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宿仙村道教文化述略

发布时间:2021-9-15 13:08:53   点击数:
彭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16/9192509.html
青城山宿仙村道教文化述略

宿仙村远眺青城山金鞭岩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内容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宿仙村地处青城山核心区域,其太一洞被尊为青城山八大洞之首。

宿仙村位于都江堰市大观镇味江石板滩以西,有溪水从宿仙村流出汇入味江,其溪水现名盐井沟,实为青城山古白云溪。民国时,邑人刘仕良游白云溪时曾感叹:“一湾云水一湾秀”。登上宿仙村最高峰罗家山,可俯瞰岷水,遥望青城山金鞭岩三十六峰如屏横列。

宿仙村在唐朝开元十八年(公元)前,曾是青城山道教的核心兴盛地,在这片又称青城罗山的山中,聚集了青城山道教的主要宫观,众多的古人在此修炼成仙,名垂千古。道教历史上如雷贯耳的仙人在此修道、羽化、归葬。宁封曾在此制陶、洪崖真人在此修炼;青年李白曾在此“巢居数年”,养奇禽千计,终成“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的饱学之士;玉真公主在此建天仓阁“望青城三十六峰如列屏焉”,仙化归葬;罗公远、薛昌、王仙柯等真人在此羽化登仙;杜光庭等曾在此“杜撰”,墓葬其山;张令问、张俞等诗人归隐在此,墓葬于斯。沧海桑田,宫、观古迹湮没千年,大多已不复存在。

现今位于青城前山的建福宫,古名丈人观,始建于晋,原址在今大观镇宿仙村原称青城山之罗山,融昭寺崖前。唐开元十八年(公元),益州刺史杨励迁古名丈人观于今赤城岩下。唐徐太亨《青城山丈人祠庙碑》云:“当年奉敕,青城丈人庙,准五岳真君庙例。”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辛丑七月十五日,诏内臣袁易简、刺史王兹、县令崔正规奉旨诣山修醮,封为五岳丈人、希夷真君。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主祀青城山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

古丈人观供奉的宁封塑像被移至建福宫后,青城罗山山高路远,宫观遂荒废,原丈人观仍供奉道教神仙,改名大乐观,至今石础石柱尤存。乡人不知道教历史,讹传为“带绿关”。

青城八大洞之首的太一洞,渐笼罩于历史烟雾之中。一九八九年四月,乡政府组织人力对宿仙村民间所谓“七仙洞”洞口进行修缮,匠人将洞口断壁用水泥浆砂石砌封。二十四日午,政府人员在当地村民指引下,进入位于宿仙村一组的“七仙洞”探访,持灯而入,攀石而进,左右逢源则探看,屈曲崎岖则侧身,与往日入洞无异。

出得洞来,原本是晴日当空的艳阳天竟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一时暴雨如注。四月初,突降雷雨,青城山中极少见。考察组一行干部与匠人、村民等到农家午餐。雨过天晴,这片古称青城罗山的山野,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林木枝头竟相绽放嫩芽。

一石匠慌忙来报:大水将“七仙洞”冲垮了,有石碑露出来。众人急入“七仙洞”。原本光洁的洞中照壁坍塌了,倒了一地的泥土,露出刻有文字的石壁来。用灯照之------洞口四米处,碑高一米三,宽一米一,碑额篆书“薛仙洞记”四个字,正文楷书二十九行,每行三十二字。笔力雄健。

《薛仙洞记》古碑天降神奇般出土了!青城往事历历在目,薛仙洞还原了她本来面目,千年以前的青城罗山又回到现代人眼前。

薛仙洞记

蜀之岷山多洞府,昔杜光庭所记,青城山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二候,有八大洞,有八节,亦应八卦。罗山太一洞居八大洞之首焉。

