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明理修行养生妙招

发布时间:2020/10/29 16:39:15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72326.html

道炁禅苑开脉轮

修身养骨以安心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昔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禅心明。

命运·生命·健康-共同体

南怀瑾老师:透露给你用功的方法,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开始修行了所谓“心”的现量境界,是我们没有起意识思维,更没有动用知性的分别思量作用时,即没有睡眠,也没有昏昧的情况,好像无所事事,但又清清明明的存在,那便是“心”的现象。例如,明代苍雪大师的诗说: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事实上,当我们心中无事,意识不起作用,当下忘去“所知”的分别活动,好像空空洞洞愣住一样,这便是“心”的现象。通常一般人,尤其是大忙人,偶然一刹那之间,有时候,都会碰到这种情况,不过,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吋,反而会起恐怖,自己会怀疑自己脑子有问题,或是心脏停止活动。便自寻烦恼,凭一知半解的医学常识,找医生,量血压,检查心电图,大多就因为自起恐慌而真的生病了。事实上,这起因是一种人我自己的心理病。如果在这种状况中,坦然而住,反而得大休息。不过平常没有经验,对自己没有认识,没有信心的,刹那即成过去,是不可能长久保持这种现量状况的。《原本大学微言》(东方出版社)佛曾对比丘说,你的生、老、灭都在这一念、这一剎那,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假如懂得这个,悟了这个就叫悟道。所以禅宗不是道理懂了,是要证到那个境界,得无生法忍,当下生而不生,灭而不灭,现在就是,哪里去找得到?现在是什么?现在是一念转空,不要你去空它的,你造出来一个空,是第六意识境界。是它来空你的,你想停留也停留不住,过去不可留,未来还没来,一来变现在,现在也不可留。所以本空,不要你去空它,本来空你的。懂了这个,可以得无生法,懂了无生法,才真可以得到佛菩萨的授记。无生法是真正学佛的正位,不得无生法,你一切的修持都没有入正位。所以菩萨在正位中,也无所谓受记,也无所谓得到了什么大彻大悟。我们上午讲藏密的方法,把佛像都压在下面去了,这是什么道理?是表法,破了人的法执,不但无我执,也没有法执;有一个佛,有一个法在,你还没有真解脱。真正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了大彻大悟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觉得自己是悟了的。觉得自己已经大彻大悟了,他就已经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无我相也就无所得。《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我有一本书叫《楞严大义今释》,把很深奥的佛经,配合西方思想哲学科学的道理,翻成白话讲出来。书里讲到我们静坐的时候,心性杂乱,知觉与感觉去不掉,我有一首诗,用文学的境界来表达: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秋风落叶乱为堆”,秋天到了,掉下来很多树叶。我们在乡下住久了,所以晓得落叶在秋天是扫不干净的,你刚清理好环境,一回头又是一堆落叶掉下来。我们的感觉知觉,烦恼思想,这些念头一起来,你要它静,是静不了的,“扫尽还来千百回”,这些树叶落下来,才刚一点一点扫干净,新的一批落叶又下来了,跟我们的思想情绪是一样的。“一笑罢休闲处坐”,算了,不扫了,两眼一闭、两腿一收、两手一放,静坐吧,“任他着地自成灰”,这些情绪、烦恼、思想,你不理它,它就没有了,何必费功夫去忙着扫它呢?如果你做到这一步,差不多了。但是有人学佛看佛经,看了《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是知道过去空、现在空、未来空,就觉得自己念头空了,已经悟道了——你真悟了吗?你怎么晓得悟了?这不是又有了吗?这一知又有个东西,又是一片落叶了,而且是很大的落叶啊!不要这样认为,不是这个道理。这里是举这首诗作为例子,说明思想情绪。《二十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每人都说:我打坐什么都好,就是妄想不断。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既是空的,何必去空它!它本来空,不是我们去空它的。换句话说,是它来空我们的。这个“它”是什么?本心,自他不二之他。是它来空你的,我们的妄念根本不能存在嘛!每个念头,每个思想都这么过去了,所以,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但是我们做不到想即是空,做到了就得定,得果位了。*****庵提遮女问文殊曰:“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殊曰:“其力未充。”庵提遮女问文殊:我早就悟到了生死之道,却还被生死的力量带着。等于我们说:我明知道空,就是空不了,妄念就是去不掉,明知道这个,却没有用。为什么被生死所流转呢?现在有个人出来安慰我们。文殊说:不要难过,你那个东西还是对的,不过练习得还没纯熟。力量还没扩充,所以仍被生死所转。也就是修定的工夫未到。这里全讲功夫,工夫不到不行。若能把身体解脱,要走便走,理论上可以做到,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其力未充。