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产后肛门失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

发布时间:2020-5-14 10:26:05   点击数:

近日,我院肛肠外科成功运用盆底修复手术治愈一名产后多年肛门失禁患者,手术达到预期临床效果。

患者卫某,女,66岁,因“大小便失禁30余年,加重一个月”入院。患者30余年前,3次经阴分娩后,出现Ⅳ度会阴撕裂伤,其后出现肛门漏气及稀便,咳嗽及打喷嚏时出现尿失禁。近一个月患者大小便失禁情况加重,排便次数增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遂来我院就诊。

患者入院后,肛肠外科马琳主任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及专科检查,诊断为陈旧性会阴撕裂伤(Ⅳ度)、产伤性肛门失禁,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建议行产伤性肛门失禁前修补术(包括会阴成形术、提肛肌成形术、外括约肌断端折叠修补术、内括约肌折叠术)。给予留置切口引流、导尿、留置肛管,控制术后早期排尿、排便,同时给予镇痛、营养支持、加强换药、预防切口感染等对症治疗,手术顺利。

术后应用快速康复理念,2天拔除引流管,5天拔除肛管,7天拔除尿管,患者可正常控制排尿、排便。7天时,切口局部裂开,有少量分泌物流出,给予加强换药,应用“藻酸银、藻酸钙”等创面修复材料,加速创面愈合,患者切口逐渐好转,并于术后半月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并对科室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相关链接:

肛门失禁亦称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的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由多种原因引起。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格地干扰了正常生活和工作。

肛门失禁分三类:

1

肛门完全失禁

失禁症状严重,患者完全不能随意控制排便,排便无固定次数,肠蠕动时,粪便即从肛门排出;甚至于咳嗽、下蹲、行走、睡觉时都可有粪便或肠液流出,污染衣裤和被褥。肛门周围潮湿、糜烂、瘙痒,或肛门周围皮肤呈湿疹等皮肤病改变。

2

肛门不完全失禁

粪便干时无失禁现象,一旦便稀则不能控制,出现肛门失禁现象。

3

肛门感觉性失禁

不流出大量粪便,而是当粪便稀时,在排便前不自觉有少量粪便溢出,污染衣裤,腹泻时更严重,常有黏液刺激皮肤。

病因:

1、神经障碍和损伤(神经源性)

2、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肌源性)

3、手术或外伤(医源性)

4、先天性疾病

治疗方法:

肛门失禁的治疗应按发病原因及损伤范围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肛门失禁如是继发于某疾病,则需治疗原发病灶,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肛管直肠疾病等,治疗原发疾病,肛门失禁有的可治愈,有的可改进。

1

非手术疗法

(1)促进排便(2)肛管括约肌操练(3)电刺激。

2

手术疗法

采用括约肌修补术,直肠阴道内括约肌修补术,括约肌折叠术,皮片移植管成形术,括约肌成形术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16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