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玄学五术山医命相卜秘

发布时间:2024/12/5 14:25:48   点击数:

据说玄学五术源自上古炎黄时代,黄帝和蚩尤涿鹿之战相持不下之际,得九天玄女授兵法天书一举击败蚩尤,此天书被后世称为《金篆玉函》。

此奇书经历黄帝,姜太公,鬼谷子,苏秦,孙膑,再到汉初的黄石公,张良,包括诸葛亮,杨筠松,邵雍,最后到刘伯温。

当然,这里有道教神话,有民间传说,有托古之名。

但是有两点一定是不变的:

此书来自“九天玄女”,九为至上之数,天为乾金之象。九天之方,必为仙乘中的无上上乘。

其次,五术同宗同源,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以天干地支为体用。

《山》

山即为修仙之术,最为玄奥,向来都是不传之秘。有气功修炼,养生健体,练气结丹等,包括《玄典》、《养生》、《修密》。

在我们熟悉的《老子》、《庄子》、《黄帝内经》以及诸多道门经典,甚至《西游记》中都能窥得一二。

比如猪八戒的自报家门: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圆。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华油,丹田补得温温热。

这就是道门中大周天的修炼功法,气流从百会穴到足心的运行过程,而这样的描写在《西游记》中还有很多。

而关于道门的修炼成仙的方法中,大抵可分为五种:服食仙丹,炼气导引,内丹修炼,积累功德,尸解成仙。

「外丹服用」又称金丹,金液。古代很多的炼外丹的道门著作《黄帝九鼎丹经》,《太清金液神气经》,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刘安就是服丹药而成仙。

「炼气导引」包括服炼外气、存思、守一、胎息、吐故纳新等诸多功法,而且炼气是和服食丹药相结合的。

「内丹修炼」是在炼气的基础之上修炼的方法,在道门看来人体就像是一个“丹炉”,通过打坐以及吐纳之法等可以在体内结丹。

「积累功德」是很多普通人修炼的法门,在《太上感应篇》中即有: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也就是说凡人可以通过积德行善来实现功德圆满;这也是“仙道贵生,无量渡人”的体现。

比如关帝,都天大帝,以及各个地方的城隍爷,土地公大多都是生前积德行善,死后成为保一方平安的神祇。

「尸解成仙」是道门修行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葛洪在《抱朴子》中有言:

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而尸解包括:剑解,仗解,水解,火解,兵解,药解等等。传说中八仙的张果老和曹国舅都是以此成仙。

看过梁家辉主演的电影《双瞳》的朋友相信都不会陌生,其中的谢压理就是通过此法成仙,而梁家辉饰演的黄火土,就是接引之人。

《医》

自古医-巫同源,这里的医也是指巫-医,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巫医逐渐分离,中医继承了治病救人职能,而巫则潜伏在五千年的文明之下。

“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方剂和针灸属于中医,而灵疗属于“巫”,比如巫祝之术。

在之前的文章《带你认识不一样的玄学(击穿你的所有认知)》中有过详细讲解,这里不多赘述。

无论巫还是医,都讲究「五运六气」,其基础都是「天人合一」。

中医:

方剂-使用药物,根据表里、虚实、寒热,来治疗各种疾病一种方法,最著名的就是经方派,比如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针灸-以《黄帝内经》、《难经》辩奇经八脉、穴道,用铜针刺穴道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的经脉理论是西医所没有的,即使在显微镜下西医能看到毛细血管,但是看不到经络。

巫医:

巫医(包括道医)是在中医的基础上,结合人「生-辰-八-字」对应的干支五行生克之理,来做疾病判断和诊治。

灵疗--以催眠术、暗示法及集中精神意念,利用《祝由术》做药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甚至是某些道门法咒。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在一次采访中曾讲过:道家有很多“密-咒”,专门用来治疗一些疾病,治这些病需要“法”,光吃那些药是不行的。

现在的“苗医”等少数民族的医术中还保留这这一远古神术。

《命》

「算-命」的基础是根据个人的「生-辰-八-字」,其背后是天干地支的生勀之理。而且算命和算卦不是一回事,算命属于命的范畴,而算卦则属于卜的范畴。而《易经》就是属于卜而不是命。

命理之学也有四大术数:紫微斗数,铁板神算,果老星宗(七政四余)和子平八字。

关于命理之学自古以来,绵延千里,历史上的大宗师也不计其数。

不用去考古袁天罡李淳风,也不用看邵雍和刘伯温,民国时期就有一位大佬。他年轻时加入同盟会,追随过中山先生,后来退出政坛,曾经写过一本《人鉴·命理存验》预言过多为民国风云人物的命运,无不应验,很多当时的风流人物都请他排过八字,而且一次收费百金。其中他给袁世凯的判词是:项城寿命将终,那些弹冠相庆者,徒以冰山为泰山。