这个“力”,包括见地、智慧之力,以及修定工夫之力,这点很重要。佛曾说:妄念本空,缘起无生。所以我们上座后,都想把妄念空掉,多笨!如果妄念空得掉就不叫妄念了。因为它本来空,佛已经告诉你那是妄、是假的。既然是假的,还理它干吗!为什么在那里空妄念?纵然你把妄念空了,那个空的境界,也是一个大妄念,那是想阴区宇。况且你那个空的境界,如果不做工夫,不打坐,也就没有了,又变走了,可见它也是妄念。所以晓得妄念本空,上坐以后很轻松的,不要设法去除妄念。每一个妄念来时,如果它真不空的话,别的妄念也被它挡住了,不会来了,所以这个妄念本来是会跑走的,佛经形容它像水上泡沫一样,一个个起来就没有了,要空它干吗!它本来是空的,不用我们去空它。所以我们在那里做工夫,都是做了一辈子的冤枉事,在那里空妄念。结果等于小孩子在水中玩皮球一样,把皮球往水中一按,球就从另一边冒出来,一天到晚在那里按皮球,你说我们哪里是在修道啊!只是在按妄念玩游戏罢了。如果真不去按它,我们就这样坐着就很好了。如果你说妄念还是源源不断的来,对,它没有断,可是也没有停留在那里,你想留也留不住。在这中间,有一个知道妄念来去的,它并没有跟妄念跑。晓得这个,就让妄念随便,不理,只晓得自己“清明在躬”,知道这个就好了,多轻松!不过为什么不能完全清净下来?为什么还是有妄念呢?上次提过了,庵提遮女问文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文殊菩萨答:其力未充,同样道理,为什么不能清净呢?其力未充之故。《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如何制心?如何去妄想?如何除杂念?我说我真可怜,我两天的话都白说了,你们听话不留心,其理不明。世界上学佛学道的人都想除忘想,我不是一再告诉你们,妄想不要你去除它的呀!你去除它干什么?我以前作了一首诗,讲一般人学佛学道去妄想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了,这首诗怎么说呢?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妄想就好像秋风落叶一样,扫了一次,又来一次,而且是在秋风里扫,越扫越多。老子懒得扫了,哈哈一笑,算了,不去扫它。落叶掉下来,自然会变成灰,自然就空掉了,你去扫它干什么?任它着地自成灰。这些道理我都说过了,妄念不要去除它,你去除妄念那个心,也是妄念。妄念本来是空的,本来就是虚妄的,所以才叫妄念。你除它干什么?我一直叫你们去体会“那个能知道妄念来去的心”,那个心不是妄念,那个并没有动过。你既然知道是妄念,妄念早就跑了。你还想办法去除妄念,那不是吃饱饭没事干吗?《习禅录影》------------生生死死是现象的变化,我们那不生不死的真我,并不在此生死上,你要能找到这真生命,才可以了生死。注意,我们那不生不死的道,“非作故无”,不是造出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你说我敲了好多木鱼,打了好多坐,念了好多咒语,大概可以成佛了吧?哈!那是你妄想!观自在菩萨在《心经》中不是也告诉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修他没有多,你不修他也没有少,它不是造作出来的。空本来就是空,不是你修出来的。你们平常打坐觉得空空的,唷!好舒服!好清净!我见到了空性!不要自欺欺人,那是你自己身心造出来的一种感觉。甚至,有的人跑到我这里来说:“老师,糟了!掉了!”我说:“什么掉了?”“那个空空洞洞的掉了!”你们说好不好笑?空不是你修出来的,不是你不修就不空,他不用你修,本来就空。我常常讲,不要去空妄想,怎么那么多事?是妄想来空你啊!妄想本来是空,你想留他也留不住,用不着你去空他,所谓: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开始修行了,这是如来因地。我此话不会骗你们,讲错了,下地狱,到地藏王菩萨那里第四层地下室,地狱本来十八层,现在时代进步了,又加了四层地下室。*****“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在任何时间,不起虚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么平静就好了。假如真能做到了,这就是菩萨道,不须再念什么咒,或是观想、拜佛。这时就如苍雪大师所说的:“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什么是佛呢?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即是道。如何平常呢?平常就是不加任何的方法。“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非常平实,这是真正的观心法门,正修行之路,这也就是禅,如来禅所标榜的法门。但是,你说我做不到,还是有妄想怎么办?“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妄想来了就让它来嘛!妄想自己会走,用不着急急忙忙拿个扫把去赶走他,他自来还自去。我在《楞严大义今释》上写了十七首诗,透露了用功的方法,其中一首: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我们的妄念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到处飘,到处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扫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一个妄念去掉了,第二个妄念又来了,你把旧的树叶扫干净了,新的树叶又掉下来,这样你一天到晚忙不完。“一笑罢休闲处坐”,不如我不扫了,不管了,“任他着地自成灰”。