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长老丨禅堂开示学佛法要学心地法门

发布时间:2020-7-31 17:54:42   点击数: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辛未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六七第四天/12/28

既然进入了佛门,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要学一点东西。「学」也包括「参」,「学」跟「参」是不能够分开来的。进入佛门以后,学一点什么东西最好?要学一点能够带着走的,无论到什么地方去,都能够带着走。如果是带不走的东西,学了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学道的人要学「心地法门」。

「心地法门」怎么学?在宗门下来讲,就是叫你「歇心」,把这个心歇下来。我们说「心地」,心如大地。「地」在什么地方?「地」在「天」底下,要歇到这个地方来,整个佛法就是一个歇心。众生就是心歇不下来,这个「心」无量劫来都是浮的,从来也没有歇过。八万四千法可以说都是歇心的法门,息心达本源,心要息到什么程度呢?要达到本源。

一切法都有一个本源,从哪来的?一切法都存在这么个问题,「心」也如是!「心」从哪来的?从哪来的,还给还到那个地方去!要歇心歇到这种程度,叫做息心达本源。用什么办法歇这个心呢?宗门下禅宗这一法,是中国的佛法,禅宗这一法成为中国的佛法。佛法是佛教化众生的法,叫做佛法。现在禅宗成了中国的佛法,是中国的祖师创建的,也称为佛法。

禅宗这一法的用心,跟一切法都不一样。祖师立的法,是不是每一位祖师立的都一样呢?基本上都一样。参「念佛是谁」,叫你这个心没有一个着处。过去的祖师,有一位学人问善知识「如何是佛法?」善知识回答「麻三斤」。还有一位请问「如何是西来意?」这位祖师说「我在青州做一件布衫,重七斤半。」还有人问「狗子有佛性没得佛性?」答「没有!」。

禅宗的祖师这种接人的方式、方法都一样,「念佛是谁」同是这么个道理。当你请问善知识「什么是佛法?」善知识应当按部就班,该怎么说怎么说。他不,他说「麻三斤」,就是人家说的「驴头不对马嘴」,答不在问处!这能起什么作用呢?这一答就能够把你的心给拎起来了,拎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横竖都没有靠拢。

我请问「什么是佛法?」你就应当开导开导我嘛,什么戒定慧,还是贪瞋痴,还是四摄六度?他不!他说「麻三斤」!善知识是随手拈来,不假思索的。或请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他说「我在青州做一件布衫重七斤半」。这个叫做文不对题,你说祖师说错了吗?祖师没有说错!祖师真可以说是「眉毛拖地,婆心切切。」但是我们会不得,这就没有办法的。而且佛法也不是叫你胡思乱想去分别的,会得就会,不会得就不会!干干净净!「念佛是谁」不也是这个道理吗?「佛是哪个念的?」就是要你的心没有一个着落,就是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学佛要学一个到什么地方都能够带得走的,这才能为你所受用,那是真正的受用。如果我们学的东西带不走,什么是带不走的?就是在身上用工的,诸如气功等的,能带走吗?带不走!「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什么都带不走,只有业,那就包括我们所做的一切恶业,所造的一切善业,所学的一切佛法。所以学佛法要学「心地法门」,学怎么用心,要会用心。

参「念佛是谁」,我们常说的,学无为法。永嘉大师说的「绝学无为闲道人」,无为就是无为法,「闲道人」就是无心,无心就无为。这个地方有些人不懂,没得心我这个人怎么用工?有心用是妄想,无心用怎么用?我们现在用心就是无心用,这道理有时候不大好懂,也不是不能解释的。如果就用工的人来讲,有些话是不一定要说得明明白白的、清清爽爽的,那你就不要用工了。你什么都懂了,还用什么工呢?所以就用工的人来讲呢,什么事都要放下。

老和尚在禅七开示时,有几句话「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佛法的语言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什么事情都要合情合理的,都要讲得清清爽爽的,佛法不是这么回事。

「恰恰用心时」就是我们现在用工参「念佛是谁」,疑情得力的时候。「恰恰用心时」,这个就是「用心」,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呢?以现在的语言就是「心态」--心理状态。这个时候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就是「恰恰用心时」,我们都在用工,一点妄想都没有,疑情得力。

「恰恰无心用」,正在用心的时候,说你这个用心是无心用。好像是这样说,有一点自与相违,你自己说嘛,自己跟自己相违背嘛。上一句说「恰恰用心时」,可是底下跟着「恰恰无心用」,就像我们走路一样,走一步就把后头的脚印揩得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不留。假使说你要不把它揩干净,你走一路,这一路都是脚印。一路走一路揩,一路走一路扫,不留痕迹,这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所以我们用工的人,在禅堂参「念佛是谁」,尽管一天到晚跑香、坐香,吃饭、睡觉都在用工,这个用工叫做「无心用」。

