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是天地之气在四维时空的气交反应

发布时间:2021-9-23 17:46:35   点击数:
白癜风精准诊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1230/7723746.html

  本系列文章摘自原中华气功进修学院院长林中鹏教授主编的,用于学院教授气功学员的系列教材《中华气功学基础教程》。教材编纂过程中曾得到多位专家的支持和参与,历时十余年,三次增删,三易其版,被业内人士称为“很有学术价值和目前还没有人可比的气功基础教程”。希望通过本系列文章的学习,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气功与中国传统哲学及文化。

五运六气相交及其主从关系

气交是天上与地下之气的相交之处。在天体,是天体赤道圈与天体黄道圈相交于东西卯酉之位,即天体五象(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及中央北辰)的运行和太阳运动六气(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运行相互结合。在大地,则是地球赤道圈与天体黄道圈相交于东西卯酉之位即是大地五物(木、火、土、金、水)的运行和地气六气(风、热、暑、湿、燥、寒)的运行相互结合。五运六气的交合,都是上下相交,即六气自上交于下,五行自下交于上。正是由于气交,才产生天体间万象变化和大地上万物生化。

虽然,两个五运六气都相交于东西卯酉之位,但是,二者位置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天体五运六气相交于春分与秋分二个分点,此处阴阳平均,而地气五运六气却相交于立夏和立冬之处,此处寒热平均。两个五运六气的气交相差三节,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阴阳与寒热之气相差三节。于是便产生了天地之气的“升降浮沉”、“位易气交”以及“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等等变化。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是升降的现象。然而,“高者生寒,下者生热”,最能说明天地之气的升降之理。因为,地上的热能主要来自太阳,太阳高而在上,大地原本寒凉,低而在下。按理,应是高热下寒,然而,大地上实际情况恰好相反,高寒而下热。因为,阳气下降于地,通过光热效应转化为热,故下热。地寒上腾于天,故上寒,这叫天地交泰。由于四时的运行,才产生了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热气下行,寒气上达之结果。

气交位易

按常道,气交有定位,这是指天地五运六气的交会点,分别在二分点和立春立夏二点,尤其是立冬与立夏,即所谓天门和地户两点。然而,由于气候的太过和不及便使气交的位置发生移动,这就叫气交位易。

《内经》观察到,天地气温之差,至少是一月左右即二节左右之差,最大差数为三节。正是由于这个2~3节的差数,才使气交易位,一般以大寒节前后各十三天为“位易气交”的范围,大暑亦然。本来气交的位易,可以在任何一个节气反映出来,但最明显的变化,则是大寒和大暑两节。因为大寒最冷,大暑最热。加以,一年的气候是从最冷的时候开始,所以,气交易位,就以大寒节作为正常指标。如果大寒最冷之日,不是发生在大寒节这一天,而是有了移动,提前出现最冷为“未至而至”,这叫做“太过”,落后出现最冷为“至而未至”,为“不及”。前后各十三天为限,共计相差二十六天或三十天,最大相差不超过四十五天。所以,《素问》云“时有定位,气无必至”。这是说,一年四时二十四节有一定的次序和时位,温热凉寒的秩序是不会颠倒的,这是气化之常,但是,气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这也是经常发生的。

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这是说,天气为主导,包括地气在内的其它的气是从属,例如赤极绕黄极运转而形成岁差,则黄极为主,赤极为从;北极星绕赤极运转而形成北辰,则赤极为主,北极星为从;北辰元气运转,形成阴阳二气,则阳气为主,阴气为从;黄道与赤道相交而形成的天运,则黄道为主,赤道为从;黄道圈四气与赤道圈四象所形成的气象,则太少阴阳为主,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为从;天体黄道圈六气三阴三阳与赤道平面五行东南西北中五位五象所形成的天体五运六气,则六气为主,五行为从;大地六气风热暑湿燥寒与大地五行木火土金水所形成的大地五运六气,同样是六气为主,五行为从;即令是同一地气风、热、暑、湿、燥、寒,其中,又以寒热为主,燥湿风为从,因为寒热直接来自天气阴(暗)阳(光),而燥湿风则产生于大地,燥湿风完全随着寒热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的范畴。据以上种种主从关系,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天气制之,气(地气和人气——作者)有所从也”,乃是《内经》精华所在。

既然如此,《内经》是不是就不重视地气了呢?不是的。例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帝曰:‘……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多少,始终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长也。”’这一段经文最能说明天地的主次关系,“五味”彼此不同,是受地气制约的。那么,地气的作用岂非与“天气制之”一样重要吗?也不是的,文章紧接着强调说,不凭借天气的动力以化生于前,就不能借地气以生长于后。归根结底,还是天气为主,地气为从,天地之气的主从关系是十分明白的。

“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与四维时空观

阴阳或四时或六气是一维时间,五行或五运是三维天体空间,五运六气相合,便是四维时空。依“天气制之,气有所从也”之理,则时空关系中,应是时间为主,空间为从;从动静言,时间主动,空间主静。二者虽有主从之分,但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只有时间,宇宙就成了来去无踪的幻影,只有空间,宇宙就成了凝固不动的塑像,所以宇宙中不存在孤立的时间,也不存在孤立的空间,二者互存互约,但由于时间运动,是空间运动的动力,则宇宙的运动,时间为主导,空间便为从属。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阴阳五行原本是宇宙的别称,原本是我国古代的四维空间。

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可以说,阴阳五行或五运六气,是一种宇宙代数,这就是阴阳五行之所以广泛应用于气功学一切方面的原因所在。

本系列回顾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由来

天气六气与阴阳

五行与十天干的关系

二十八宿生四象,四方四象生五行

无极、太极与北极星的关系

气功基础概念之阴阳

编者介绍

林中鹏

林中鹏,中医文化学者,高级工程师。年出生,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曾任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委,北京国际公益互助协会副会长。、连续两届受聘为“医院院长学习班”讲授《中国医药学方法论》。年任中国管理科学院教授;年任中国华侨文化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年任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同年任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年任首届世界太极修炼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年任首届国际养生文化节学术领衔、组委会主席;年——年任中华气功进修学院院长,10几年间培训了近万名学员。

林中鹏教授是电化学和表面化学的专家,主要专业论著40多篇。年以后兼从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主要论著有《经络磁场疗法》、《中国医药学方法论》、《经络量子化通道研究》、《揭秘炼丹术千古奥秘》(见词条“炼丹术”)、《新世纪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战略思考》、《中华气功学》、《真气升华心悟》、《读老钩沉》、《从SARS到猪流感》等百部(篇)论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连续撰写有关“中华文明整体观”和“中华原创医学”的多篇文章,从方法论(Methodology)的高度阐述中西文明的差别,在哲学界、中西医界引起广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39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