妄想用不着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唐代的诗人杜甫有两句诗,可以拿来形容妄想自性空:自去自来粱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佛告诉我们第二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什么道理呢?因为你很平静坐在那里,妄想来时,自己都知道。既然知道了,此时,妄想早已跑掉了。你能够知道妄想的那个“知”,他没有动过,他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的。《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2南怀瑾老师:很多病都是身体里的气打结造成的,生命的元气越来越耗损前言:本文是南怀瑾老师讲安那般那呼吸法门修法系列文章。上篇文章介绍了按照南师传授的安那般那修持方法做工夫,能够恢复到报身气的生命状态,才能进入禅定。本篇文章里,南师重点揭秘了生命不同阶段中“长养气”“报身气”“根本气”三种重要的功能作用,也是安那般那的修行路径。(由本平 家摘编汇总)****正文:先讲风,风是基本的原则。风,在中国讲,就是气流的气,在人体内变成呼吸。人的呼吸是第一位的,所以风是第一位的。我们粗的呼吸叫做喘,喘气;比粗的呼吸缓慢的,叫做呼吸的气;比呼吸的气缓慢的,自己也听不见,感觉不到,好像鼻子也不呼吸了,那个叫做息;都属于风大的范围。风、喘、气、息,次序是这样的,搞清楚了吧!真正的佛法,关于风、喘、气、息,只是对现有生命来讲的。这几部分非常重要哦!这是关系我们生命的存在。如果气息不对了,就与衰老、病、死亡关联,生命的存在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修行叫你们先注意这个。那么在佛学里头,这方面有个名称,叫做“长养气”,现有生命的气,是这个情况,这还不是生命本有的气。一个胎儿,在娘胎里没有牙齿,鼻子没有呼吸,只有脐带跟母亲的身体连着,这个大家都知道。现在医学研究,母亲把饮食经过消化吸收后,变成另外一种营养,通过脐带送到胎儿身体里来。那种营养,长成胎儿的细胞、肌肉、骨头,成为整个的身体,这其中的变化一时也讲不完。胎儿成长,七天一个明显变化,经过三十八个七天,婴儿出生。每个七天,生出身体哪一部分,长哪一部分神经,很详细的。这个胎儿的成长是个大的科学,要整合现代的医学、脑科学讲。胎儿通过母亲的脐带得到营养,但是生命的成长,主要是“气”。“气”对胎儿来讲不是呼吸哦!释迦牟尼当年在印度用梵文讲的,但是后来印度没有保存,都在中国译的佛经里。这个“气”,刚才我们讲的呼吸的气,叫做“长养气”。但胎儿这个“气”,就不叫“长养气”,而叫“报气”,也叫“报身气”,是果报来的。中国道家把这个叫做“元气”,这个就不是呼吸的气了;胎儿在母胎还没有呼吸。经过三十八个七天,最后一个气,使胎儿倒转,就出胎了。医生剪断了脐带,挖出了嘴里的血块,外面的气从婴儿的鼻子进去了,婴儿“哇”的一声,呼出了生命的报气,鼻子吸进了气,就是“长养气”呼吸开始。这个长养气进来、出去,进来、出去,没有了,呼吸一停止,人就死亡了。所以我们讲这个气,风、喘、气、息,是存在于现有生命活着的这个阶段。从婴儿脐带一剪断开始,这个长养气随时随地在用了,叫呼吸。吸进氧气,到身体内变二氧化碳,身体不需要二氧化碳,必须要排出来,所以要呼出去,一呼一吸,永远在那里这样呼吸。现在你打坐修道,呼吸即使到最细,完全止息了,仍然是在长养气中搞,还没有认得胎儿时那个生命本身的元气。所以要先了解风、喘、气、息,乃至不呼不吸,完全到止息,几乎恢复到胎儿时的那个情况,你才认识到真正生命需要的那个原来的元气。要认识了生命里那个本元之气,才开始叫做真正修禅定做工夫;才能控制这个生命,才能转变生命。这样就产生了印度的瑜珈,被密宗吸收了,变成密宗这些法门,变成修禅定的一些方法。瑜珈,密宗,禅定,这些都吸收了这个元气的道理,才讲气脉问题,就是气跟脉的关系。脉是身体上生理的变化。这几年你们打坐,都很有进步,很有修养。但仍在长养气中后天的一呼一吸上面做工夫。虽然已经有一点效果了,还不是究竟。气必须达到止息以后,身体由病痛、障碍,才能恢复到绝对的健康。等于恢复到婴儿刚出娘胎时那样柔软,那样健康了,这时开始修禅定,才能进一步认识生命。在认识生命以后,才进入到后面还有的那个能量,那个能量姑且叫气,在佛学里叫做“种子气”,相似于现在量子物理学所讲的那个最后最后的东西,要到这一步很难了。佛说,人全身的气脉大概有十万八千条。比如一块牛排,一条一条肌束纤维,就是一条脉。所以,人的身上究竟有多少条脉,你就有个概念了。种子气的气是空的,通量子物理学。种子气是心物一元的,是念力,也是心力。*****佛教人修安那般那,刚才我讲过的,禅宗与密宗修定,都是用这个基本方法。但是呢,基本方法到现在为止,据我所知,不管修禅修密,真了解的,真达到的人没有,因为第一步认识都不清楚。道家后来发展,有一个咒语,是佛教进来以后,仿照佛教很多的形式而成的,当时佛道两个文化对抗,后来道教有个很伟大的基本咒叫金光咒,开头有两句话讲这个就很清楚:“天地玄宗”,整个天地是很微妙的。“万气根本”,这个气,安那般那呼吸,有万种不同的气,它的现象有一万种;万种是讲大概的数字。譬如现在科学来讲,氧气、碳气,等等。“天地玄宗,万气根本”,引用这两句话,先作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万物都有气,各个不同,其实气就是生命能。譬如有相当修持的人,譬如有两个人,如果旁边的人有病,放射的病气味道不同,她们早就感觉,坐在旁边很难受。万物都放射气,所以她常常说,老师,你赶快抽烟吧!我就知道某一个人有病,在我前面,她让我用抽烟抵住。我说,不要怕,我已经习惯了,都把它变化了。佛告诉你,修安那般那首先要有个认识,生命的气,大原则分三种:“长养气,报身气,根本气”。第一种,长养气,这是中文的翻译,就是使人活着、成长,就像植物的肥料,动物的饮食一样,保养你,使你身体有生命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是安那般那;死亡的细胞从毛孔排出去了,新的细胞生长,其实就是安那般那;这属于长养气。我们的一呼一吸,就属于长养气,成长、保养,“长养”两个字,就是这个意义。所以大家看了中文,以为就懂了,其实没懂。关于长养气,这个内容详细讲很多啊!