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及演练视频

发布时间:2021-8-9 16:37:04   点击数:
青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01

八段锦介绍

八段锦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现在流行的是站式八段锦。八段锦的好处在于,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动作少,作用多,多到什么程度呢?随便一数,就是十几个作用,调理全身脏腑。所谓动则生阳,阳以化生,8个动作经常练习,能够疏通经络,消解化瘀,增力补钙,保津益气,减脂降压,畅通气血,疏筋柔体,强体增智,从上到下依次调理心肺、脾胃、肝胆、肾和泌尿生殖系统等。中医讲排湿毒可通过微微汗出、调理好胃肠功能、保持大小便通畅,及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八段锦通过8个优美的动作锻炼人体四肢,达到强健身体、气血流畅的效果,从而提升人体阳气以及代谢功能,增强自身对抗湿毒的能力。

02

八段锦锻炼方法(国家体育总局版本)

(视频由中央电视台摄制、国家体育总局出品;演示者为健身气功八段锦创编人之一杨柏龙教授)

以下为简要图文版,一学就会:

起势:练功先练腿,左脚开立,与肩同宽,微微下蹲,两掌呈半圆抱于腹前;

接着调息:吸呼几次,使身心平顺。国体版每个招式复原基本是这个站桩姿势。

1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实际速度2-3倍慢)

两掌五指分开,腹前交叉,双腿伸直,两掌上托于胸前,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然后手掌停一停,目视前方。膝关节微屈,两臂下落,两掌心向上捧于腹前。这样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6次。

一定要掌根用力上撑,配合着百会上领,身体气机就能往上升。同时手臂上托基本是平行于耳朵位置,使后背形成一个夹脊的动作,就是做到位了。

“两手托天”是往上提拉胸腹、拔伸腰背,这样系挂于脊柱和三焦上的五脏六腑都被提拉起来了,三焦通畅,祛除雨水天气的寒湿浊气。

同时夹脊的动作也挤压到了颈后肩井穴和后背的膏肓穴,整条督脉都感觉热乎乎的,因为阳气被瞬间提起来了。

2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实际速度2-3倍慢)

1、左脚向左开步,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两腿马步,就像左右开弓射箭一样,右掌拉至右胸前,左掌呈八字掌(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其余三指曲后)向左推出,把弓拉到最圆,眼光盯着指尖。

2、然后重心右移,右手划弧,左脚回收,两掌捧于腹前并步站立。然后反方向来一次,共做3次。

左右开弓不光能宣开整个僵硬的肩背。拉到最圆的时候食指指尖会微微发麻,这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穴商阳穴,也抻拉了循行于肩颈和整条手臂的大肠经,这个功法对于便秘腹胀的人很有用。

3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实际速度2-3倍慢)

左手掌根上撑,上举至头左上方,右掌根下按。然后左臂下落于腹前,一左一右做三次。

撑天按地的时候力在掌根,指尖方向要相对,才能充分抻拉到大肠经。

两臂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牵拉和按摩了脾胃,对消化吸收好。同时也抻拉了两胁肝胆,宣发肝气,常郁闷生气的人可以常做这个功法了。

4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实际速度2-3倍慢)

两腿微屈挺膝,手臂于两侧伸直,掌心外旋向上,头尽量向后转,目视左斜后方,稍停。两臂内旋收回两侧,两腿微屈,目视前方。一左一右做三次。

5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实际速度3倍慢)

1、右脚开步站立,两腿微屈,两掌经两侧上举,两腿半蹲为马步,两臂向双腿降落扶于膝关节上方。

2、身体重心右移,俯身经过右脚面,重心放低,由尾闾带动上体向左旋转,经过左脚面。然后身体重心后移,上体后摇由右向左向前旋转,身体立起。一右一左做三次。

尽量不要打折扣做,身体摇转时使脖颈和尾闾尽量对拉伸长,速度柔和缓慢连贯。脖子全程不要硬着,下颌不刻意内收或扬起,使颈部肌肉尽量地放松伸长。如果费力就一右一左做两次,以后再慢慢增加次数。

经常上火、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爆痘的人多是虚火,头面飘虚火,中下焦常年寒湿,常做这个动作,可以把上飘的虚火拽回丹田,温暖肾水。

6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实际速度3倍慢)

1、两腿挺膝站立,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心向下,按至胸前,两掌反穿至背后,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同时上体前屈,两掌沿腿至脚面,两膝挺直,目视前下方。

2、两掌前举上升,脊柱随之升起。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6次。

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时要稍微用力,因为你温煦按摩到的就是全身第一大阳经膀胱经,想要一身阳气就必须调动起这条经络。

向上挺身时需以臂带身一节节起来,这样才会充分抻拉到前后任督两脉,使阴阳都得到滋养。

7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实际速度2-3倍慢)

左脚向左开步,脚蹬马步,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拇指在内,拳眼向上。左拳向前冲出,拳眼向上,怒目而视,左拳变掌,再旋腕握固成拳,收回腰处。一左一右做三次。

这个功法细节挺多,比如脚趾抓地,握固冲拳,怒目圆睁的方法,能使肝气畅达,末梢气血周流,全身上下都有劲儿。

8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实际速度2倍慢)

1、两脚跟提起,头上顶,稍停,目视前方。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

2、八段锦收式归拢在这了:最后两掌合于腹前,呼吸均匀,周身放松。

脚跟起落,练人体平衡,起的时候要如平地拔起,脚趾抓地,提肛收腹,让六腑气机处于紧张状态。下落的时候就像山河地震,震动脊柱和督脉。

“背后七颠”是八段锦的收功,相当于引气归元,做完整套功法之后,重新梳理身体气机,不致于出现散乱。

八段锦演练视频

八段锦演练视频长12分钟,适合拳友跟练学习。

关于作

蔡仲惠:太极爱好者,习练太极拳近十年,特撰写本文,用于拳友们交流学习。文中所用的视频及音乐等资料均来自公开信息。

惠生活,惠投资

茶道|太极|教育|投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37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