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孩子的任督二脉,让他们自主学习

发布时间:2021-2-15 18:09:46   点击数: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善妈的话/

"其实,你的孩子

被打通任督二脉以后

也可以是个学习奇才。"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使用图片仅为表达作者看法,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信很多人在武侠故事里都听过任督二脉这个词,相反在现实中却少有听闻,更不用说是把这个词用在孩子的成长身上。

但其实它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打个比方,某天从来都是懒床的小善忽然异常地早起,还跑到我和善爸面前催促:“爸妈你们快点,快迟到了!”因为今天是去游乐园的日子,他从一个懒虫变成了一只辛勤的小蜜蜂。这就是教育学里的“内驱力”。

善妈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归结于“打通任督二脉”。打通以后,孩子做事情压根不需要我们去催促,更不需要我们监督。由此我们想到,如果在学习上,他们也能这样,家长是不是感觉就像天上忽然掉馅饼,顿时美得不行甚至不敢相信?

事实上,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学习状态

你的娃也可以拥有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使用图片仅为表达作者看法,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怎么打通任督二脉

——先找到问题所在

怎么让孩子主动?首先得让他们意识到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并且这个问题已经威胁到了自己。

有段时间,善妈也为此苦恼了很久,直到看见朋友对孩子在教育方式上的转变。朋友家的小孩阿木总是喜欢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电视,看完电视后,垃圾还在桌子上。在以前,朋友会直接说:“阿木,看到这里这么乱不收拾!”这么说没有任何效果。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使用图片仅为表达作者看法,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于是,她把话术改为:“阿木,谁弄脏的环境谁收拾哦。”并告诉父亲和爷爷奶奶,不能帮阿木收拾。

果然,阿木之后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一家人,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带来了麻烦,他开始自己主动清理垃圾。这其实并不是话术的问题,而是背后的逻辑问题。朋友意识到,她想解决的,并不是家里乱的问题,而是孩子弄脏环境以后不收拾的问题。

有报告说,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和孩子都在焦虑,而焦虑的原因在于,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并没有找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发生的问题。而当我们找到了以后,教育小孩就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样,分分钟让自家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怎么打通任督二脉

——给孩子更多掌控感

有人说,现在的家长是空前负责的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严阵以待,直至上学、结婚,都有其影。但这种现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的焦虑并没有比以前更少。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格雷在他的书籍《玩耍精神》中虚构过一个叫做伊万的男孩。每天准点被母亲叫醒上学,路上必须坐校车保证安全,然后坐在教室乖乖上课,放学后必须接受全面培训和完成家庭作业。这些伊万都做得很好,但是他感觉很累或者说精疲力竭。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使用图片仅为表达作者看法,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些本该由孩子独立思考、通过内驱力自我推动,最后却由父母和老师代劳。孩子们没有了自己的掌控感,自然更没有欲望、没有精神与活力。

在如何减弱对孩子的控制感、让孩子得以自主思考方面,善妈总结了一下,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1、让孩子自己参与到事情中去

善妈带小善去上过一个训练课,其中有一个训练孩子思考和表达的环节。课程教授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一句话:独立思考比追求正确答案更重要。课程让我们做了许多小游戏,还听了各种小故事。听完故事后,老师会让小善表达自己对故事的认知和看法。

注意,讲的故事内容也并不是随便挑选的,而是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就挑选什么样的故事,这是家长的一个小心机。比如孩子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要解决孩子自觉学习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给他讲为什么要学习的故事,按周期来讲,每天一次、每周一次都可以,并且每次讲完之后询问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一遍一遍的聆听和思考中,我们想表达的观念会渗入到他们的想法中,他们这么想自然也会慢慢学着去做。这就是内驱力,是不是比我们干巴巴地跟孩子讲你要怎样做有趣一些、也有说服力一些?

2、引导孩子设立目标

其实内驱力是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的,只是强弱的区别。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和诱发。在这方面,引导孩子设立目标是非常优秀的一个做法,有了目标和落差,内驱力自然有了。

那么如何设立目标呢?

简单来说就是:目标越具体越好、有期限、通过努力可以达成,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依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制定。

比如说小善很喜欢动漫,我会特意去了解他看得是什么类型的,也会特地挑选一部陪他看。过程中,我发现有个他特别喜欢的角色,属于天才型,长得好看成绩也好还很有正义感。他一出场,小善就异常兴奋,后来我试着引导说:“那我们小善也成为这样的人好不好?”

没想到小善竟然出奇地乖,非常严肃地问我,怎么样才能像“他”一样?

在这时候,小善已经有了内驱力,只是对事物的认知很模糊,也不清楚怎么去做,这个时候,只需要我去引导,和他一起讨论,把目标具体化,一起写下来做成计划,就会有成倍的效果。

*该图片来源于网络,使用图片仅为表达作者看法,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奥古斯都·纳皮尔、卡尔·惠特克在《热锅上的家庭》一书中说:“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应该学习谈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偏激地攻击别人。例如卡罗琳不该对克劳迪亚说:‘你只会偷懒!’她应该说:‘我在厨房里感觉好烦好难过,你可以帮我吗?’”

善妈觉得这段话特别有哲理,其实这跟我们对小孩的教育又何尝没有相似之处呢。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批评不正是应该像这段话所说的一样,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孩子也不是其他,而是想和孩子一起沟通进步。这就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帮忙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到孩子的任督二脉,所谓有的放矢就是这么个道理,高效的教育也就这么简单。

█████深夜互动

在提高孩子学习主动性方面,你有什么独特的技巧可以跟我们分享吗?有的话在文末留言,和大家一起沟通,一起进阶!

/theend/

往期精选

功夫小厨神善行者徒步暖心公益故事

麻风村探访慈善义卖假装吃大餐

点“在看”,让大家都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27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