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第二章健身气功·大舞功法特点(2) 四、身韵圆和,意气相随 “身”指身法,是外显的动作,如以脊梁为轴线的躯干做上提、下沉、内含、外腆、横拧、倾仰、冲靠、划圆、侧提等动作,带动四肢展现出各种舞姿或体态。“韵”指规律,是内在的表现,如气韵、呼吸、意识、情感、神采等。当艺术的“韵”与健身气功·大舞的具体动作相结合时,就形成了健身气功·大舞独特的律动性,体现出健身气功·大舞圆和的神韵和风采。 健身气功·大舞中向韵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意气相随中阴阳的开合变化。如“震体势”,是以中焦为开合的原点,做上提下沉的舞姿,与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相应。又如“揉脊势”,以胸为原点,分别做合、含、屈降和开、腆、伸、仰、宣发的动作,与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相应。此功法还十分注重臀部的摆,其摆臀形成“三道弯”的动作,既体现了古老朴实的优美舞姿,又带动了脊柱的旋转屈伸,导引了督脉气机,使日常生活中活动较少的部位得到了锻炼,还起到了牵引经络、筋骨与调和气血的作用。 五、刚柔相济,鼓荡气息 人是由不同的组织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运动中各系统间是相互协调配合的。人的运动既是完美的“舞蹈”,又是可以发出不同音律的“乐器”。健身气功·大舞就是这样的运动,它的舞姿既舒展大方、松柔缓慢,又有着内在的阳刚之美。例如“开胯势”,上肢松柔地摆动如春风摇柳。而髋、肩关节左右上下运动则是相对用力的抻拉与相合。整个动作既表现出舞的动律感,又体现了阴阳相间、刚柔相济的传统养生思想。 呼吸吐纳则是指在自然中鼓荡气息,即在舞动中,胸廓和腹部随着舞的抻、拉、旋转等变化,自然地扩张、收缩与起伏,呼吸也随之自然吐纳,在自然中鼓荡气息,达到揉按脏腑的作用。(待续) 第三式抻腰势 动作一;接上式。重心左移,右脚内扣,重心由左向右移动,以左脚跟为轴,脚尖外展约90°,身体随之左转约90°;同时,两掌合于膈肌处,随后微上提,掌根桡侧与胸相距约10厘米,指尖向前上方;目视前方(图32)。 图32 动作二:右腿自然伸直,左膝上提,小腿、脚尖下垂,脚趾内扣;同时,掌根与膻中穴同高,掌根桡侧与之相距约10厘米,指尖向前上方,与垂线约30°;目视前方(图33)。 图33 动作三:右腿伸直,左脚尖上跷,向前蹬出,左腿伸直;目视前方(图34)。 图34 动作四:屈右膝,左脚向左前方约30°上步,成左弓步;目视前方(图35)。 图35 动作五:两脚不动,躯干前倾约45°;同时两掌向前上方伸出,先目视前方,当手臂伸直时,下颏回收,目视前下方;同时,两臂前伸至上臂内侧贴耳,右脚跟向后下方牵引;配合吸气,动作略停(图36)。 图36 动作六:左脚不动,右脚跟离地,右脚趾抓地;同时,手臂持续向前上方引伸;配合吸气,动作略停,目视前下方(图37)。 图37 动作七:重心后移,右脚跟落地,随后屈膝,同时,左脚掌趾跷起,左腿伸直,翘臀。塌腰、挺胸、抬头;两掌回收于膻中穴,掌根桡侧与膻中穴相距约15厘米,指尖向前上方,与垂线相距约30°;配合呼气,动作略停,目视前上方(图38)。 图38 动作八至十三:重复动作二至七1遍。 动作十四:接上势。起身,右腿微屈,左脚掌内扣约°(图39) 图39 重心左移,右脚尖外展约°,同时身体右转约°;目视身体的前方(图40)。 图40 重复动作二至动作七2遍,唯左右相反。(图41-图46) 图41图42 图43图44 图45图46 本式前伸,后坐一次为1遍,先左2遍,后右2遍。 动作十五:左腿伸直起身,右脚掌内扣约90°,脚尖向前,重心右移,左脚跟内碾约45°,两脚平行,与肩同宽,直立;目视前方(图47)。 图47 随后,屈膝下蹲约45°;同时,两掌分开,转掌心向下,指尖斜相对,下按,引气归元,按至与肚脐同高,相距10厘米;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图48)。 图48 1、前抻时,手、脚两头用力延伸牵引,躯干松中有紧,节节带动。 2、前抻时手臂、躯干、后腿成直线。 3、重心向后时,以前脚大趾外侧的大敦穴为点跷起;同时充分翘臀塌腰。 4、上步时要避免两脚前后在一直线上,要保持身体平稳。 5、抻拉时避免突然用力和强直用力,要松中有紧,缓慢柔和。 6、合掌时,两掌之间成空心。 1、通过手、脚两头缓慢持续抻拉,节节引开,抻筋拔骨,打开督脉,调理三焦,促进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软组织的气血运行。 2、塌腰、翘尾、挺胸、抬头,合掌收于膻中穴前,可调理任督二脉和心肺功能。通过脊柱的反向牵拉,对颈椎、腰椎及下肢有良好的保健和康复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39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