是个大科学。长养气里头又分四层:风,喘,气,息。先讲风,风是基本的原则,风,在中国讲,就是气流的气,在人体内变成呼吸了。人的呼吸是第一位的,所以风是第一位。喘,譬如我们的呼吸,一般呼吸叫“喘”,喘气的喘。有一种呼吸道不好的病叫哮喘病,一般普通人,身体都不够健康,也有轻度的哮喘病,呼吸只到喉咙,到肺的这个表层为止。呼吸有声音的,尤其睡眠的时候,静下来听得很清楚;感冒鼻塞时,那个声音更粗了,这属于喘。喘是外风和身体内部的风,互相矛盾阻碍,互相争斗,为了打通气的管道而发生的。所以一般呼吸,是由鼻腔呼吸;鼻腔这里头很多的脉,等于现在讲神经,很细很细,有几百种脉。修到能在某一个部位呼吸,那就不是用鼻腔,只靠这个部位呼吸。你拿一个骷髅来看,鼻子这里有个洞,三角形的,这个边上的呼吸。这是大概讲,还不详细给你们讲,你们还不到那个程度。所以人年纪越大,气越短,到死亡的时候,这个气只到喉结这里,这个喉结骨头锁住的,最后,越老越紧缩,完全一缩就断气,“呃”一声,就死了,长养气没有了。这个喉结尤其要很注意,这个地方同女性的下部耻骨一样。女性生孩子,骨盆扩大,骶尾关节后移,耻骨间的纤维软骨拉开(有些认知不同),所以很痛,孩子出生一个月后慢慢再复原。所以长养气,你用功到了,喉结打开,对寿命也有控制的作用了。所以要修气,否则年纪大了,喝一口水都呛到,会死的,因为喉结越缩越紧。所以喉结要打开才行,当工夫到了,这里会打开,然后呼吸在脑了,工夫是到了,最后是脑顶打开,这是讲工夫到了的时候。一般人容易衰老,坐在那里会低着头睡觉,头脑昏昏,以为没有睡,其实都睡了,因为脑的氧气不够了,刚才我们那个大爷就打哈欠了,脑袋氧气不够了。这是讲长养气的阶段,喘属于风大的作用。长养气是生命的功能,同地球的大气层连带的。所以,假使超过高空,在大气层之外,这个气就变化了,那个是真空,所以航天员要受训练的。假使不带氧气到太空,超过大气层外面,只有得了四禅定的人,也许没有关系,也许哦!因为不需要长养气呼吸安那般那了。长养气,第三步是“气”。气的阶段不喘了,譬如修定的人,静坐坐得好,好像感觉鼻子没有呼吸,或很慢很轻微来往,这个属于气了。所以修持方面讲的气,不是现在美国翻译的那个。当年在美国,我说这个“气”翻不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不是普通空气的气了。中国古代是这个“炁”,“无”字下面四点,无火之谓炁,好像没有作用,可是还有往来,很久很慢,偶然有一下往来的作用,似乎没有感受,没有风、没有喘,那个叫做气了。这是拿人来讲的。再进一步,就是“息”,什么是息,你认不清楚是应该的。这个息,接着刚才说,是很微细的进出往来,气都没有,身体内部的障碍统统没有,没有痛苦难受,酸痛胀麻痒等等感受一点都没有,完全宁静,好像一点呼吸都没有,而是遍满全身。然后感觉每个细胞乃至九窍,头上七窍,加上大小便二窍,全身每个细胞,自然都是往来充满了,好像跟大气,虚空相通了,那个就是“息”的境界。这个我从来没有讲过,因为众生愚昧都不懂。讲到这里,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这时要药帮助吗?这是个问题,其实从开始修持,最好懂医药。学佛的,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是注重药物帮助的,这一种帮助叫助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靠内在的修持。但是懂药很难,所以道家修神仙的炼丹,就是这样来的。这样简单答复她提出的问题,有时候需要懂药懂医,所以菩萨要学五明,要懂医道,她问的问题很对。用药的道理,是打通你身体内部的障碍。其实普通佛学告诉你,有七万到十万条脉管,是微细的气脉所走的路,一有障碍,内部就有病了,只不过,人不觉得自己有了病。用药是一种助缘,帮助减轻你的病痛,打通一点气脉。但是,修禅宗同有一些密宗(不是黄教达赖这一派)完全靠心力自己把它转化了,像白教噶举派走禅的路线,就是靠自力,但心力要非常坚强!念头随时能够空掉的,气脉自然可以转变,这一步工夫是非常非常难!所以讲,念咒子,学密宗的这些,都是初步打通气脉的一种方便法门,只是借用的,一种变相而已。现在简单地讲到这里,属于第一个长养气,第二个,就更难懂了。进一步就是你问到“息”的问题了,叫做“报身气”,或者“报气”、“业报气”,由梵文翻译成中文是这样。长养仍是外层的,内层的叫做报身气。报是业报,是生命的根本,就是某个时候,男人的精虫跟女人的卵脏碰在一起,我们这个灵魂被这一股业报气裹进去,很快,快速得不能形容,哈啦哈啦都来不及,已经搅进去了。像搅牛奶一样,三缘和合变成一个生命。这个精虫卵脏灵魂一搅进去以后,七秒钟,不,还要快,快速变化,七个数字一个变化,七天一个大变化。胎儿在娘胎里头,三十八个七天,九个多月,这个时候没有呼吸,靠脐带跟母亲的身体连到一起,嘴巴鼻子都不动的。可是,从他的脐带把母亲的营养吸进来,包括这个生命的气,吸进来充满,所以嘴里有很多脏东西。这种叫业报的气,没有鼻子呼吸作用,只有这个生命功能,自然使胎儿成长了。佛经粗浅地告诉你,变成胎儿以后,每七天一个大的变化,哪一条经脉,哪一块骨头,哪个细胞,七天一个变化,每个七天的气,名称都不同,所以是“万气根本”。这还不是详细讲,实际上七秒钟七分钟,像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生命都在变化中,都在安那般那,这个气就是这样。这个属于业报之气。我们由长养气,讲到息,大家还记得吗?“息”的境界真的到达了,全身息是充满的,不是发胀,身体整个变轻灵,也就无痛无病,这时才懂得那个报身气,才懂得自己在胎儿时,那个不呼不吸、自然有呼吸作用来往的功能。当然这个时候重点在下部了,下部跟脑连起来。现在只跟你们讲到这里,将来你们工夫到了,再来问。这个你要注意啊!内部的那个“报气”要开始打通的时候,会有反气的。譬如婴儿吃了奶,要在孩子背上轻轻拍一拍,把他顺下去,那个婴儿打个嗝,就下去了,不然奶还在上面,一定要下去才行。这等于一个什么道理呢?像丢一块石头到水塘,那个石头一到底,咚……这个气就冒上来,有水泡冒上来。