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要把健身气功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大家交流一下,跟大家谈一谈关于健身气功的科普知识,使大家对健身气功的理论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健身气功是中国特有的养生保健术 印度有瑜伽,日本有静坐法,气功是中国特有的养生保健术。在二千多年前,中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对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作了高度概括,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其中,“法于阴阳”就是要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和于术数”就是要掌握养生保健、抗衰防老的方法——可以搞拳、操,也可以搞古代的气功运动(包括“吐纳”、“导引”、“按跷”、“行气”、“禅定”、“内丹”、“周天”等);“食饮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起居有常”是指生活上要有规律;“不妄作劳”说的是不要有过度的劳累,过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总的来讲,我们要掌握养生之道,一个是一定要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再一个就是要掌握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要有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千多年前,古人也总结出了治病的方法,东南西北中每个地方有不同的方法,中部地区强调导引按跷,也就是古代的气功。古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已经创造了许多种功法,比如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编创的四大功法,“五禽戏”是由华佗五禽戏改编的;“六字诀”有六个发音,专门治疗内脏实症;“八段锦”也有不少人都学过了,是一个很好的功法;还有一个就是“易筋经”。这些都是古代很有名的功法,现在国家体育总局编创的功法是把原来的功法进行了整理。 最近,中医药管理局提出要搞医疗气功,我认为医疗气功和健身气功有两点区别:一是医疗气功以治病为主,健身气功主要是锻炼身体为主;医院里执行,健身气功以自我锻炼为主,是一项健身运动。 二、健身气功在养生保健中的三大特点 健身气功和体操有什么不同,健身气功和武术中的硬气功有什么不同,健身气功具备三个特点: (一)健身气功的锻炼强调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密切配合。 1、调身,就是指自觉地调整身体姿势或动作,也叫做炼形。这是健身气功锻炼的入门功夫,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认为“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因此调身是气功锻炼的基础。调身的重要作用是将人体的姿势调整到最自然、最舒适的形态,促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畅达、神经系统得到调节。这对增强体质,消除紧张,恢复疲劳,改善睡眠,促进食欲等都有较多功效。 调身的方法很多,基本上可分为静功调身和动功调身两大类。不管是哪个功,在练功过程中,肢体动的就是动功,肢体不动的就是静功。静功是外静内动,指肢体不做运动,采取坐、卧、站等外表上静止的姿势,实际上以锻炼体内精、气、神为重点功法,可加强体内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加快气血运行的速度,所以也称为“内功”。动功是外动内静,五禽戏、易筋经等都是动功。动功除了可锻炼体内精、气、神外,还可以锻炼人体的筋、骨、皮,所以动功也称为“外功”。调身要求达到的是姿势正确、动作协调的状态。 2、调息,就是指自觉地调整呼吸。呼吸的方法有很多,调息要求在练功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呼吸方法,不同于无意识的平常呼吸,要适当调节平常呼吸的方式、节律、频率和深度,从而来协调脏腑功能。经实验研究证明,调息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有明显调节作用。通过调息可以影响呼吸中枢,进而调整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张力,起到调整相应内脏器官和组织的作用。 调息的方法,主要采取口鼻的呼吸,配合呼吸肌和腹肌的运用,配合意念或动作,调节呼吸的时相和速度等。具体应用时可根据不同功法和练功者实际情况来选择何种调息方法。首先应该学习自然呼吸法,以后逐渐学习腹式呼吸等。总之,调息要求在调身的基础上,呼吸自然,先易后难,先顺后逆,大多要求呼吸柔、细、匀、长,并与动作配合。不要追求某种特殊呼吸,否则容易出现走火偏差。 3、调心,就是要求在练功过程中不断排除杂念和各种不良心理,逐渐建立良好的心理,很好地发挥良性思维的能动作用。调心有利于调节大脑和脏腑的功能。实践证明,三调配合能取得良好的练功效果。 调心的方法很多,如“松静法”,就是在调身、调息的基础上,逐步使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从表到里,从左到右都尽量放松,感觉全身轻松、自然、舒适,逐步使自己的大脑宁静,心态平静,不断排除各种杂念,感觉全身更加轻松、自然、舒适。当然练功时也不要太注重调心,否则容易出现“入魔”偏差。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练功时要求做到“三调”密切配合。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127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