旃蒙作噩之春,予露香文清老仙,憩墨池,登书台,观太一洞天,恋灵山之窟宅,秀甲天下。徘徊久之,利网名缰,超然脱去,因命友携筇,遍寻胜概,步梯去而往,至山之岗,遇一老叟,龙眉龉齿,揖予而言曰:“汝知太一洞矣,独不知有薛仙洞乎?如欲观之,当与子偕往。”予答曰:“此予程子之喜闻也。”乃与二客,后老叟而行。秉烛而入,攀石而进,左右逢源,崎岖屈曲,神龙之象,隐隐岩穴之间,俄觉异香馥郁。举武二、三里,渐闻水声琮铮。叟谓:“涉泉而往上,又见一洞天。”予以为此水乃仙凡迥别之所,遂呼老叟而出,因叩其真人出处,乃知真人幽冀人也,姓薛,名则未闻也。唐天宝中初隐于此山,以菖陆酒服丹而仙,今山脊之泉,即浴丹池也。老叟言讫,别予而去,问其姓名,免而不答,访之左右,皆不熟此老叟为何人。然佥言真人之自,则与老叟合。予谓然叹曰:“老叟之言,未别非有物使之也。”

予以为:太一洞既为八洞之一,薛仙洞岂非七十二洞之一乎?惜乎?未有彰其秘者。予与客一立一止,见夫此洞之山,俯瞰皂水之流,仰揖甲峰之秀,六六横列,爽人心目,欲去而不忍去。已而,夕阳在山,兴尽而返。居无何,罗山羽士杨可久来订玉华之仪,因语及此,肯为下转语。未一月,果得其地,欲建数椽,奉薛、罗二仙之像,以祝孀母寿,龙集丙戌,唯亲老蒲氏兄长仲耆之命,以大其基,可久立命徒弟为我鸠材,为我董役。经之营之,比三年功始就,二仙奉于洞之左,祈保之意也。先祠列于洞之右,报本之称也,正居太上宫,中列蓬莱之阁,创书室于廊庑之南;筑道院于廊庑之北,蕙圃、芝田、月牖、风亭、无不具体而微。予谓乎,昔我伊川志在乎山水之乐。求龙门庵地于文潞公为避署著书之地,潞公唯之。今予之僻,亦在乎山水之间,筑小庵于薛仙旧隐,可以潜心,可以致爽,谁其为我名之,或谓曰:“周茂叔先生世居营道之邑,濂溪盖故里之名也。先生寓之庐阜,以示不忘本之意也,今吾子先世自伊洛中来,龙门亦故居之名也。寓之此阉,是亦不忘本之意,吾子为何如?”予应之曰:“客之言,仆之志也,况此洞尺咫,有一小溪,谓之龙门,过若揭以是名,一则取此溪桥之意,一则绍我伊川之心。吾今而后入是门也。玩味乎,天理之学居是庵也,游息乎,诚敬之宗时得以自警焉。岂专在乎登览快游之乐哉?”或又曰:“龙门之名善矣,薛仙之迹彰彰矣。”可无一语以记其实,予以为:文清老仙修道于此山,何裕先生为之记,而文清之灵遂显。今妙用真人亦修道于此山,惜无何先生之文以襄出之。

绍定戌子二月既望,河南程仲演书

七仙洞

罗山太一洞位居青城山八大洞之首,因唐代道士薛昌在洞中饮酒得道,故又称薛仙洞。《列仙通记》载:“薛昌,幽冀人也,天宝间居洞天观。饮酒流血死,三日而苏”。《舆地纪胜》记洞天观:唐天宝七载,有道士薛昌饮章陆酒得道。薛仙洞内奉薛昌、罗公远二仙像。

唐末道门领袖人物杜光庭在其《青城山记》中云:“其山逸士高人,多所憩息。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二候。有八洞,应八节。第一太乙洞,第二九仙宝室洞,第三娑罗洞------亦应八卦,以通八水。四面山峰,各有名字,载于图经矣。”

可见宿仙村确为青城山道教的核心区域。

《列仙通记》:“薛昌,幽冀人也,天宝间居洞天观。饮酒流血死,三日而苏”。《舆地纪胜》洞天观:唐天宝七载,有道士薛昌饮章陆酒得道。薛仙洞是以修炼得道的薛昌命名。

《仙传拾遗卷四》记:“薛昌,幽蓟人。好道访奇。天宝七年于洞天观楼止累月,忽有山翁携大章陆一根,形如巨龟,文甲头足,----周备,与观中道士曰:“此药可切细令干,用米以麦蘗醞酒,熟半年外,饮者登仙”。道士如其言醞造。一日,道士皆赴齐醮,唯昌不出,越三日,道士归,见昌卧甕側,耳鼻血流,数日乃苏。身轻目明,势欲飞举,虽山川崖壁,不能隔礙。后入大面山(今青城赵公山),不知所之。