所以婴儿吃奶那个道理,就是这个奶下去了,咕……气就冒上来,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有时候静坐,在修的过程当中,有时候会打起嗝来,就是证明你食道到胃这一节,经常是不干净、不通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很健康的人,这一节都是不干净的。食物和外气下去以后,引动内气就反上来,这个作用要认识清楚,这是补充前面一点。所以,有修持的人,听到人家出气,他就知道病在哪里,有的是胃有病;有的是消化不良;有的是横膈膜出了问题,胰脏出了问题……,所以每一个打嗝都不同。外气安那般那没有调整好,人衰老了,肚子就大起来。尤其你们美国人、欧洲人,我们中国人对你们一个高雅的外号,叫“老外”,你们老外一个一个中年以后,肚子越来越大,下元气、生命报气越来越没有了,肠胃肥肿了,横膈膜以下,胰脏以下的气,就是原来的业报气已经快用完,只剩后天的一点空气在用,所以肚子就大,肠胃就不对,胰脏也出毛病了。所以从这一方面讲,很多病都是气的问题。譬如癌症,肝癌、肠癌,一切的癌症,不是另外有个东西,而是他原来的气结起来,打结了。所以中文有一句很有意思的形容,当听到一件事情,很刺激自己,文学上常常形容四个字:“为之气结”,呼吸停掉,气在那里打结。这个气慢慢在肝啊、心啊那里打结了,慢慢变成瘤啊,变成癌了,于是其它的细胞就死亡,气不通了。人体的自律神经系统,如果失调,两只手发抖,拿不动东西;还有些“中风”,半边风瘫,那都是气结在那里走不通。这种做工夫,都还是初步的,你要是真要专修实证,要证道,是要万事不管,初步的要两三年。道家有个数字很准确的,“百日筑基”,停止了男女关系,包括遗精、手淫一切都没有了,要一百天打基础,跟呼吸配合。然后“十月怀胎”,就是十个月,由息到达认得那个业报之气了。之后“三年哺乳”,保养,对外界一切都脱离关系,等于胎儿生出来后,还要喂奶三年,把自己的定力工夫修养增大。然后,“九年面壁”,学达摩祖师那样,九年都在定中。这样,就变成超越世间的圣人境界,就叫做神仙。我们算算账要多少年?十三年就成神仙了。我常笑,大家六岁起读书,读了十六年不过大学毕业,然后一个月只赚三千两千;而只要十二三年就成个神仙多好!可是大家不干。不过,不要认为成神仙简单,一般人要走出第一步,是一万个人修,有五千对都做不到。百是筑基,当然男女关系改变是第一要点,其它外务,什么为名为利一切事务都没有了,这个大家就做不到。所以这些出家的喇嘛也好、和尚也好、道士也好,什么闭关!哼!我笑他们是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家欺,做不到的。为什么男女关系那么重要呢?很重要!这才是第一步。不过你们都修成功了,都修到了婴儿出窍,都有好几个孩子了(众笑)。想在家来修的话,那就不是这样修了,所以那叫做“大乘行”!非常非常难!心念、道德、行为,一切念头,随时能够空。现在回转来讲报身气,在胎儿时没有普通呼吸,那个气比息还严重,那个叫报身气。胎儿在胎里都是靠脐带这里呼吸,道家叫胎息。脐带一剪断,报气没有了,开始了后天的安那般那。所以婴儿一开口啊……叫“安那”,先出气;啊……一瞬间,外面的空气从鼻子进来了,所以先“安那”出气,后“般那”,外面空气吸进来了,才开始后天鼻子呼吸,这个叫长养气,原来那个叫报气,这样交代清楚了吧!(有经典说法不同)一出娘胎的时候,开始用长养气了,那报身气还留在身上吗?婴儿开始后天的安那般那时,报身气还存在有作用,要到什么时候报身气才停了呢?差不多七个月到一年,所以婴儿周岁很重要。你看,婴儿躺在那里,鼻子这里有微微的呼吸,他肚脐眼这里也在动。真做工夫,修禅定,修到鼻子呼吸停止,肚脐这里的内部呼吸起来,这个道家叫“胎息”。这里头还有个问题,从报身气到长养气变化的同时,婴儿的第六意识——思想、分别心,慢慢成长了,报身气就减少。所以思想执著越大,后天的感受,觉受越厉害,直到报身气完全停止,就交给长养气了。有关心物两方面,思想越多,生命本来的功能损失越多,要禅定才可以修回去。所以一定要修“息”,到达了以后回转来,念头完全清净了,恢复原来报身气,才慢慢有一点进入禅定的可能了。长养气,报身气,大致讲了一下,第三种叫“根本气”,也叫“种子气”,就是这个精虫跟卵子结合的时候,一个男人排出好几亿个精虫,所以一个生命是许多亿的精子竞争赛跑,跑到前面,碰到那个卵,一吸进去,加上那个念头的动力,好像磁铁吸住了,这三种结合,叫“三缘和合”,成为这个生命。光是精虫跟卵子搞在一起,不能成一个生命,就是有生无命,一定要灵魂(中阴身)加入,三缘和合,搅得很快。使灵魂加入的那个动力,就叫根本气。这个很难懂了,要到最深的禅定,自己才看得清楚。讲到这里,刚才有人问:这股力量就是佛学五阴里行阴的作用吧?没有错,“行”,这个动力,这是根本气,这个气最难懂了,就是入胎的时候这股动力,精虫、卵子、中阴入胎一搅,由那个动力来的,这是“行阴”。例如一个胎儿,以人的生命来讲,从唯心方面来说,一念无明就入胎。所谓一念无明,是中文的讲法,无明是假定的一个符号,一个名词。无明就是莫名其妙,自己搞不清楚,糊里糊涂那个状态。一念无明,接着一股力量就转动了,这股转动的力量属于行阴,就是刚才讲安那般那时,那个生命的动力,就入胎变成另一个生命了。有个比方,你们在座的都结过婚的,同我一样,都有过男女关系。你看男女到了最高潮、最快感那一刹那,也是最空灵的,好像后天的呼吸都没有了,就是那股力量,那就是根本气了;那一刹那,你就体会到“行阴”的力量了。这么一弹指,有六十个刹那,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按:有经典数字不同),是很快的。所以男女贪图那个性的高潮快感,其实一刹那都没有,大家拼命在那里转。再比方,像我们一个念头、思想还没有的时候,第一念动,那一念是带气的,那个是根本气了,不是没有作用的,这很难懂了。换句话说,勉强比方,当你睡觉睡得很熟,醒来第一念知道自己醒了,那一下,那一念是带这个根本气的。所以,心物一元在这里去体会。由此可知,思想情绪越多,气越乱。讲到这里,有一个最关键的道理要了解,现在只拿人的生命给你说明这三种气。其实任何一个物质的元素,佛学归纳是五大类:地、水、火、风、空,任何一种元素一动,那个功能也是“气”的作用。摘编自《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东方出版社)