这无心用的道理从什么地方来?我不是明明在用心吗?禅堂里也是口口声声说「大家用心啊!」这个无心用,是没有妄心。真心有没有呢?真心也是不可得的,「真心」是个名字,实际上真心是个什么样子?无心用!真心、妄心都要扫除,成为一个无心道人。我们现在在禅堂里用工,你真正能够做到「念佛是谁」疑情得力,这个时候你就是一个无心道人。

有人说「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无心道人的地位很高啊,比十方诸佛都高。我们现在学的是无为法,「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无心用就是无为。回过头来,说是「无心恰恰用」,尽管我没有心。为什么没有心呢?三心不可得嘛!当然没有心。

心在什么地方?二祖请达摩大师安心,也是找了半天找不到。找不到,所以达摩大师把他的心安好了。一个是找不到,没得心。一个给他安心安好了,那岂不是又有个心吗?「吾与汝安心竟!」二祖神光大师在达摩会下殷勤求法,断臂求法。你看古人求法的精神,为法忘躯。不但佛教里讲,儒教里也讲「城门沥血」,都是求法的。二祖心不安,觅心了不可得,找不到,所以达摩大师说「我与汝安心竟」。要是那个时候二祖把心找到了,达摩就不会给他安心了。

一个是找不到心--没有心,这个地方又给他安心竟。要有心,才安心竟的;没心,拿什么安呢?所以佛法的道理是圆融的,处处逢缘!所以说「无心恰恰用」,尽管说没有心,我们在无心这个地方恰恰当当地用心。参「念佛是谁」这个地方有什么东西呢?什么都没有,心也没有,佛也没有,众生也没有。所以尽管无心,我们在无心这个地方恰恰用,用这个无心。

常这么用下去,「常用恰恰无」,你不要说「我常用,想把心用出来」。这四句话也是老和尚在当年七期里向大家开示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该我们当人用工,就是这么一个心态,用工就要这样用。我们现在能不能这样用?

宗门下的道理是这个样子,整个的佛法都是这么个道理。祖师接人「狗子无佛性」,人家就怀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为什么狗子无佛性?你心里上做何想法?心就悬在这个地方,不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因为是祖师讲的,你不是问善知识「狗子有无佛性?」他说「没有!」你是相信佛说的?还是相信祖师说的?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这个祖师说「狗子没得佛性」,你看怎么办?

他在这个地方就有一个不能了的心态。如果从用工来说,这就是你参禅的话头。「念佛是谁」是个话头,「狗子无佛性」也是个话头,「父母未生前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都是你的话头。都是叫你不明白这个地方,要求个明白;越是求得明白,越是不明白;越是不明白,越要求得明白。就在不明白这个地方,你是无心的,就在这个地方用,叫做「无心用」。

常在这个地方用,恰恰在这里用--「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回过头来「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些告诉我们禅宗用工的一点道理。不然我们门口贴的「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我们现在用工就是学的无为法。无为是无所不为,不是「无为」就成为废人了,我就什么用当都派不了啊!

众生都欢喜有为,有为就是从「我见」来的。这个「我」了不得,生死的根本。有「我」以后,就不能够无为;有了「我」以后,什么都要有为。所以经中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反复地说明这个道理,有为就是生死法、生灭法。

学一个用工的方法,会用这个工,做为自己的随身受用,能够带得走。对于禅宗有兴趣,就要把禅宗的道理弄清楚。但是做为真正用工的人,还有一个忌讳就是胡思乱想。今天讲了这四句话以后,一止静以后就想「什么叫做『恰恰用心时』?什么叫做『恰恰无心用』?」这一想你就不能用工了。你能够在「念佛是谁」不明白处用工,自然就能合乎这四句话的道理。

用工对于我们这种中下根的人,是不容易的。哪里谈用工?精神都提不起来,还谈用工吗?用工要念兹在兹,学得静中能够用工,动中也要会用工,这样才能有受用。不然受用怎么跟着你跑?不要说今生来世了。就这么坐下的工夫,我一坐下来就有工夫用,一开静工夫就没有了。这种工夫怎么能跟着你跑?怎么能随身受用呢?

随身受用要一切处、一切时、一切境界,都有工可用,工夫要用到这种田地。我活着,我用一辈子;我死了,我就带着走,还要用,一直地用下去。我们想想看什么都能带着走,带不走的东西,我们不要学,也不要用。用工!用工!就是要用「从体起用」,再「摄用归体」。

用工还要自己选择条件。今天在禅堂打七,这是一个很好的用工机会,所以我们就到这里来--「十方同聚会」。假使说禅堂解了七以后,怎么办呢?我们工还用不用呢?有的人是不打七了,工就不用了。那你这个工哪一年用得好?哪一年用得上去?要在禅堂有工可用,离开禅堂不打七,也要有工可用,一定要做到这一点,你在禅宗这一法,在香头上才能得到一点真正的受用。

禅宗是佛法的根本。可以说想成佛也好,想明心见性也好,只有禅宗这一法最直接、最快。比什么都快,因为它连脚跟都不动的,立地成佛,还不快吗!