在太一洞处,因罗公远羽化后,遗骸藏此洞中。其交游朋辈很多,生前死后都有人常来常往,时人就称之九仙台了,并将洞口用石砌垒,内塑罗公远像。洞侧筑道观,名罗仙观,太一洞处于洞天观内。

太一洞涉及的另一位仙人叫罗公远,又名思远。唐代著名神仙,唐朝时与张果,叶法善齐名。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云鄂州(今湖北武昌)人。自称从晋朝咸和年进入蜀地,在各大山之中访师求教,长期隐藏姓名和踪迹。筑室修炼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容颜一直如十五、六岁少年。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于朝廷上,与印度密教第五祖,中国密教初祖金刚三藏(又称金刚智)比试法力。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者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曰:“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若尽臣术,必怀玺入民间,困于鱼服也”。醮酒有验,玄宗大悦,因问治国之要,答说:“圣人道在心,不在他求”。赐紫衣度为道士。后奉诏归隐炼丹,二十七年丹成,诏诸阙,赐赉优渥。

天宝十五载(年)安史之乱,玄宗逃入蜀,公远于剑门奉迎至成都,拂衣而去。肃宗至德二载(公元年)召,不赴。干元初(年)十月,于蜀九仙台,今大观镇宿仙村九仙台,羽化上升。其著有《真龙虎九仙经注》,谓依炼丹功力之深浅,所成仙有天侠、仙侠、灵侠、风侠、水侠、火侠、气侠、鬼侠、剑侠九等之别。

拱背桥

《舆地纪胜》永康军?仙释:“罗真君名公远,尝凿井炼丹于青城山。唐玄宗欲于公远学隐遁术,而所传不尽,玄宗怒斩之。其后有中使见公远于黑水道,且以蜀当归为寄,今有罗仙观。”条中记载中有薛昌“凿井炼丹”,井今仍存,名浴丹井。

浴丹井,在宿仙村太一洞罗仙观北侧五百米。泉水盈盈,清澈甘芬,四时不涸,山民相传能明目治病。《舆地纪胜》:“公远,尝凿井炼丹于此。”《薛仙洞记》碑云:今山脊之泉,即浴丹池也。浴丹井,因池壁四周不见凿痕,遗有指甲痕,乡民讹传鲁班当年用指甲挖抠成井,故又称“鲁班井”。宋代诗人王濯《题青城浴丹井》:

天上清都人莫到,山间仙都又荒凉。

惟余旧浴丹砂井,一酌今犹齿颊香。

可见浴丹井到宋代时,确已荒凉。

宿仙村的另一古迹是升天柏,升天柏位于太一洞东下两公里,高约三十米,直径约两米,苍劲挺拔独压群山,为王仙柯升天处。惜于上世纪“文革”时砍伐。《舆地纪胜》永康军仙释条:王仙柯,唐仪凤中富人,遇道罗家山谷中炼药,仙柯助其薪炭。药成分而遗之,仙柯服丹升天而去。《仙傳拾遺》卷五记载更为详尽:王仙柯,青城橫源人。好行仁惠,家富巨萬,所居之侧山,颇宜薪炭。忽闻盜砍柴者,仙柯因检行见,乃一道士尔。曰:“某于谷中烧炼丹药,每为缺炭,因窃此柴烧之”。仙柯问其所用几何,可以並为致之,不烦自致也。道士忻然谢曰:“药成后,必当奉报”。如是,仙柯时访之。一旦,药已成矣,自此为別也,留丹数粒而去。仙柯服丹,自觉气逸身轻。门侧有大柏树,腾身而举,已乘木杪,因此飞升而去。

唐朝诗人僧中寤诗《赠王仙柯》:

瞻思不及望仙兄,早晚升霞入太清。

手种一株松未老,炉烧九转药新成。

心中已得黄庭术,头上应无白发生。

异日却归华表语,待教凡俗普闻名。

王仙柯飞升得道后,他的道行如何呢?唐人白居易诗《长恨歌》诗云:“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临邛道士杨通幽,又名杨什伍,他的师傅正是王仙柯,足见王仙柯道法高妙。