3

南怀瑾老师:有这几个现象说明你开始老了,教你实用的养生秘方

老年人如何恢复他们的生命力呢?有人说,老年人与普通人相比,有五种相反的情况:(1)睡在床上睡不着,坐在椅子上反而睡着了。(2)哭时没有眼泪,笑时眼泪出来了。(3)大声说话听不见,小声骂他时倒听见了。(4)年代愈久的事愈记得清,昨天的事反而记不住。(5)性行为的能力没有了,情爱的欲望反而高。

不要以为,人到了老年,恢复生命力就没有希望了,这是绝对不确实的。老年人可以从注意间脑部分着手引发,如果脑下垂体没有萎缩,内分泌仍可照常,则从打坐开启活子时的努力,希望仍是很大的。说起打坐来,使我们想到一幅名画,画的是一个老和尚在打坐。那个打坐的老和尚,勾着头,驼着背,一幅似坐似睡的飘飘然状态,实在艺术极了。可是真的打坐,如果弄成这个样子就惨了。打坐的正确姿态是正直而自然松驰的,就是我们平常坐着的姿势,也要正直,才能使间脑得到休息。间脑,许多神秘学派对它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保持人类的青春,纯是间脑的作用。

在人的生命上来说,阳代表着阳能,在阳能发动的时候,正是所谓活的子时,并不一定要合于天地法则固定的子时。这才是本身小天地的运行起点。一个男婴孩,正睡在摇篮中,在他将醒未醒的一刹那,性器官忽然膨胀起来,恰为老子所谓:“不知牝牡之合而朘作”。这个婴儿既没有性欲,也不知道男女之事,这正是他阳能发起的时候,也正是他自身系统中的活子时。一个病人,只要还有生命活力的气机存在,他也有活子时的征候。不过,不全是以性器官作标准,而是以精神衰旺的周期性来推算的。

把握住了活子时的动力,使自己身心定住不生一念,阳气才能上升,这就是道家的修炼法则。在人类长大成熟,一阳来复之时,也就是活子时的时候,都去追逐异性而放射,如果能趁机静坐而升华,回转到督脉,及其道而行之,就成为炼精化气了。

道家所谓的后天生命是从“子”时开始,懂得了精气神的道理,能够灵活运用个人的活子时,则把握自己的健康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几乎可以绝对保证。你以为知道了活子时就可以容易地握住了吗?如果你真如此想,那就未免太轻率了,因为把握活子时是极难的一桩功夫。基本的困难在于我们难于控制自己的心念,要平静心念,但是心念是最难平静的一件事,不能平静心念,如何在活子时上努力呢!