在禅堂里用工,叫做「倚众靠众」。跟你一个人在家里用,那是不一样的。你说「我在禅堂里可以用工,我回到家里,不也一样可以用工吗?」不一样!禅堂可以倚众靠众,特别是初发心的人想学佛法,想当参学,到什么地方去啊?要在大丛林下,就是禅堂里面,这真正是学习的最好机会。学规矩,学法则,学用工,都要在禅堂里学。

说是「禅堂人多,打闲岔,我找个地方去闭关、住茅蓬。」那要会用工才行。你不会用工,自己蹲在什么山里面,将来弄得不好,你只有走错路。会用工的,自己能够自力用工的,路途清楚了,不会走错路了,才可以住住山、闭闭关。没有这个本钱就想独立用工,是不行的。

打七时间很快,六个七,一大半都下来了。由于事情多,我们也没能跟大家见见面,问问话,了解大家的情况。从现象看,禅堂里确实有人用工的。希望真正用工的人多一点,这样禅堂的气氛就高了,这里是道场,要真正用工办道。大家都是来打客七的,打了以后就各奔东西,到了来年打七,大家又来了。这种现象都不正常,「久住有缘,久参有禅。」能够在禅堂少则三年五载,多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专门究竟这一件事情,做做自己的本份事。除了这一件事情以外,做为学佛的人都是次要的。

学佛的人做什么事情呢?学佛法!禅宗这一法是最高的佛法,最根本的佛法。一切佛法,都从禅宗这一法门中流露出来的,所以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切法门都是从「心地法门」流露出来的。佛说了那么多的龙宫海藏,怎么来的?开了悟,佛是大彻大悟的,从自性任运流露出来的。佛说那么多的法,他说「我一个字也没说过」,佛如是,众生亦复如是。我们开了悟以后,我们也会说法,因为我的悟心里什么都具足。就像是无量宝藏,没有悟以前门是关着的,开了悟以后,门就打开了,这些无量宝藏拈来便是,本来都是现现成成的。

众生最苦恼就是这一点,心地不明,所以「前路茫茫,无本可据。」生死的道路上这个前途,你有什么把握?有什么能力?你不能出离生死,都在生死当中,这不是很苦恼的吗?所以说要想用工发道心,发道心就念众生苦。不念众生苦,你的道心就不容易发。念众生苦啊,不是念别人苦,念自己苦,念众生也苦。既要想自救,又要救人,那就要发奋图强。

禅堂里无非要大家互相警策,不断地提醒,都不要离开这一个念头。一离开就疏散放逸,增加妄想。学佛最困难的一点就是能说不能行,说都会说,做不能做。说容易啊「念佛是谁?念佛是谁?」,要用就困难了。禅堂里开口「念佛是谁」,闭口「念佛是谁」,我们用的时候,跑香坐香、出入往返,是不是心心念念都有个「念佛是谁」呢?这就难了。

如果说佛法只能说说,而不能做到,那这佛法做什么用呢?说了好听,你说我们听听就好,这种佛法能派用当吗?是派不上用当的!非要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真实学一点东西,学到手,才是自己真实的受用。

说多了打闲岔,大家发起心来!

相关文章

辛未年(年)禅堂开示篇目之列录

?一七第一天丨没有住过禅堂,等于没有当过参学。

?一七第二天丨这一支香,是佛法的根本。

?一七第三天丨未悟以前,如丧考妣。既悟以后,更如丧考妣。

?一七第四天丨坐香是无言教;讲卫生;喊起字;不除妄想不求真。

?一七第五天丨参禅条件;讲开示规矩;参禅与念佛;死话头;妄与真。

?一七第六天丨如何讲开示;疑情起不来原因;来果虚云老和尚开悟因缘。

?一七第七天丨禅堂钟板;高旻家风;临济参黄檗;出家住地四缘;禅生活化。

?二七第一天丨打七就是谈用工;内道与外道;攀缘心造生死;烦恼性即是菩提性。

?二七第二天丨高旻禅堂八尊佛像;禅堂不讲气功;真心与妄心;宗门下就讲用工。

?二七第四天丨出家人不能无知;悟了以后还要修;无心不等于什么都没有。

?二七第七天丨觉悟不能离开世间;悟后还要修;空是本有的;修行要依性起修。

?六七第一天丨禅堂是选佛道场;参话头是无为法;永嘉大师参六祖;真心分别是大智的光明。

?六七第三天丨离心意识参;本来面目也有样子;规矩是成就用工的;班首讲开示规矩。

长老墨宝

?德林长老书法(一)

?德林长老书法(二)

?德林长老书法(三)

?德林長老书法(四)

纪念长老

?纪念德林长老圆寂特刊()

?纪念德林长老圆寂一周年纪念册()

?纪念德林长老圆寂三周年纪念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17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