宿仙村另一古迹,便是杜光庭墓,在青城山南,今罗山古洞天观侧。《方舆胜览》:“洞天观有浴丹井,杜光庭尸解于此”。

王文才《青城山志》记杜光庭:“后主立,受道篆于苑中,以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末几解官,隐青城山白云溪,号东瀛子,建飧和阁,奉行上清紫虚吞日月气法,年八十五卒,颜貌如生,人以为尸解,葬清都观。”光绪增修《灌县志》引《四川通史》“杜光庭墓,在治西南六十里,清都观后,旁有薛昌井。”

杜光庭(—),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隐于白云溪,是道教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宿仙村的重要古迹是“处云深”石刻。位于宿仙村罗家坡,在太一洞东下1千米处,石刻“处云深”,楷书三字竖排,每字径0.6米,石头已断裂为两截。相传“处云深”石刻处,是宋代诗人张俞隐居之地。《四川通志》载:“白云溪在青城山下,张俞隐居其间。”乾隆年间《灌县志》记:“清都观在治西南六十三里,文彦博镇蜀,市观侧地以赠张俞,号白支隐居也。”《列仙通纪》也载:“张俞隐居在清都观下”。《宋史》载:“张俞,一作张愈,字少愚,益州郫(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史书上说他“隽伟有大志,游学四方,屡举不第”,仁宗宝元初(公元),曾上书朝廷论边防事。因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益州长官文彦博特别优待他,为其出资买得青城山白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张俞号称“白云先生”,“喜奕棋,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浮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疑,买石载鹤以归。愈在青城山杜门著书,常自为诗,遍题壁上。其名诗如《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还有“游骊山:玉帝楼前销碧霞,终年培养牡丹芽。不妨野鹿逾垣入,衔出宫中第一华。”等诗。年六十五而卒,著有《白云集》。其妻蒲芝,贤而有文,为之诔曰:“尝曰丈夫,趋世不偶。仕非其志,禄不可苟。营营未途,非吾所守。吾生不涯,少实多艰。穷亦自固,因亦不颠。不贵人爵,知命乐天……人谁无死,惜乎材贤。已亦吾人,呜呼哀哉!”后业,此文广为流传,蜀士大夫多传焉“俞卒,薄氏为文以悼之,辞最工”。

处云深石刻

至今,宿仙村的历史遗迹大多不复存在,但透过历史烟云,我们仍可窥见她辉煌的过去。现记录有记载的道家宫观、遗迹,让后来人探索:

宫观:洞天观(晋)、罗仙观(唐)、储福观(唐)、天峰阁(唐)、鸿都观(唐)、木竹观(唐)、翠围院(唐)、玉真道观(唐)、杜光庭故居(唐)、白云庵(宋)、清都观(宋)、薛罗二仙观(宋)、伊川祠(宋)。

古迹:洪崖洞、麻姑岩、太一洞(晋、现存),费元规读书处台(南朝末)、浴丹池(唐、现存)、薛仙洞(现存)、升天柏(唐、“文革”毁)、玉真公主铜造像(唐)、杜光庭墓(五代)、处云深石刻(宋、现存)、薛仙洞记碑(宋、现存)、五百灵官像(宋)。

人物:李白(唐诗人)、玉真公主(唐玄宗胞妹,真人)、薛昌(唐道士)、罗公远(唐道士)、王仙柯(唐道士)、杨通幽(唐道士)、张俞(宋诗人、隐士、号白云隐居)、程仲演(宋隐士,程熙后人及徒)、费元规(南宋)。

雪伏庵,在今宿仙村。是青城武术洪拳的发祥地。从唐、宋年间便有人在此处习武,历明清两代至今,雪伏庵一直是青城洪拳授艺习武之地。

青城武术与少林、武当、峨眉诸派齐名,富有道家特色。青城剑术有七星剑、飞剑十三剑、二十四剑、阴把八方剑、白虹剑等,拳术有小洪拳、猴拳、鹰拳、蛇拳、八卦拳、神仙拳、意拳等。