当时的报纸多有报道,此人从政客到是人再到神算,可谓一生传奇,这个人就是:林庚白。

很多人觉得命理之说是「封-建-迷-信」,在我看来,其实命理就是你天生具备成为什么样人的可能。所以好命还需好运,否则再好的命也不一定会有大的成就。

那么命可以改吗?我觉得可以。

所谓命由己造,运在己手。否则《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也不可能通过积德行善而实现“逆天改命”。

《相》

相分为天相,地相,人相。

天相:如古代的观星推国运或者个人运势,比如荧惑守心,三星聚首,五星出东方苍龙等都对应这不同的具体含义。

在古代有专门的机构:钦天监;而且还有各种占星书籍,比如《五星占》,《开元占经》等。

其中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最为有名,如果从星象来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于东方苍龙位。在历史上有三次非常有名的应验,分别对应吕后称制,唐隆政变(唐玄宗上位),年的南湖泛舟。这里可以剧透下,结合天文软件可以推演出下一次的五行出东方是公元年。

地相:相信每一位中国人都比较熟悉,即阴宅-阳宅的堪舆地理。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摸金校尉”能够盗千年之前墓穴原因所在。我们的相地之术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无论《葬经》还是后来的《杨公風水》等等,当然流派众多,最主要的当属形峦派和理气派。

其实風水之术最看重的是“气”,即地脉之气。为什么在过去很多村里的老人在下雪后都喜欢去山上或者地里转悠,哪里的雪先化,哪里就是地脉之气升腾的地方。

人相:这个更熟悉,手相面相,体相摸骨,甚至是痣相。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做官是需要有“官相”的,符合才能为官。

代表著作有《麻衣神相》,《神相铁关刀》等。历史上最了不起的看相大师不是袁天罡,而是西汉初年的女相师许负。此人因为看相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鸣雌亭侯,所以许负也被成为古代第一女神相。

我们熟悉的关羽关二爷的爵位是汉寿亭侯,从爵位(亭侯)上两者是一个级别的。

关于许大师,见于正史记载的有两个典故:

一次是预言千古圣君汉文帝之母薄姬“当生天子”;一次是预言汉初名将周勃之子周亚夫“三年当封侯,后八年出将入相,在过九年饿死(有从理入口之相,此饿死法也)。

要知道后亚夫不是长子,是无法继承其父的侯爵之位的。结果其长兄因杀人获罪被废,周亚夫承袭爵位。后面的预测也都一一应验。这是见诸正史的记载,可以说许负在当时是极富盛名的,而这两件事司马迁能够录于《史记》之中,也说明这些事情在当时必定也是人尽皆知。

《卜》

「占卜」的历史是最为久远的,往往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而且是用以“通神”的工具,如果有兴趣可以参看我之前的文章《鹿山玄谈:人人都有神性,你的神性是怎么消失的》,你就明白占-卜-筮是完全不同的方法。

占-卜最重要的是动心起念,心诚则灵。最为有名的当属上古三式: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六壬,当然还有邵雍的梅花易数等等,其源头在于《易》。

注意这里说的是《易》,《易》者有三:连山,归藏,周易,而现在我们熟悉的只有周易,连山-归藏都已不同程度消失在了历史中。

关于占-卜,可以从甲骨文和史册中管中窥豹,可以说上古时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包括婚丧都要先卜筮,测得吉凶,方能行事。

这里最为“神预测”的当属《春秋左传》中的“陈完奔齐”的故事。陈完在年轻的时候,其岳父大夫懿氏准备把女儿嫁给他,于是让其夫人进行的占卜,不辞为:

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後,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与京。

当然这对夫妻果然非常和睦,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后来陈完(妫姓)凤飞于齐国(齐国为姜姓之国),以田为氏,后代也在齐国繁衍,最终在八世后,田氏代齐,即卜辞中的莫之与京(京是大的意思,即没有谁能比陈完的后代地位更高,即成为国君)。

最后:

其实,五术的核心可以称之为“更高维度”的算法,尤其是卜,就是因为这些算法过于玄妙,甚至还需要配合“人祭”等方式辅助(商朝的人祭制度),所以文王和周公才会在《易》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把中国从卜筮制度变革为礼乐制度。

时代变了,那些术数和上古之法也逐渐隐藏在历史的只言片语之中,但是“天道”未变,这“天道”对人的影响没有变,对我们来说能做的首先是“心怀敬畏”。

另外,术数的意义在于用,命理也不是注定了你的人生,而是帮你在“不通”之处,找到契机,让我们看清命运的边界,更对自己有不同维度的了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y/264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