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修持入门内丹学从来不是一种社会普及的养生功法,而是一种在知识界世代相传的寓道于术的学问。历代著名的内丹家多是有较高学养的知识分子,他们勘破世情,发现仕途的路走不通,于是英雄回首做神仙,转修丹道,为生命科学的研究作出贡献,丰富了内丹学的理论和实践。汉末著《参同契》的魏伯阳本高门子弟,不肯出仕而入道。隋唐而后科举制度兴起,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受到压抑愤而入道更是屡见不鲜。吕洞宾因科举失意而学仙 ...
光阴若驰,已悄然离去。回首来时路,从相约在一墨净土,到一起走过的半年书途,墨痕虽干,余香犹在。学员们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印证了这句话:滴水穿石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是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但付出努力总会有收获。新年伊始,让我们在此一起来回顾一下一墨净土网络教学的学员们半年来的学习历程,并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总结再接再厉,年会有更多收获。学员:董建玲年3月6日开始参加一墨净土公 ...
精髓阅读ID:jyly中国人必备移动端阅读宝库。涵盖每日思想、爱情文学、励志故事、人生哲理、国学经典,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营养套餐。来源道德经解读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极为难得,当今稀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一再领悟。1、靠别人 ...
导读/传统养生对太极养生的影响谈到太极拳的功用,拳论“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说法已经广为人知。然而,我们也不能低估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的影响和渗透。现在,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养生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早已使太极拳远超技击的范畴。不过,虽然许多人都知道太极养生是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很少有人能说明白传统养生到底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太极养生。因此,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传统养生思想对太极拳的具体影响 ...
大知闲闲,小知闲闲;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非彼无我,非我 ...
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习练太极拳技击的不二法门。也有人称其为“招功、劲功、气功”三个阶段。 招熟。即对太极拳每式的用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对于以健身为目的者,要对用法有所了解,存其用意即可。练习技击,必须在“熟”字上下功夫。“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招法不熟,再多也无用。太极推手、大捋、散手,都是练习太极拳招法的重要途径。 太极拳的每式,都有其招法内涵,然其总的纲 ...
冷兵器侠文化人文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探索中华冷兵器之谜,回归古代冷兵器时代,解密流传百世的名刀名剑,第一冷兵器自媒体武侠是华人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武侠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因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武侠游戏也成为了最受玩家喜爱的游戏类别之一。而我们熟悉的武侠游戏大多取材于著名的武侠小说或武侠影视剧,比如《天龙八部》、《武林外传》等等。曾经年少的我们在闲得 ...
「跳出三界外」,跳到哪里去?文│南师怀瑾先生出处:《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人生的起点和终站》《宗镜录略讲》《禅观正脉研究》《金刚经说什么》来源:迦陵仙音博客正文:“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然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转,但是不坏法性。他是跳出了三界,是跳到第四界吗?没有第四界。教下讲“界外”,不是讲第四界,不在三界中,即在三界中,是名界外,是圣贤境界,佛菩萨境界。初学佛的人都希望跳出三 ...
第五个关系:渐修与顿悟——让自己的生命无限升华对于众多的同道来说,渐修是重要的基础课,没有渐修的积蓄,就不会有顿悟的突破。顿悟必须建立在长期而艰苦的修炼基础上。(一)渐修。指一个人自始至终的修炼全过程。不论你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指你整个练功过程。在这漫长的修炼中。有三个主要现象可供你参考,用以检查自己的修炼和前进是否正确。第一个现象:修炼是一个由动到静的量变过程。最初接触修炼你表现为对武术、打 ...
功理研究篇·修真概论气功学是古代修真学说的基础分支,为了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气功的层次分类和气功之“功”的丰富内含,根据传统丹经理论,简述修真概论,以求对大家学习《玄灵修真理法学》有所助益。本章节中有些传统术语名词的使用上,理应置换以使名称现代化,由于学识有限,未能拟出贴切之名词,请大家鉴谅。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亦曰修道,它囊括了动以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位证纯阳全真 ...
题曰“圆诀”,圆是很完整的意思。圆诀就不是沈太虚他们写的了,是闵小艮写给他徒弟薛阳贵的。“上穷九天。下极九渊。”“九天。盖指头脑。泥丸是也。九渊。盖指涌泉。脚底中心是也。此以人身一小天地。故古说法乃尔。穷。尽也。极。极也。含有朔洄相从功法。乃即于天于渊。无间刻时之作用。”(“九天”指头指脑,指泥丸。“九天”是个喻语,将来大家看传统的道家书籍,其中有很多气功喻语,而且里面有不少喻语带有迷信色彩,把很 ...