青城武术的器械,有各种类型的剑,还有青龙大刀、乾坤圈、铁鞭等。青城拳术和剑术,互相渗透影响,拳有“剑拳”之称,剑有“拳剑”之誉,深为武林各派所钦佩。

“黄帝神功”和“玄斤太极长生功”是青城功法最古老、功夫最高的两套。“黄帝神功”和“玄斤太极长生功”是道家动静双修的上乘功法,包括气功、导引、揉功、静功、推拿槌击、捏弹、扣拍、拳剑等功夫。

杨遇春(公元年~年),字时斋,出身寒微,四川崇州城郊白碾村人,清朝名将。杨遇春六岁时开始读书,十七岁时因家道中落,到青城山雪伏庵学习青城派武术。乾隆四十四年(公元年),杨遇春中武举人。杨遇春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每遇军务,无不从伍驰驱。一生交战数百次,战法多变,临战常顶石冒矢冲锋陷阵,未曾受伤,被嘉庆帝称为“福将”。

杨遇春次子杨国桢,亦著名武将,曾任兵部尚书等职,世袭一等昭勇候,卒后亦归葬大观镇艳景村母猪洞山林。

冷道人,冷道人又叫洪道人,清光绪年间青城天国山精通武术之道士,对“青城六合功”、“玄门九式”、“二路洪拳”、“青龙刀”颇有研究,尤善“鹞子功”、“猫子功”。

在宿仙村发现的青城龙门三十六代祖师墓碑

周烈光,曾任都江堰市大观镇卫生院医师,是青城派武术洪拳的传人。大观镇红梅村人,十六岁时拜赵云成为师,成为龙门第十七代武术传人。周烈光大师事迹已载入《四川武术大全》。他姓周,名炯亮,字烈光,号青城山人。清同治十八年(公元年)生于红梅村,后随家人搬至宿仙村雪伏庵居住,幼时聪惠,秉性豪侠喜文爱武。16岁被雪伏庵老武师赵云成看中,传授武艺。后进灌县师范学习,毕业后投笔从戎,在辛亥革命中参加保路同志军,以博学多才入重庆陆军西医班,历任二十四军军医官,因厌恶军阀混战,弃官回雪伏庵从医。以济世活人为已任,乡人说他早年拜蟠龙真人学武,得真人真传,在雪伏庵旁燕子洞练功。年离开雪伏庵到灌县城居住。年进玉堂镇卫生院,年转到大观镇卫生院,年退休,一直居住在大观场镇。

文革时期,大师历经磨难。年,年满91岁的他参加了成都市老拳师武术表演赛,被《四川日报》、《成都晚报》载颂。年参加“四川武术拳械技术录相”。张明远因此慕名前来学武。他一生心血,著书立说交门徒张明远发扬光大。一生英名留《中国武术人名辞典》。周烈光大师不幸于年1月3日去逝。享年96岁。他一生留下诗文很多,今择其徒张明远选取刻碑石诗一首录于下:

张仪从师非等闲,元世志立凌云间。

明韬觉略月知发,练武习文光于前。

武德人和并地利,由来此处渴玉禅。

青山坐看长平世,城郊丰隆人若仙。

此是一首藏头诗,诗头为:张明远练武由青城。这样各代弟子的不断充实创新,使有名的青城派武术后继有人。

周烈光大师的徒弟,元明武术气功家张元明应美国有关人士的邀请,于年赴美传授中华气功的秘法奥义,深受美国人民的欢迎。年9月9日,他应邀在联合国作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专题演讲,并传授真功绝技秘法,受到50多位联合国官员和各族裔武术气功爱好者的热烈欢迎。他首先介绍了中国武术气功的发展历史及其对强身健体,祛病除疾的作用,并身着功夫服当场表演气功绝技,现场观众无不为中国武术气功的神奇效应感到惊讶。会上,联合国气功协会宣布聘请张明远先生为顾问并颁发感谢状。《世界日报》、《亚美时报》、《侨报》等报纸和美国新闻机构争相报道,均给予高度评价。

年7月17日至23日,由世界气功武术生命科学院、国际元明功联合总会倡导发起的“中美国际气功交流会暨世界气功大同修大法会”在四川温江县召开,通过交流,表演展示了中华武术。

张元明回到恩师故乡大观镇红梅村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天龙宫,专事青城武术、气功的研习、整理、教学。

主办:成都欣锋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编:刘永强

责任编辑:梁莎

策划:一波编辑:蔡庆刘潇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38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