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气功科学概论 第三节气功科学方法论基础——混元整体理论 方法论是指导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一般原则,它和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宇宙观)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宇宙观和方法论总是相互适应、相互耦合的。一定的方法论,将导致相应的宇宙观;而一定的宇宙观,也要求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在某种意义上讲,二者是一而二,又二而一的。混元整体观是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是智能气功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础——也可为气功科学提供借鉴。混元整体论包括混元论、整体论、意识论、道德论、人的混元气等内容,这里仅简单介绍前两部分。 I、混元理论 对大千世界本源的执着的探究,似乎是人类的一种共同追求,中外古今,无不如此。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认为世间一切物质都是由一些不可分割的粒子——原子所构成的,这就是著名的原子论。不同于此,中国的先哲们认为把宇宙的根本,归结为某种无形的连续的整体性的存在,对这种最根本的存在,老子称之谓“道”,他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有的则称之谓“气”,如《西升经》谓:“混元之气,自无而生有,有曰太极。”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乾称》)有的则归结为阴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以上各家的观点表面看来似乎各主一说,其实若仔细分析之,三者本无轩轾。《云笈七签·元气论》中就明确指出:“道即元气也。”又说:“元气一性,阴阳二体。”如此看来,道、元气、阴阳可以统统归之为一个“气”,这个气不是空气、气体的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精微物质,这就是古典气功学中的“万物本原一气”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形有象的万物是由无形无象的气化生的,即“有生于无”,称有形有象之物为“器”;有形有象之“器”又可转化为“无”(古人所说的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相对于有形象之物的无,实即指气)。这一“有无相生”的规律反复环转,就形成了宇宙万物的演化。智能气功科学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哲学与练功体会,提出了“混元理论”。这里的混元二字,从字义上讲,“混”是混化、混成之意,“元”就是一的意思。混元二字,又是一个特殊词汇,包含着众多的内容。混元理论包括:混元物质观、混元变化观、混元时空观三部分。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164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