先说一说活子时在什么时候,让我们都找到自己的活子时再说。如果是个幼儿,很容易看到,当他的性器官膨胀时,就是活子时外露的现象。那时如果测验一下他的脑波,一定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果是青年人,在活子时,一定向异性情爱方面发展。这些都是容易知道的。那时,不把握活子时的生命力,来震动任督的气脉上升,生命力即转进入十二经脉,化成后天的欲了。

但是一个老年人,他们已经没有性的冲动,难道就没有活子时了吗?只要一息尚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子时的,当一个老人,在将醒未醒的一刻,似乎要睁开眼睛时,那正是他的活子时。在这个时候,不要睁眼,继续保持那朦胧混沌的恍恍惚惚的状态,好似焖了一锅红烧肉,再多焖一会儿,那个肉味就会更浓厚了。这就是把握老年人活子时的方法,老朋友们,快点试一试吧!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东方出版社)

------------

有一位老朋友,脾气很暴躁,来台湾以后,我问他脾气好些没有,他说脾气更大了,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子吸口气,咽下去,再说要不要发脾气。

他照做了,过了一个多月来看我,他说:“嘿!你的话真有效。当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把嘴一张,吐口气,再把气一咽,就没气了。”这是个好办法,当你要发脾气时,你告诉自己停一秒钟,忍一下,忍不住的,你干脆做个气功,嘴一张,呼一口气。那真有气耶!人生气时,硬是有一口气,不是假的。人一生气,气机就变了,经脉也乱了。

我常看人爬楼梯,不过几层,上楼以后就坐那里气喘吁吁的,他因为不懂张嘴吐气这个窍门。爬高时不要闭嘴,嘴巴要微微张开哈气,才不会累。这个秘诀,是当年学武艺时老师传的。爬山时,我们跟不上,在后面拼命跑,看见老师在前面健步如飞的轻功,我们怎么跑也跟不上。老师回过头来说:“张嘴!”嘿!一张嘴果然轻松了。

《孟子与公孙丑》(东方出版社)

------------

看相的书上有一句话,鼻孔大见孙不见子。这就是说,鼻孔大的人长寿,往往活得比儿子还久,所以见孙不见子。鼻孔大小是与气有关的,瑜伽术中有特别训练鼻孔者,就是训练气功的道理。

在训练气的进出时,注意吸气的时候要细、要长、要慢,小腹收缩,这时气都进入了十二经脉。出气时要快、要急、要猛。普通训练的方法,是上半天作左鼻呼吸,下半天作右鼻呼吸,用手指按住另一鼻孔。久之用丹田呼吸,自己可以体会到针灸的穴道地位。这里所谈瑜伽的练气及气功的练气,都是空气之气,并非精气神之气。

白天注意左鼻的呼吸,晚上注意右鼻的呼吸,是初步的讲法。严格讲法,子时以后开始,到次日午时十一点以前,注意左鼻的呼吸;午时以后到夜晚亥时以前,注意右臂的呼吸,这是一。呼吸的修法,当然开始修九节佛风,还是有形的,是给你初步练习的,真正九节佛风、宝瓶气炼到了,不需要指头按鼻孔了,用意志可以控制,要左鼻呼吸就左鼻,要右鼻呼吸就右鼻,要他双鼻停止呼吸就停止。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

------------

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做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朋友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大陆当年有些吃鸦片的人,政府禁烟,抓住了要关起来,所以不敢抽啦,就把鸦片烟膏放在肚脐上,效果差不多。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啊!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

拿手摸头,像猴子抓头一样,用这两个大拇指摸后脑,就是刺激脑下垂神经这一部分,掐,掐得舒服得很,你看你现在试试看,由太阳穴一直掐到这儿。掐了包你头脑清醒。平常都可以做,这也是还精补脑第一妙法之一。喏!掐了摇头;摇了以后转眼睛,眼睛转圈子,转个多少圈随便你,转来转去,这个眼睛近视眼都会好,老花眼也会好的。转了以后眼睛一闭,眼睛回转来看后脑,刺激脑下垂体;鼻子吸气,轻一点了!鼻子轻轻的吸气,小腹内收几下,收了以后就擦后脑,然后打坐空掉,自然还精补脑,长生不老,就是那么一个小法子。

不要轻视这个小法子,你晓得我磕了多少头来的?花了多少钱供养来的?嘿!谈何容易啊!小法子,妙得很!以后自然你会慢慢地从督脉尾闾开始,有个东西拱啊!拱啊!慢慢地上来,真正精化炁而补脑,到达间脑气通,也可浑然住定。这时候就不要怕妄念。妄想来了容易自去自散。如此定下去,舒服极了。当然,你说有时候用不灵呢?可能的,久而久之就灵了嘛,深信不疑。不相信你们坐在座位上掐掐看,从太阳穴掐起,摸摸头,摸摸后脑,前脑摸摸,后脑摸摸,两个太阳穴一直按摩到后面。喏!平常都可以做啊!身体衰弱,年纪大的人,这个做了好得很啊!清脑的啊!