第三章明理练气能健康长寿,得气要行功立德,对人要做有益之事,才能受人尊重,才有光明之佳景。练功得气,卖气求荣,损人利己,行为不端,名利葬身……多静坐不如明道理明道理不如做道德姜老师说:“先天自然功就是先天元气自然练。”这话很重要。自然是一切能量、信息、物质的来源,没有自然就没有一切。在《先天自然功简介》中我们说明过自然的几个方面的意义。今天,我再提纲挈领地说一下。 自然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姜老师说 ...
胎息养生法道教学习交流,请加道长胎息是道家气功重要的修行方法。胎息的渊源,从现今可查的“胎息”学术创源于老子,老子就是通过胎息的方式,达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长生久视之道。 一、胎息,气功养生修炼的高层次目标。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藏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中国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认为,胎息是长生之径,仙道之门,是人体涤除疾病,返还青春,与宇宙之炁融为一体的修炼 ...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渊源: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 ...
丁师愚仁,一九四六年出生,祖籍山东泰安。读过六年小学,原是电业局工人,现已退休,一九九四年在山东万德大灵岩寺皈依,法号悟达。在泰山脚下的的泰安市三合村开设“泰山禅院”,供人参禅闭关,讨论佛法人生,后因大众需求创立根本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提倡“教育简单化,保健简单化,生活简单化”之生活禅理念,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清楚人生的每一步怎样遵循自然规律,在人生每一步都清楚了的合于自然规律,等成人以后 ...
本篇作者释常修,系佛家西藏密宗白教香巴噶举派传法弟子,作者于一九八五年由喜爱气功转为开始对佛教发生兴趣,喜研究与实践佛家各宗派的法门。后于九零年去湖南,江西拜师求法,继而两次去五台山求学,九二年前往蒙古五当昭,有缘拜得佛家密宗白教大喇嘛甘松竹杰为传法根本上师,专修藏密气功。九五年离开上师,来到河北黄羊山闭关专修,作者于九七年出关后,经各方学佛者,气功爱好者,瑜伽功修炼者的多次请求,以自己亲身经验编 ...
回春术的基本概念回春术即道家的养生内功,是千古以来公认为个体身心修养的优秀法诀,对于祛病延年,甚至返老还童,确有神奇的功效。回春养生内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完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倥是由于近代各神哲理的出现,加上此功法原理深奥,以及各种隐语、比喻和特有名词的费解,使人们认为充满神秘,甚至逐代失传。其实,由于它的实效性使许多人深受裨益,从而使其理与方法日益被现代人所接受。(一)“精气神”的本质“精气神”被 ...
《金刚经》上“善护念”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后来禅宗兴盛以后,有一位在家居士,学问很好,要注解《思益经》,去见南阳忠国师。南阳忠国师说:好呀!你学问好,可以注经啊!说着就叫徒弟端碗清水,放七颗米在里头,再放一双筷子在碗上,然后问:你晓得我现在要干什么吗?居士说:师父,我不懂。南阳忠国师说: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佛的意思你懂吗?你随便去翻译,随便去注解吗?很多人以为自己佛 ...
《太极异言堂》独持偏见,解读李雅轩传杨氏太极拳。导读daodu六十年来,李雅轩随时将自己的心证体悟和教拳语句记录下来,集腋成裘,蔚为大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拳学遗产。从他的拳学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坚持杨氏太极拳“专气致柔”的正宗传统和纯正风格,始终是他的一贯主张和追求方向。李雅轩晚年的拳学思想内容丰富,见解独特,对太极拳方向和方法的认识,对太极拳本质的研究,对太极拳功夫的体验和检验,都具有无可比 ...
一、功理概说太极拳是衍生于武当武术的“内家三拳”之一。既然叫内家拳,必然要练内功,明代太极拳师陈王廷在其拳经总歌《四梢第四》中写道:“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又说:”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可见练拳者气行四梢更能催发内气充足。亦可见培养气血之本固然要紧,但使四梢(指四肢梢,即十指和十趾)气足更加重要。实际上 ...