展出了以人的呼吸系统为主要锻炼对象的各类气功。通过有意识地识整、控制自己本属于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非意识性的呼吸活动,来调整、改善人的内部机体的生理节律与功能,从而实现治疗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气功种类颇多,其要旨则基本一致:即通过呼吸吐纳,存思意守等自我锻炼方法来调养神气,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孙思邈《存神炼气铭》说:“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源,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慧命。命住身存,合于真性。日月齐龄,道成究竟。”显然,这种由内而外,由神、气到形体的锻炼方法,是道教特有的健身法则。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八二中收有彭祖法、禅观法、调气法、治五脏病气法。其禅观法以静坐存想为主,主要是通过存想空中元气,灌注全身,使自身元气得以充实,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具体功法如下: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存思,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怿,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五年十岁,长存不忘,得满千万通,则去仙不远矣。在道教看来,气功最核心的功法是胎息。什么叫胎息呢?这是指炼气达到相当深的程度,此际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鼻息微微,若有若无,而八脉齐通,遍身舒适,如胎儿在母腹中,只有内气潜行。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呼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道教气法中,又有许多治疗疾病的功法。运用气功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特殊的手段,或引气攻其患处,扶正祛邪;或导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或吐纳外气,调和气血。总之,其特点在于发挥人体潜力,调动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治病疗疾的目的。气功治病范围十分广泛,临床结果证明,对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神经科疾病乃至肿瘤癌症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对所谓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气、血、虚诸症都有一定效果。《西山群仙会真记》卷五中,收有除病痛法、治疾疴法、除伤寒法、治遗漏法。至于用六字诀治病祛疾,种类多达几十种。如陶弘景六字诀、祛病六字诀、紫微六气法、六字治肝法、六字治心法、六字治肺法、六字治肾法、六字治脾法、六字治胆法等。明卢丹亭《丹亭真人玄谈集》内收载气功、胎息、静功数百种,分门别类,对症练功施治,包括瘫痪、虚痨、臌症、寒疾、痰症、脾胃、痔疾、疟症、痢症、呃迸、嗳气、吞酸、嘈杂、怔忡、积聚、疸症、霍乱、呕吐、头痛、耳聋、舌病、齿症、目症、咽喉、结核、瘿瘤、肺痈、心痛、腹痛、腰胁痛、臂背痛、骨节痛、脚气痛、癫痫、痿臂、消渴病、疮疡等类,每类先述病症、病因,再载治病功诀。其体系详明,用语浅显,功诀具体切实,具有相当高的医学价值。如治疗虚劳法:虚劳,指因气血、脏腑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凡患有者可炼此法以治疗:当在静室,注意调理饮食,加强营养,并敬奉祖师,以收摄邪妄之心。继而或静坐,或睡卧,静心定意,无思无虑,存神意守下丹田,先调息运气,三百六十次。毕,以舌抵上腭,内气不出,外气不入,虽无呼吸,亦以一呼一吸为一息,估量气长短,得息多少,须用念珠默记。待气稍聚,以神运其气,自尾闾、夹脊上升泥丸,兼用鼻以气提之。入口化为甘津,以舌漱之,分三口咽服,送入脐内,再调呼吸起,此为一遍。如胸中有痰,乃运脐间内气,自脐至胸部,左右各运三十转,或二十转,或十六转,量度气的长短,运转或多或少。每积气三十遍,行气一遍。如患咳嗽喘急,则积气一遍,行气一遍,待其不咳。自用念珠默记遍数,逐日行之。但呼吸出入之际,俱要微缓细绵,心要闲静。总结以上所言,气功主要是一种通过对人的生理、意识和精神进行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开发的特殊身心运动形式。实践证明,气功可以增强自身的健康,防病去疾,开发智力。--节选自李远国《中国道教读本》

法务法会

天师府书籍募捐议书

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公示-年8月1日

天师府初一、十五诵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

壹文读懂拜太岁

附天师府辛丑年拜太岁法会通知

往期推荐

1、龙虎山道教清规榜

2、年内地初授箓试题(附参考答案)

3、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龙虎山道教新冠疫情防控纪实

4、江西慈爱公益基金会联合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向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龙虎山景区管委会、上清镇政府捐赠防疫物资

5、面对疫情,我们能够从道教经典当中得到哪些启示?

6、从道教立场出发,本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7、新冠疫情的长期防控,正是个人静修好时机

8、答疑

静坐、站桩的时候无法入静怎么办?

9、道教正一、全真两派之区别

10、正一道士不知“正一”何解可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26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