*****

有一个方法非常好,是有为法,密宗与道家都有这个修法,以我个人的经验,道家此法较密宗及瑜伽术更完备。如果不存门户之见,不妨试试看。以我看,无论道家、密宗,原始人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同一个原理原则,同一个系统的研究,只是表达方式有异。何况这乃是助道品,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祖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更应该学。

这个方法非常好,道家称它为补亏法,有病年老,及破漏之身都有大效,又称为接命法。青少年修七八天就不得了。但充满以后,又有问题来了,这是旁语。一般修道者可怜,亦很可笑,半为弊癃残疾,半为贪求长生,年轻人无此信仰智慧,等残疾时才想回心修道,真如俗语所说:“垂老投僧,临时抱佛。”哪里来得及,何如一念弥陀,祈求往生多好。

此法等于密宗所说的智慧灌顶,通常拿了酒和铃子乱搞一通,在你头上摸摸,在仪式上当然庄严肃穆,但实际上很难说了。真正的智慧灌顶,叫你自净其意,观想头顶上一片光明,与本尊佛菩萨光明自然相接,此法修起来要注意,勿着相。学道家的人,不懂佛理的恐有障碍,学佛的人虽知理解,但要认真不着相,知道何时空掉,何时停止。能不着相,则此法妙极。

假想——一说到假想,大家觉得不好听,如改一名称说观想,大家就觉得味道不同了,可见人是喜欢自欺的。——观想或幻想头顶上有太阳光明,或月亮光明,最好有一明点,有一道光,由头顶一直沿督脉灌下,用眼识意识上接此光,即由脊椎神经而下到丹田,再到海底,然后分别由两腿到两脚心,接着由前面倒转上来,多转几圈,精神充沛了,身体自然直起来,再将它空掉,一念不生,不理它了。

此法可以治百病,炼几天即可引发生机。有几位有病的朋友,如已故贾教授得癌症,到后期极可怜,痛苦万分,萧先生照顾他,见他苦状看不下去,叫我教他用密宗一种快死之法,使他早日离开痛苦,早日往生,省下的医药费,还可给他的家人维持生活。后来贾教授减少痛苦,离去时,也比较安详,就是用此法将其精神引开。如真观想不起来,可用小电灯泡系在头顶上(或一尺左右),开亮了,如此慢慢不用电灯也可观想了,此法极有效,病人或老弱皆可一试。

至于此法之原理何在?其实道家所谓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一般都以为生命能最重要的精,在下部睾丸和子宫部分,其实最重要处在前后脑之间。年老精神衰弱,则间脑萎缩,脑下垂体分泌不足,一般道家是引下面的精液上行,刺激脑下垂体,由督脉转入前身任脉。但现在所传接命法是直接由上面补它,使脑下垂体刺激生命机能,恢复灵力,使萎缩的间脑恢复功能,生命能即可自我充实,故中年人施行此法,六七天之间阳气即可充沛,生命力迅速充实。老年人练习此法,时间需要长些,有病的人亦然。

《习禅录影》

------------

我们的生命有没有活力?是不是有青春的气息?生理上有没有欲念?有没有阳气发动的现象?假使都没有就完全衰老了。衰老了就是命将绝矣,在《易经》属于游魂之卦,就是魂游墟墓之间。那么要如何返老还童?如何培养自己?老年的人或者年轻身体衰弱的人,抗衰抗老只有一个秘诀,就是“静”,养静。什么思想也没有,但不是昏睡,心境很清明,头脑很清楚,等于动物的冬眠。养多少时间不一定,看年龄关系,至少一个周期七天。七天下来,等到青春的气息恢复了,阳气发动啦!千万不要动欲念啊!有了男女关系的欲念一配合就完了!

所以道家讲性命双修,就等于佛家的心性念头。这个作用要分辨得清楚,没有一点杂念,没有一点恶念,也没有一点邪念,没有一点不正之念,这个时候等到一阳来复,正子时位置到了,阳气就恢复了。只要你这样一次能够把握得住,还不要说每次,一次能够把握得住,祛病延年之药就在你手上,就有把握。

水火交感就是坎离交,水是坎卦,火是离卦,清净的谓之水,燥炎的就是火。在人体上,水是属于肾部,火是心部。所以中国医书讲,人老睡眠就少,因为心肾不交。婴儿生下来大概睡眠十六个钟头,慢慢变成十二个,儿童总要十个钟头,至少八九个钟头睡觉。越老了睡眠就越少,老了就睡不着。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告诉他马上就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会记得;坐着就睡觉,躺下去睡不着。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

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

我当年学道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朋友,教我一个外道法子——顽空修法。一边念佛号,一边观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一直向下沉。这个虽然是外道法,但这个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压的人,以及神经快要爆炸的人。我们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压反而弄高了,因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这个法子对治。

另外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

------------

点击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调病慧心净

天地根

心性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洗心移性·默祷亲一

坚心定性·清真返一

道可非名永恒,炁化同体命生。知灵灵知了了,识来十八五蕴。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炁禅苑

我们的

??

道者

理也乎

炁者

能可乎

?

道,可。

道,非。

常,道!

?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明心见性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能

道法术

玄者

可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点击以下历史好文寻妙缘:

超越性欲……

南怀瑾传:密静能源

男女双修

创造_能量+……

论太极文化与文化太极

修到身体发光

所有疾病都是灵魂的语言!

五脏六腑需要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德的能量

求财的法界原理

正确静坐-入静修行……

详情可一明老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vastboat.com/qgyj/223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